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防护镜片与组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15511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20:51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防护镜片与组装方法。此触控显示装置包含防护镜片、触控板、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此防护镜片包含板体、显示区域及若干个卡掣件。卡掣件是设置于板体的一侧表面上,并位于显示区域的周围,用以卡掣组合于背光模块。在触控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中,触控板和显示面板是设置于防护镜片上,背光模块再卡掣于防护镜片的卡掣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且特别是有关于可确保组装质量的。
技术介绍
目前的各种电子装置已广泛地应用触控技术来作为其输入方式,藉此,使用者可利用手指或触控笔来触碰显示器面板,以同时进行信息的传输与显示。触控显示器可由防护镜片、触控板及显示器所组成。防护镜片是用以保护此触控显示器,以减少对于触控显示器的伤害。触控板是用以感测物体的触碰和移动,显示器例如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IXD),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用以显示影像。防护镜片、触控板及显示器是利用黏着剂,例如光学胶(optical adhesive,OCA), 来接合成一体。此黏着剂需均勻地形成于防护镜片的背面、触控板的两侧面以及显示器的表面上,以接合防护镜片、触控板及显示器成一体。通常,当组装触控显示器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是预先进行组合, 再组合于防护镜片及触控板。然而,由于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并非为完整的板体结构,且其结构强度较差,因而当接合防护镜片、触控板及显示器时,容易在触控板与显示器之间发生施压不均勻情形,进而造成光学胶厚度不均勻、贴合不均勻或不平整等问题,而影响触控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和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藉以利用防护镜片的卡掣件来直接组合于背光模块,因而可确保触控显示装置的组装质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的防护镜片包含板体、显示区域及若干个卡掣件。显示区域是形成于板体上,卡掣件是设置于板体的一侧表面上,并位于显示区域的周围,用以卡掣组合于背光模块。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的防护镜片可应用于触控显示装置中。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提供防护镜片,其中防护镜片设有若干个卡掣件,其设置于防护镜片的一侧表面上,并位于显示区域的周围;设置触控板于防护镜片的该侧表面上;设置显示面板于触控板上;以及设置背光模块于显示面板上,并卡合于防护镜片的卡掣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可利用防护镜片的卡掣件来卡掣组合背光模块,因而可改善传统组装方式的施压不均、接合不均勻等问题,而大幅地确保触控显示装置的组装质量。附图说明图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防护镜片的立体示意图。图3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4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本说明书将特举出一系列实施例来加以说明。但值得注意的是,此些实施例只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可具触控功能及用以进行显示显像。触控显示装置100可依序包含防护镜片110、第一光学胶层120、触控板130、第二光学胶层140、显示面板150及背光模块160。防护镜片110是用以保护触控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第一光学胶层120是用于接合防护镜片110与触控板130,触控板130是用以进行触控功能,第二光学胶层140是用于接合触控板130与显示面板150,显示面板150是用以显示影像,背光模块160是用以提供背光至显示面板150,并组合于防护镜片110。请参照图2,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防护镜片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防护镜片110可设置于触控显示装置100的最外侧,用以保护和封装触控显示装置100的整体结构,且可具有防刮、防潮、防炫光、防静电、减少反射等功能。防护镜片110可包含板体111及卡掣件115,其中板体111具有显示区域112,卡掣件115包含有框条113及若干个卡掣单元114。板体111例如为矩形板体,其较佳是高强度材料所制成,例如玻璃、碳纤维、金属、强化塑料或上述的任意组合。板体11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如显示区域112)具有可透光性,用以显示影像。显示区域112是形成于板体111上,并为可透光的区域,用以显示显示面板150所形成的影像,显示区域112可例如形成于板体111的正中间位置,并对应于触控板130和显示面板150。当使用触控显示装置100时,使用者可利用手指或其它物体在显示区域112上进行触碰及移动,并可观看经由防护镜片110的显示区域112所呈现的影像。防护镜片110的显示区域112以外的区域可为不透光区域,以遮住多余的光线。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护镜片110的卡掣件115的框条113是设置于板体111 的一侧,且非使用者所触碰的一侧,亦即为防护镜片Iio的背面。框条113是设置于显示区域112的周围,触控板130、显示面板150及背光模块160是设置于框条113之间,触控板 130、显示面板150及背光模块160设置于显示区域112上方,因此,显示区域112的周围的框条113可用以定位触控板1而具有组装定位的功效。框条113(例如塑料材料)可一体成型于板体111(例如塑料板)的背面上,或者框条113亦可利用例如黏合或嵌设等方式来固定于板体111上。在本实施例中,防护镜片110的卡掣件115的框条113是由三个长框条和二个短框条所组成,其设置于显示区域112的周围。然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框条113亦可为单一环形框条,其环设于显示区域112的周围。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护镜片110的卡掣件115的卡掣单元114是设置于板体111的一侧表面(背面)上,并位于显示区域112的周围,用以卡掣组合于背光模块160于显示区域112上。在本实施例中,卡掣单元114形成于框条113上,用以卡掣于背光模块 160。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卡掣单元114也可单独地设置于板体111的背面上,以卡掣于背光模块160。在本实施例中,此卡掣单元114例如为卡掣凸块,卡挚凸块114设于框条113的内侧壁上,且卡掣单元114较佳是分散地设置于显示区域112的四周,以稳固地卡掣组合背光模块160于显示区域112上,减少组件的松脱情形。在本实施例中,卡掣单元114(例如塑料材料)可一体成型于框条113(例如塑料框条)上,然不限于此,卡掣单元114也可利用例如黏合或嵌设等方式来固定于板体111或框条113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光学胶层120和第二光学胶层140例如为光学胶 (OCA)。第一光学胶层120形成于防护镜片110和触控板130之间,用以接合防护镜片110 和触控板130。第二光学胶层140形成于触控板130和显示面板150之间,用以接合触控板 130和显示面板15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板130是利用第一光学胶层120来设置于防护镜片 110的背面上,并对位于显示区域112,用以感测手指或物体的触碰及移动,以进行触控功能。显示面板150是利用第二光学胶层140来设置于触控板130上,显示面板150例如为液晶显示(IXD)面板。请参照图3和图4,图3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 4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背光模块160设置于显示面板150上,并卡掣组合于防护镜片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立刘俊彬彭育杰叶佳锜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