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机用四通切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7547 阅读:7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咖啡机用四通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壳,其内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及过渡通道,阀壳上开有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及泄压口;泄压阀杆,设于第二通道内,第二通道内还设有泄压弹簧,泄压阀杆的后移则打开泄压口;切换阀杆,设于第一通道内,第一通道内还设有弹簧;切换旋钮,可旋转地设于阀壳端面上,切换旋钮的端面上具有端面凸轮,切换旋钮外端具有推动部。通过切换旋钮驱动泄压阀杆和切换阀杆的前后移动,从而实现进口选择性的仅与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泄压口的连通,因此具有三个工作状态,具体用于咖啡机后就能分别实现泄压出水、煮咖啡出水和奶沫打蒸汽过程,实现一阀多用,而且操作简单轻便,成本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咖啡机用四通切换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咖啡机用四通切换阀。技术背景咖啡机为获得一定压力的热水对咖啡包进行萃取,需要在咖啡机供水装置的出口处设置出水单向阀。如一专利号为ZL201020194608.X(公告号为CN201734539U)的中国技术专利《咖啡机的出水阀装置》披露了这样一种出水阀。咖啡机在煮完咖啡后都需要进行泄压,以消除煮完咖啡后萃取腔内的压力,因此需要在咖啡机供水装置的出口处设置泄压阀。如一专利号为ZL201020206872. 0(公告号为 CN201719074U)的中国技术专利《咖啡机的泄压阀装置》披露了这样一种泄压阀。随着咖啡机技术的发展,有的咖啡机具有冲泡奶沫的功能,故其在咖啡机的蒸汽室出口处设置蒸汽阀,以将蒸汽室产生的蒸汽导出而用于冲泡咖啡及牛奶。如一专利号为 ZL200920351478. 3(公告号为CN201641619U)的中国技术专利《咖啡机蒸汽转换阀》披露了这样一种蒸汽阀。现在也有的咖啡机将泄压阀和出水阀组合在一起形成切换阀,以简化阀结构,如一专利号为ZL200620139960. 7(公告号为CN200979027Y)的中国技术专利《咖啡机供水装置用自动阀》披露了这样一种组合式的切换阀结构。目前市面上鲜见同时有进出水、泄压和打蒸汽功能的切换阀,有的也只是采用电磁阀结构实现,电磁阀制作成本非常昂贵,不易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同时具有进出水、泄压和打蒸汽功能的咖啡机用四通切换阀,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的优点。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咖啡机用四通切换阀, 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壳,其内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及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过渡通道,阀壳上开有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及与第二通道连通的泄压口 ;泄压阀杆,设于第二通道内并能前后滑移,泄压阀杆的前端外露出阀壳以供驱动, 第二通道内还设有使泄压阀杆保持前移并关闭泄压口的趋势的泄压弹簧,泄压阀杆的后移则打开泄压口 ;切换阀杆,设于第一通道内并能前后滑移,第一通道内还设有使切换阀杆保持前移趋势的弹簧,在切换阀杆处于中间状态下,切换阀杆同时阻断进口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连通,在切换阀杆前移的状态下,所述进口仅与第一出口连通,在切换阀杆后移的状态下,所述进口仅与第二出口连通;切换旋钮,可旋转地设于阀壳端面上并与前述切换阀杆的前端部临近,靠近切换阀杆的切换旋钮的端面上具有旋转时能驱动切换阀杆后移的端面凸轮,切换旋钮外端具有推动部;在切换旋钮旋转至中间的状态下,所述推动部与外露的泄压阀杆抵触并推动泄压阀杆后移,同时所述切换阀杆处于中间状态;在切换旋钮旋转至一侧或另一侧的状态下,所述推动部离开外露的泄压阀杆,所述切换阀杆处于前移或后移状态。上述第一通道内设有仅能前后滑移的滑块,滑块的后端与切换阀杆的前端抵设, 滑块的外端配设在所述端面凸轮的凸轮斜面上,并可在凸轮斜面的驱动下向后滑移,切换旋钮后端的中部插配在所述第一通道前端的阶梯孔内且二者的对接面上设置有密封圈,切换旋钮后端的周部成型有多个圆周间隔设置的弹性卡扣,该弹性卡扣扣接在所述阀壳外侧壁的外凸肩上。切换阀杆通过滑块与切换旋钮相关联,这样可简化切换阀杆的结构,同时装配更简单。