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世礼专利>正文

强制内分级式振动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51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物料的粉磨、分级装置,主要涉及一种强制内分级式振动磨,其主要由粉磨部及上部的选粉部和下部的激振系统构成,包容介质和被粉磨物料的环形粉磨腔断面上下部均为渐缩形凹曲面、中间为凹曲面的正锥形;粉磨腔上部渐缩口与选粉部和给料口相通,选粉部根据需要选取强制性质的选粉机,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提高产量10-20%,可较好地实现细磨、超细磨、微粉碎、超微粉碎深加工中的分级作业。(*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物料的粉磨、分级装置,主要涉及一种强制内分级式振动磨,用于矿物原料的细磨、超细磨、微粉碎,并将合格的成分从粗粉中分离出来。日本平3-146181公开的振动粉碎分级装置是一种由内筒和外筒组成的环形粉碎室,其开口由下到上逐步增加,组成一个自然分级空间,环形腔的底板有进气小孔,物料在包容粉磨介质的环形粉碎腔被粉磨,从下部的小孔进入气流,物料在由小到大的环形断面被分级,合格的成分由排料口排出;其粉磨上部为开口,使介质之间的磨矿作用减弱,形成一个磨矿的低能区,磨矿效果变差。利用上升气流对颗粒的粘性力与重力达到平衡建立分级点,众所周知的原因只能达到10~0.1mm的分级范围且分组精度很差,难以实现细磨、超细磨、微粉碎、超微粉碎深加工中的分级作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强制内分级式振动磨,并将粉磨与分级结合起来,较好的实现细磨、超细磨、微粉碎、超微粉碎深加工中的分级作业,从而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完成专利技术任务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主要由粉磨部及上部的选粉部和下部的激振系统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包容介质和被粉磨物料的环形粉磨腔断面上下部均为渐缩形凹曲面、中间为凹曲面的正锥形;二者共同组成粉磨腔;中间凹曲面正锥上具有许多任意形状的通气小孔,使正压或负压气流通过;选粉部设置在粉磨腔上部,粉磨腔上部渐缩口与选粉部和给料口相通,其选粉部根据需要(细磨、超细磨、微粉碎、超微粉碎)可选取双锥式选粉机、旋转叶轮式选粉机,自由涡流选粉机等具有强制性质的选粉机,即采用现有结构的强制式选粉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选粉部;本专利技术激振器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与电机配合的激振器或采用激振电机,弹性元件采用一般的螺旋弹簧、橡胶柱弹簧或其它弹性元件。本专利技术的环形粉碎腔断面采用曲面、上部采用渐缩口布置形式,下部同样采用渐缩形式布置且与带孔的内凹面正锥相组合,使介质和物料在粉磨腔内处于一个等压粉碎场,消除了各部分的低能区,特别是上部渐缩口的加压流动,使介质和物料在此向外流动时形成加压翻滚,加大了介质和物料间的磨矿作用力,提高了磨矿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提高产量10-20%,选用不同形式的强制选粉机作为选粉部,改变振动参数和磨介尺寸、磨机通风量可获得不同细度范围的产品,与细筛网联合可获得50-100μ 的细磨产品,与流过式选粉机组合可获得200目占70%的细粉,与扁平式叶轮选粉机组合可获得0.5~50μ 范围的细粉,与倒锥形叶轮选粉机组合可获得5-150μ 的细粉,与双锥式选粉机组合可获得20-74μ 的细粉。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结构加以具体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粉磨部介质和物料的流动状态图。附图3为加压流动原理图。附图4为介质流动在水平面和垂直面的分解图。附图5为内凹面正锥示意图。附图6为采用激振电机时的示意图。附图7为内凹面的不同形状示意图。附图8为粉磨腔水平断面图。如附图所示7为粉磨腔壳体,通过凹面正锥体11与上下渐缩的粉磨腔衬板即粉磨腔壳体的内衬8组成环形粉磨腔9,粉磨腔上部有一开口与选粉部和给料口1相通,粉磨腔下部壳体与激振器通过螺栓或压紧套25坚固,粉磨部壳体下部的洁净空气进风口23及排渣口13,用板29将排渣口在工作时通过螺栓封死,粉磨腔壳体7通过上弹簧座12、弹簧减振器14、下弹簧座15座在机架20上,电机16通过螺栓与机架20固联,通过螺栓18拉紧,三角带传动或齿轮传动17的主动装置与电机相联,从动装置下部与机架20通过螺栓相联,上部与挠性联轴节19下部通过键相联,挠性联轴节19的上部与激振器下偏心块21通过螺栓紧固,选粉部(分级部)壳体5上部具有排粉口3及给料口1,下部具有通道与粉磨腔9通过螺栓6连接,选粉部(分级部)壳体5内具有分级叶轮4,分级叶轮4的上部开口与排粉口3相通,下部与分级轴2通过键相联,分级轴2下部通过螺栓与上偏心块24固联,此为选粉(分级)部和粉磨部共用一动力源的情况,也可采用如图6所示采用粉磨部动力和选粉部动力分开布置的形式选粉机叶轮4上部开口与排粉口3相通,选粉机叶轮4的轮毂部分通过键与进粉部主轴装置26固联,选粉部主轴装置26上部与外部动力源相连,在选粉部动力源和粉磨部动力源分开时,可选用若干台振动电机与粉磨腔壳体7相固联。