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动态令牌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2381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9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动态令牌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及其装置,该信息识别电路与一解析模块相连,所述解析模块与一微处理单元的中断管脚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中包括电源、接地端、两个电阻和一光敏器件,其中:第一电阻一端连接在所述解析模块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和光敏器件之间,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光敏器件设置在电源和接地端之间并通过光敏器件的断开/导通向微处理单元的中断管脚发送脉冲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子动态令牌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及其装置将用户输入信息的方式变成令牌装置识别,降低了用户操作的复杂度,保证了输入信息的准确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信息识别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动态令牌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本技术还涉及应用该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的电子动态令牌装置。
技术介绍
在计算机网络中,最常见而且最简单的访问控制方法是使用静态口令,通过对口令的匹配来确认用户的合法性。口令不安全是网络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隐患。动态密码理论由美国科学家Leslie Lamport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最早提出,他利用散列函数产生一次性口令的思想阐释如果用户访问网络使用的口令是动态的,就可以加强对账号密码的安全管理。此后,很多国家开始对这一理论进行实践研究,最终形成了双因素动态密码技术。目前,双因素动态密码技术已经延伸出三种类型时间同步、事件同步、挑战/应答。相应的动态令牌装置也大量出现,作为安全领域的动态令牌终端设备,挑战/应答方式的产品由于引入了用户的信息输入环节,相应安全级别更高,但也带来了用户信息输入的不便,用户输入信息量越大,用户可能输入错误的可能性越大,用户操作复杂度也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动态令牌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及其装置,该信息识别电路及其装置通过光敏器件感应挑战信息,将不断变化的色块解析为需要输入的信息,完成原来用户需要进行的手工输入操作。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种电子动态令牌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该信息识别电路与一解析模块相连,所述解析模块与一微处理单元的中断管脚相连,所述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中包括电源、接地端、两个电阻和一光敏器件,其中第一电阻一端连接在所述解析模块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和光敏器件之间,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光敏器件设置在电源和接地端之间并通过光敏器件的断开/导通向微处理单元的中断管脚发送脉冲信号。进一步地,所述光敏器件为一光敏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一端连接在电源上,另一端与所述光敏电阻相连,所述光敏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光敏器件为一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一端连接在电源上,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光敏器件为一光敏二极管,所述光敏二极管的正极接地,负极与第二电阻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光敏器件为一光敏二极管,所述光敏二极管的负极与电源相连,正极与第二电阻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光敏器件为一光敏三极管,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相连,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光敏器件为一光敏三极管,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相连, 发射极与第二电阻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一种电子动态令牌挑战/应答信息识别装置,该挑战/应答信息识别装置中包括电子动态令牌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电子动态令牌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及其装置能够降低用户操作的复杂度,将用户阅读、输入过程改变为计算机或者数码电子设备通过显示屏幕按照约定的编码方式,通过黑白色块显示的方式,将挑战信息直接传输给令牌装置,令牌装置通过光电输入功能将相应的模拟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解码得到信息后计算相应的动态口令。由于目前计算机或者数码电子设备仅有单向的显示输出功能,因此令牌装置上的光电输入功能也仅是单向解析功能,为此需要在编码协议上进行充分的容错设计,和数据传输可靠性保障设计。可以采用的编码方式有二进制编码、八进制编码、十进制编码和十六进制编码。传输控制方式有起始控制、结束控制和校验控制,其中校验控制可以使用奇校验或者偶校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6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8是挑战信息的编码显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技术,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光电交互模块10与解析模块相连,解析模块与微处理单元相连,其中解析模块的作用是进行模-数转换并对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处理,微处理单元中包括程序已经烧录好的单片机,单片机的型号可以是OKI公司的ML610Q407 ;ML610Q479 ;EPSON公司的 S1C17653,微处理单元还分别与电池供电模块、通讯模块、时间模块、IXD驱动模块、事件模块、按键模块相连。如图2所示的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第二电阻R2 —端与电源VCC连接,另一端与光敏电阻RO相连,光敏电阻RO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l —端连接在光敏电阻RO和第二电阻R2之间,另一端与解析模块相连,解析模块与微处理单元的中断管脚相连。使用令牌装置应答挑战信息时,将微处理单元内部的中断信号设置为下降沿触发状态,光敏电阻RO接受到来自外部的光照,阻值迅速减小,第一电阻Rl接地,拉低微处理单元中断信号管脚的电平,向微处理单元的中断管脚INT发出一个下降沿的脉冲信号,触发微处理单元的中断响应,微处理单元内的单片机接受挑战信息并进行处理,具体实现方法如下以挑战信息数据是十进制的数字4为例,计算机或者数码电子设备采用图8示意的编码方式,依次显示各个色块,将十进制的4分解为7个色块进行顺序显示,令牌装置通过装置上的光敏器件,将相应的光亮变化,转换为电路通断信号,由相应的下降沿或者上升沿信号,触发微处理单元内的中断信号,通过解析处理数字4,完成挑战信息的输入过程在Tl时间范围内计算机或者数码电子设备屏幕上显示高度为5mm——50mm的黑色块状图案,表示数据传输起始状态开始,令牌装置通过光敏电阻RO接收到这个起始状态后,进入信息接收状态。在T2时间范围内计算机或者数码电子设备屏幕上显示高度为5mm——50mm的白色块状图案,令牌装置通过光敏电阻RO接收到这个图案解码为二进制数据0。在T2时间范围内计算机或者数码电子设备屏幕上显示高度为5mm——50mm的黑色块状图案,令牌装置通过光敏电阻RO接收到这个图案解码为二进制数据1。在T2时间范围内计算机或者数码电子设备屏幕上显示高度为5mm——50mm的白色块状图案,令牌装置通过光敏电阻RO接收到这个图案解码为二进制数据0。在T2时间范围内计算机或者数码电子设备屏幕上显示高度为5mm——50mm的白色块状图案,令牌装置通过光敏电阻RO接收到这个图案解码为二进制数据0。在T2时间范围内计算机或者数码电子设备屏幕上显示高度为5mm——50mm的黑色块状图案,令牌装置通过光敏电阻RO接收到这个图案解码为校验数据1,符合预先定义的校验规则,确认数据接收正确。在Tl时间范围内计算机或者数码电子设备屏幕上显示高度为5mm——50mm的白色块状图案,令牌装置通过光敏电阻RO接收到这个结束状态后,结束信息接收状态。Tl时间范围是Ims——2S,T2时间范围是Ims——2S。以上时间范围即数据传输的频率,随不同的光电交互元器件特性取值不同。令牌装置距离计算机或者数码电子设备屏幕的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动态令牌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该信息识别电路与一解析模块相连, 所述解析模块与一微处理单元的中断管脚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中包括电源、接地端、两个电阻和一光敏器件,其中第一电阻一端连接在所述解析模块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和光敏器件之间,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光敏器件设置在电源和接地端之间并通过光敏器件的断开/导通向微处理单元的中断管脚发送脉冲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动态令牌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器件为一光敏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一端连接在电源上,另一端与所述光敏电阻相连,所述光敏电阻的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动态令牌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器件为一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一端连接在电源上,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动态令牌挑战/应答信息识别电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思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集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