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吸附石油类污染物的丝瓜络及其改性产物,属环境保护
技术介绍
水面石油类污染物主要来自以下污染源1,未经处理的含油工业废水以及车辆、船舶滴漏废水。2,运油船只中含油压舱水的随意排放和油船失事所导致的石油泄漏。3,海洋石油勘探及石油开采所导致的石油从地壳中大规模渗透。近年来,漏油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公众严重关注的公共事件,大连漏油、墨西哥弯漏油、英国漏油以及渤海湾漏油都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灾难和巨额的渔业损失。为清除石油及柴油类污染,多种方法都在探索之中,离心法除油可以大面积的清除油污,但不能有效清除溶于水中的油类;驱油剂法是向水面撒大量的表面活性剂,使漂浮在水面的石油溶解在水中,这种方法不仅不能消除石油污染,还给环境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后续效应。目前,以吸附法为基础的拦油索、吸油绳、吸油毡等产品以其高效、简捷、便利成为常用的水面石油类污染物清除装置,它们不仅能够将油污局限在一定区域内,还能够最大程度的除去油污。吸附法使用的油类吸附材料主要为有机合成高分子聚合材料,尽管这些材料单位吸油率较高,但人工合成产物综合成本高,处理这些吸油后的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林,王魁江,杨献从,朱晓仁,张雅琴,胡米微,刘建平,徐文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