一种大气臭氧浓度光学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35175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气臭氧浓度光学测量系统,包括紫外光模块、臭氧吸收室和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模块和探测器模块设置在所述臭氧吸收室同一端,在所述臭氧吸收室的另一端设有一个中继体模块,在所述臭氧吸收室中设有两个被测气体通道,所述紫外光模块产生紫外光,所述紫外光经过所述探测器模块进入包含被测气体的所述臭氧吸收室,通过所述中继体模块折射后再到达所述探测器模块。在同等测量行程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学平台与现有光学平台的测量精度、测量量程相当,但是光学平台长度可缩小45%以上,同时可以节省仪器的内部空间,大大提高了仪器的集成度,同时保证了测量精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气监测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气臭氧浓度光学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南极臭氧空洞以及对流层臭氧增加等的观测事实,引起人们对臭氧以及由臭氧引起的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研究表明,自然排放、人为影响以及其他一些因素都会对空气臭氧浓度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空气中臭氧浓度过高,将加快城市光化学反应频率、加快材料老化、影响人类健康、导致农作物减产,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臭氧对波长253. 7nm的紫外线具有最大吸收系数,在此波长下紫外线通过臭氧会产生衰减,这符合兰波特-比尔定律,而目前该原理已被美国等国家作为臭氧标准分析方法。目前,在空气监测领域,通常是通过测量被测气体气流经过测量装置的光学测量系统过程中对紫外光被吸收的程度来实现的。如图1所示,臭氧测量装置的光学测量系统主要是由紫外光模块1A、臭氧吸收室2A和探测器模块6A组成。紫外光模块和探测器模块分别固定在臭氧吸收室的两端,相对设立。其中紫外光模块IA产生稳定的紫外光,穿过充满被测气体的吸收室2A,最后到达探测器模块6A,探测器模块6A测得紫外光的强度后,测量系统结合实时测量的被测气体的压力、流量等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俊龙贾凤林冯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晟泰科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