当然切换阀杆也可直接与切换旋钮相关联。上述第一通道的内周壁成型有前后贯穿的直槽,所述滑块的外侧壁上成型有插条,所述插条位于所述直槽内并能前后滑移,插条的前端外露出直槽而与所述端面凸轮的凸轮斜面配设。通过插条与直槽的导向配合,使滑块只能前后滑移执行不能转动,这样滑块能更好地定位在端面凸轮的凸轮斜面上,更好确保动作平稳切换能被平稳定位。上述直槽和插条各有两个,所述端面凸轮的凸轮斜面有两个,该两个凸轮斜面围成环形壁状,该两个凸轮斜面的顶部成型有高出所述凸轮斜面的限位块。由于插条有两个, 滑块受到凸轮斜面的推动更平稳。作为改进,上述阀壳的前端面下部具有三个定位凹坑,所述切换旋钮的下部设有由端部呈与凹坑相配的球面状的定位杆,该定位杆由支撑弹簧而保持外露与阀壳的前端面顶持的趋势,在切换旋钮旋转至中间的状态下,所述定位杆的头部插入位于中间的凹坑内, 在切换旋钮旋转至一侧或另一侧的状态下,所述定位杆的头部插入位于两侧的其中一个相应凹坑内。通过凹坑与定位杆的定位,能提升我们切换旋钮已经旋转到某个工作位置,操作手感更好,另外起到一定对切换旋钮的辅助定位作用。为便于组装和开模,上述阀壳由主阀体、上接头和下接头组成;所述上接头固定在主阀体的上部,上接头的后端的中部插配在主阀体上部的孔内且二者的对接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二通道形成于主阀体和上接头内,所述泄压口设置在上接头上;所述下接头固定在主阀体的下部,下接头的前端的中部插配在主阀体下部的孔内且二者的对接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一通道形成于主阀体和下接头内,所述进口和第二出口设置在主阀体上, 所述第一出口设置在下接头上。这样可先将各阀杆安装到主阀体上,然后再将上接头和下接头固定,便完成安装。上述泄压阀杆的前后部分别嵌设有第一前密封圈和第一后密封圈,所述泄压口位于第一前密封圈和第一后密封圈之间,所述第一前密封圈与上接头的内孔壁之间形成液密封配合,在泄压阀杆前移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后密封圈与上接头的进口保持液密封配合,在泄压阀杆后移的状态下,第一后密封圈离开上接头的进口。其为泄压阀杆通过前后移动实现开启或关闭泄压口的具体方式。上述切换阀杆的前后部分别嵌设有第二前密封圈和第二后密封圈,第一通道具有环形内肩胛,该环形内肩胛位于进口和第二出口之间;在切换阀杆处于中间状态下,所述第二前密封圈与环形内肩胛的内周面形成液密封配合,第二后密封圈与下接头的内孔壁形成液密封配合;在切换阀杆前移的状态下,第二前密封圈与环形内肩胛的内周面形成液密封配合,第二后密封圈向前脱离下接头的内孔;在切换阀杆后移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前密封圈向后脱离环形内肩胛,第二后密封圈与下接头的内孔壁形成液密封配合。其为切换阀杆通过前后移动实现进口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导通与否的具体方式,阀杆无需在切换阀杆内部开设具体的连接通道,使得切换阀杆结构更为简单,加工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切换旋钮驱动泄压阀杆和切换阀杆的前后移动,从而实现进口选择性的仅与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泄压口的连通,因此其具有三个工作状态,具体用于咖啡机后就能分别实现泄压出水、煮咖啡出水和奶沫打蒸汽过程,实现一阀多用,而且操作简单轻便,另外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又为机械阀结构,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泄压阀杆关闭、切换阀杆前移状态);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泄压阀杆关闭、切换阀杆前移状态);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泄压阀杆打开、切换阀杆中间状态);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泄压阀杆打开、切换阀杆中间状态);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泄压阀杆关闭、切换阀杆后移状态);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泄压阀杆关闭、切换阀杆后移状态);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块的安装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切换旋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昱东毛朝晖刘佳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A集团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