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管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2812 阅读:5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运输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运管小车。运管小车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管小车单元,所述的运管小车单元包括有承重轴,承重轴的两端分别与承重梁连接,每根承重梁下设有轮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方便组装和拆卸。3、能节约人力、物力,提高运管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便于推广应用。4、稳定性好,工作环境适应性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运输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运管小车
技术介绍
中石化川气东送管道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在山区的陡坡地段,运管是关键问题。 现有的运管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修筑施工便道,采用起重运输机械运管,这是最常用的运管方法,但在坡度较大时起重运输机械的爬坡和承载能力有限;第二种是架设索道运管,但索道的成本高,安全系数低,需专业化设计、安装、检验和验收;第三种是人工抬管,但对大型管道难以实现,7000kg的管道不少于70人方能抬动,对中小型管道人工抬管是不错的选择。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岩石山区采用的管道规格为Φ 1016mmX22mmX 12000mm,单个管道的重量约7000kg采用第三种运管方式对大型管道不适用,采用第二种运管方式成本太高,且敷设条件难以满足,采用第一种运管方式因为山区陡坡地段往往不具备修筑施工便道的条件,不仅土石方工作量十分庞大,而且有时根本就没有修筑便道的空间位置,有的施工地段即使能够修筑便道,但在坡度较大的陡坡地段使得运管机械本身的爬坡和承载能力也不足以将7000kg的管道运送到预定的位置。由此可见,现有的运管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山区的运管需求,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运输成本低、安全系数高、能满足山区运管的运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运管小车,该小车能实现山区运管,且运管成本低,安全系数高,施工环境适应性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管小车,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管小车单元,所述的运管小车单元包括有承重轴,承重轴的两端分别与承重梁连接,每根承重梁下设有轮子。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承重轴通过滑套与承重梁连接。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承重轴与滑套的间隙为0. 5-10mm。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承重梁下设有2个轮子。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轮子为轨轮,该轨轮与运输管道的轨道相适配。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运管小车的高度为300_700mm。本技术通过比较简便的方式解决了大中型管道工程山区陡坡地段运管的问题,克服了无法修筑施工便道、运管机械爬坡和承载能力不能运送大中型的难题,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方便组装和拆卸。3、能节约人力、物力,提高运管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便于推广应用。4、稳定性好,工作环境适应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用本技术运管小车运输管道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运管小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运管小车,包括有两个运管小车单元;每个运管小车单元包括有承重轴1,承重轴1的两端通过滑套与承重梁2连接;每根承重梁2下设有2个与运输管道的轨道4相适配的轨轮3 ;所述的承重轴1与滑套的间隙为7mm,以实现承重轴1与承重梁2的独立悬挂连接。所述的运管小车的总高度不超过500mm。使用过程为预先在管沟沟底铺设角钢轨道4或轻型钢轨,铺设方式类似于火车轨道,根据卷扬机钢丝绳长度在管沟上坡方向安装卷扬机(川气东送管道经计算仅需最大牵引力不超过8T卷扬机,自身重量小于2T),将2台运管小车放置在轨道4上,采用钢丝绳将管道5固定在承重轴1上,管道5两端分别向外伸出运管小车适宜的长度,管道5固定在承重轴1上,卷扬机钢丝绳牵引运管小车沿上坡方向以8m/min的速度运送至预定位置,采用起重机械从运管小车上卸下管道5,小车返回再开始运送下一根管道。运管小车的研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运管小车结构简单、重量轻,主要部件分为轮系、承重轴、承重梁三个部分,除轮系需要普通机加工外,其它均为型钢焊接件,施工企业均可自行制作;可靠性高,无任何精密部件,工作环境适应性强;将管道固定在运管小车上后,采用卷扬机牵引运管,操作使用方便;运管配套的机械设备少,成本较低;运管小车的运行速度为8m/min,运管效率满足施工要求;运管小车的运管时,管中心距承载轨道面的高度仅约900mm,重心低,稳定性好,安全性能高;由于运管小车在管沟底铺设的轨道上行驶,发生倾覆的可能性小;运管小车总重量约110kg,重量轻,每一个部件都可自由拆卸, 到预定地点自行组装,且无需拆装工具,安装拆卸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运管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管小车单元,所述的运管小车单元包括有承重轴,承重轴的两端分别与承重梁连接,每根承重梁下设有轮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轴通过滑套与承重梁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轴与滑套的间隙为 0. 5-10mmo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梁下设有2个轮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子为轨轮,该轨轮与运输管道的轨道相适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管小车的高度为300-70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管道运输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运管小车。运管小车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管小车单元,所述的运管小车单元包括有承重轴,承重轴的两端分别与承重梁连接,每根承重梁下设有轮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方便组装和拆卸。3、能节约人力、物力,提高运管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便于推广应用。4、稳定性好,工作环境适应性强。文档编号B61D3/16GK202264775SQ20112035915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3日专利技术者何南华, 郭明万, 鲁尔辉 申请人: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油田建设工程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万鲁尔辉何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油田建设工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