本专利技术振磨机工作过程如附图1所示,电机16通过传动装置17及挠性联轴节19驱动下偏心块21旋转,并通过主轴装置22驱动上偏心块24旋转,通过分级轴2驱动分级叶轮4旋转,由于上下偏心重块21、24之间存在一个夹角,产生粉磨腔壳体7水平面的不平衡振动力及垂直面内的不平衡压力矩,并通过弹簧减振器14减少对机架20的反作用力,以减小对地基的影响,由于粉磨机壳7的运动,使粉磨腔9内的介质和被磨物料产生螺旋流动如图2所示,图4为介质流动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内的流动状态分解图,由此可以看出介质和物料在粉磨腔9内流动状况;图3给出介质和物料在缩口处产生加压流动和强力研磨物料的情况,给料口1进入的物料在上升的气流中被分散开,大的颗粒进入粉磨进入粉磨腔9内,细颗粒进入选粉分级叶轮分级,介质10和物料的螺旋流动时,由于介质和物料、介质之间、介质和腔壁之间的冲击、磨擦、滚压而使物料粉碎,从进风口23进入空气(也可以是氮气等)通过内凹面正锥11上的小孔或条缝28进入粉磨腔9内,将细颗粒提升到粉磨腔上部腔口,从而进入分级部壳体5内,在分级叶轮4周围形成的强制涡流区内被分级,合格的成分随气通过叶轮4的叶片、能过上部的开口进入排粉口3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颗粒则重新返回粉磨腔9内被粉磨。利用图6说明粉磨部和分级部动力源分开时的工作过程激振电机27(或图1实施全的传动过程)产生水平面的不平衡力和垂直面内的不平衡力矩,以下粉磨过程与图1相同,动力源驱动分级部的主轴装置26带动分级叶轮4旋转,分级过程与图1所示相同。本图中的激振电机27可以用若干个激振电机分别与粉磨腔壳体7固联。在本专利技术中,其内凹面正锥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如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如附图7(a)(b)所示;正锥的中心线和粉磨腔的中心线可以重合,如附图7(e)(f)所示,也可以偏离一定的距离,如附图7(c)(d)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粉磨腔9的水平断面可以为圆形如图8(c)所示,也可为非圆形,如为八角形如图8(a)所示,椭圆形如图8(b)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强制内分级式振动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主要由粉磨部、选粉部(机)及激振系统组成,其包容介质(10)和被粉磨物料的环形粉磨腔断面上下部均为渐缩形凹曲面,中间为凹曲面的正锥形结构;中间凹曲面与渐缩形凹曲面一起构成粉磨腔(9),从而使介质(10)和物料在粉磨腔内处于一个等压粉碎场,粉磨腔壳体(7)上部设置选粉部,粉磨腔上部渐缩口与选粉部和给料口(1)相通,粉磨腔壳体(7)下部设置主要由激振器及弹性元件、传动部分组成的激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内分级式振动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粉磨腔上部且与粉磨腔上部渐缩口相通的粉磨部选用具有强制性质的选粉机,可采用现有结构的双锥式选粉机、旋转叶轮式选粉机、自由涡流选粉机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强制内分级式振动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粉磨部下的激振动器可采用现用结构的激振机或激振电机,弹性元件可采用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制内分级式振动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主要由粉磨部、选粉部(机)及激振系统组成,其包容介质(10)和被粉磨物料的环形粉磨腔断面上下部均为渐缩形凹曲面,中间为凹曲面的正锥形结构;中间凹曲面与渐缩形凹曲面一起构成粉磨腔(9),从而使介质(10)和物料在粉磨腔内处于一个等压粉碎场,粉磨腔壳体(7)上部设置选粉部,粉磨腔上部渐缩口与选粉部和给料口(1)相通,粉磨腔壳体(7)下部设置主要由激振器及弹性元件、传动部分组成的激振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礼
申请(专利权)人:张世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