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板设有光触媒层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1415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板设有光触媒层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太阳能电池由内而外依序设置一内透明基板、一第一透明导电层、一第一型半导体层、一本质型半导体层、一第二型半导体层、一第二透明导电层及一外透明基板,并在内透明基板的内侧表面设置一光触媒层,最后在光触媒层的内面设置至少一热风装置,当有雾气附着于光触媒层时,该热风装置自动吹出热风使雾气消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技术,特别是指一种内板设有光触媒层、可自动除雾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地球可用资源有限,为了避免资源耗尽,太阳能产业应运而生。太阳能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永续能源,开发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光能储存利用。太阳能电池是半导体吸收光量或光子后,电子被激发并发生跃迁,激发的电子驱动电路从而形成电池。目前使用的各式太阳能电池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及非晶硅三种,其中以低价玻璃或塑料基板上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储能效率最低,约为6% ;效率最高的是单晶硅基板上的多接面(multi-junction)砷化镓电池,其效率高达30%,但成本要比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高出100倍以上,而最常见的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在10 18%之间。非晶硅电池是目前成本最低的商业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其不但成本低,且无需封装,生产也最快,因此使用广泛,多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通常,家庭安装的太阳能储能发电装置大多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但安装在墙面或屋顶的太阳能电池容易因风吹雨淋而污染,从而影响吸收太阳能的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以克服上述这些问题,具体架构及其实施方式将详述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板设有光触媒层的太阳能电池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些缺陷的一种内板设有光触媒层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包括一内透明基板及一外透明基板,在该内透明基板和该外透明基板之间依序设有一第一透明导电层、一第一型半导体层、一本质型半导体层、一第二型半导体层及一第二透明导电层;一光触媒层,其是设于该内透明基板的另一表面;以及至少一热风装置,该热风装置设于该光触媒层上,当有雾气附着于该光触媒层时, 该热风装置启动。其中,该内透明基板及该外透明基板的材质为玻璃、石英、透明塑料或单晶氧化 ρ O该第一型半导体层为P型半导体时,该第二型半导体层为N型半导体;以及该第一型半导体层为N型半导体时,该第二型半导体层为P型半导体。该热风装置为热风器或暖风器。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及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材质为氮化镓或氧化铟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该太阳能电池的内侧设有一光触媒层,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一外透明基板上依序形成一第二透明导电层、一第二型半导体层、一本质型半导体层、一第一型半导体层及一第一透明导电层,并在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安装一内透明基板;于该内透明基板上设置一光触媒层以清除杂质;以及在该光触媒层上方设置至少一热风装置,当有雾气附着于该光触媒层时,所述热风装置吹出热风以除雾。该内透明基板和该外透明基板的材质为玻璃、石英、透明塑料或单晶氧化铝。该第一型半导体层为P型半导体时,该第二型半导体层为N型半导体;以及该第一型半导体层为N型半导体,该第二型半导体层为P型半导体。该热风装置为热风器或暖风器。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及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材质为氮化镓或氧化铟锡。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内侧设置一光触媒层,当水滴杂质碰触到所述光触媒层时,便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使杂质自动流失,达到清除杂质的作用。在所述光触媒层的内侧设置一热风装置,当有雾气附着于光触媒层时,所述热风装置将吹出热风,使雾气自动消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板设有光触媒层的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建筑物屋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制造内板设有光触媒层的太阳能电池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太阳能电池-100 ;内透明基板-10 ;第一透明导电层-12 ;第一型半导体层-14 ;本质型半导体层-16 ;第二型半导体层-18 ;第二透明导电层-20 ;外透明基板-22 ;光触媒层-24 ;热风装置-26 ;建筑物-30。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可应用于建筑物的墙板、屋顶等处,接受阳光照射以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换成日常可用的电能。请参考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结构的示意图,所述太阳能电池依序包括一内透明基板10、一第一透明导电层12、一第一型半导体层14、一本质型半导体层16、一第二型半导体层18、一第二透明导电层20及一外透明基板22,并在内透明基板10的内侧表面设置一光触媒层对,及在光触媒层M的内面设置至少一热风装置26。内透明基板10、第一透明导电层12、第一型半导体层14、本质型半导体层16、第二型半导体层18、第二透明导电层20及外透明基板22构成一太阳能电池100而可吸收光能, 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中,内透明基板10及外透明基板22的材质可以是玻璃、石英、透明塑料或单晶氧化铝;第一透明导电层12及第二透明导电层20的材质可为氮化镓;第一型半导体层14为P型半导体而第二型半导体层18为N型半导体,或是第一型半导体层14为N型半导体而第二型半导体层18为P型半导体;光触媒层M用于清除杂质,当水滴杂质碰触到光触媒层M时,便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使杂质自动流失;热风装置沈可为热风器或暖风器,当雾气附着于光触媒层M上时,热风装置26朝吹光触媒层M出热风,使雾气自动消失。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板设有光触媒层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实际应用的示意图,该太阳能电池设置于一建筑物30的屋顶上,可做为屋顶的一部分,但此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也可做为墙面的一部分使用。图1中的内透明基板10靠在建筑物30内, 而外透明基板22则朝向建筑物30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可从建筑物30内部接收日光灯的光能,或是从建筑物30外接收日照的光能。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是曝露于日晒雨淋的环境下,因此光触媒层M可将水滴杂质以氧化还原反应分解掉,而有雾气附着于光触媒层时热风装置26则吹出热风,使雾气自动消失。图3为本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在步骤SlO中,于外透明基板上依序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二型半导体层、本质型半导体层、第一型半导体层及第一透明导电层,并在进行步骤S12时,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上设置一内透明基板;步骤S14是在内透明基板上设置一光触媒层;步骤S16是在光触媒层上方设置至少一热风装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在由内、 外透明基板及导电层、半导体层所构成的太阳能电池结构上再设置一光触媒层及至少一热风装置,通过利用光触媒来分解杂质,并利用热风装置对光触媒层吹出热风,使光触媒层上凝结的雾气消失,减少阻碍日光吸收的因素,从而增进太阳能电池的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 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板设有光触媒层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透明基板及一外透明基板,在该内透明基板和该外透明基板之间依序设有一第一透明导电层、一第一型半导体层、一本质型半导体层、一第二型半导体层及一第二透明导电层;一光触媒层,该光触媒层设于该内透明基板的另一表面;以及至少一热风装置,该热风装置设于该光触媒层上,当有雾气附着于该光触媒层时,该热风装置启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板设有光触媒层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透明基板及该外透明基板的材质为玻璃、石英、透明塑料或单晶氧化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板设有光触媒层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型半导体层为P型半导体时,该第二型半导体层为N型半导体;以及该第一型半导体层为N型半导体时,该第二型半导体层为P型半导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板设有光触媒层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热风装置为热风器或暖风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板设有光触媒层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及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材质为氮化镓或氧化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熙梅长锜刘吉人
申请(专利权)人:吉富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