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式破碎机的出口间隙调整机构及自行式破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15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型、且构造简单的可缩短出口间隙调整时间的颚式破碎机的出口间隙调整机构。为此,出口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具有下斜面(31)的肘节块(30);具有搭载面(33)和倾斜面(34)的肘节块框架(32),其中搭载面(33)将肘节块(30)滑动自如地载置在其上面,倾斜面(34)与下斜面(31)相向设置;设在相向的下斜面(31)与倾斜面(34)之间的、出入自如的间隙调整垫片(36);设在肘节块框架(32)的倾斜面(34)背面侧的油压式机械锁固油缸(40)。(*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整颚式破碎机的固定齿与可动齿的出口间隙的出口间隙调整机构、和搭载着具有该出口间隙调整机构的颚式破碎机的自行式破碎机。
技术介绍
根据图7所示颚式破碎机一例的自行式颚式破碎机1进行说明。图7中,行走体2上搭载有料斗3、加料器4、颚式破碎机10和带式输送机5。颚式破碎机10包括固定齿11和相对摆动的可动齿12,形成上部较宽的V字形。混凝土和岩石之类的被破碎物6投入料斗3内,通过加料器4运送到颚式破碎机10的上部,在颚式破碎机10内进行破碎,从下部出口、通过带式输送机5排出到外部而成为产品。破碎物的粒度由固定齿11与可动齿12的出口间隙δ来决定。因长时间连续进行破碎而使固定齿11和可动齿12磨损了的情况下,或在变更破碎物粒度的情况下,必须对出口间隙δ准确地进行再调整。因此,颚式破碎机一般具有出口间隙调整机构。关于颚式破碎机的出口调整机构早就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众所周知日本实开63-141638号公报、日本实开63-141639号公报和国际公开WO97/36683号公报所揭示的方案。图8是第1例的日本实开63-141638号公报所揭示的颚式破碎机出口调整机构的侧视图。在安装有颚式破碎机10的固定齿11的框架7的、设在可动齿12背面侧的导向装置60上,可朝着可动齿12滑动自如地配置有肘节块61。肘节板13的前端部与设在可动齿12背面下部的第1接触部14接触。肘节板13的基端部与设在肘节块61前面的第2接触部15接触。肘节块61背面侧的框架7上固定设置有油压缸64,该油压缸的活塞杆63一侧设有油压式机械锁固装置62。活塞杆63的前端与肘节块61的背面通过滚子65而相互接触。在可动齿12与框架7之间设有预张紧装置20,以便经常将可动齿12的下部向肘节块61一侧推压,并将肘节板13保持在第1接触部14与第2接触部15之间。预张紧装置20由弹簧23和杆22构成,该弹簧23被夹持在固定于框架7上的托架21与垫片24之间,杆的一端连接在可动齿12的下端部上、另一端贯通弹簧23及垫片24,并用螺母25固定。可动齿12的上端部通过偏心轴16而支承在框架7上,偏心轴16回转时,可动齿12便摆动。在颚式破碎机10运转过程中,油压式机械锁固装置62锁固。在调整固定齿11与可动齿12的出口间隙时,作业人员操作油压装置(未图示),以解除油压式机械锁固装置62的锁固。然后,使油压缸64伸缩,调整出口间隙,再一次将油压式机械锁固装置62锁固。图9是第2例的日本实开63-141639号公报中揭示的出口间隙调整机构的侧面图。与第1例相同的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仅就不同部分加以说明。固定在可动齿12背面侧的框架7上的“”字形托架70的背面侧,水平地安装着具有油压式机械锁固装置71的油压缸72,油压缸72连接在肘节块73的后端部。调整板74插入到托架70与肘节块73之间。在固定设置于肘节块73上方的框架7上的托架75上,垂直地安装有上部油压缸76,该油压缸具有油压式机械锁固装置71。上部油压缸76与肘节块73连接,将其拉到上方并固定住。上部油压缸76可在大致水平方向上朝着可动齿12移动,用螺栓77可装卸自如地拧紧在托架75上。在颚式破碎机10动作过程中,肘节块73与调整板74与托架70紧密接触,油压式机械锁固装置71、71锁固。在调整出口间隙时,作业人员操作油压装置(未图示),解除油压缸72与上部油压缸76的油压机械锁固装置71的锁固关系。接着,拧松上部油压缸76的螺栓77,使上部油压缸76稍稍伸长。然后,使油压缸72伸缩,调整调整板74的厚度,以调整出口间隙,缩短油压缸72,以使调整板74紧密接触。接着,缩短上部油压缸76,拧紧螺栓77,固定各油压机械锁固装置71、71。图10是第3例的国际公开WO97/36683号公报中揭示的出口间隙调整装置的侧视图,图11是图10的11-11线向视图。与第1例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部分加以说明。图10、图11中,在与肘节块30的肘节板13相对一侧的面上形成有下部突出的下斜面31。在固定设置于框架7上的肘节块框架32上,设有搭载面33,使肘节块30可向着可动齿12滑动自如地载置在其上。在与肘节块框架32的肘节块30相对的面上,设有与肘节块30的所述下斜面31相吻合的倾斜面34,与搭载面33一起形成V形开口部35。在肘节块30的下斜面31与肘节块框架32的倾斜面34之间,插入间隙调整垫片36。肘节块框架32上安装有一对油压缸80、80,活塞杆81和肘节块30的下斜面31一侧通过连接销82连接。在可动齿12与肘节块框架32之间,设有预张紧装置20。图12是第3例的间隙调整装置的油压回路图。油压源83的输出回路与油压缸80的头部侧回路85和底部回路88,通过电磁切换阀84连接起来。电磁切换阀84具有f、g、h3个位置,f位置缩短油压缸80,g位置保持油压缸80,h位置伸长油压缸80。储压器86和压力开关87与油压缸80的头部侧回路85连接。操作杆57、电磁切换阀84和压力开关87通过控制器58连接。下面,根据图10及图12对动作进行说明。在破碎作业中,电磁切换阀84位于g位置,油压缸80的头部侧回路85及底部侧回路88关闭。调整出口间隙时,作业人员操作操作杆57,根据控制器58发出的指令信号,将电磁切换阀84切换到h位置,使油压缸80伸长。然后,调整间隙调整垫片36,对肘节块30的位置进行定位,设定出口间隙。接着,操作操作杆57,将电磁切换阀84切换到f位置,使油压缸80缩短,使肘节块30、间隙调整垫片36和肘节块框架32紧密接触。图13是现有的第4例的出口间隙调整机构的平面图。肘节块框架32与肘节块30的关系与第3例的相同,故省略利用侧面图的说明,仅就不同部分加以说明。图13中,与第3例相同的构成部件,采用同一符号。安装在肘节块框架32的中央部的1个油压缸90,与肘节块30连接。油压缸90的左右,设有一对将肘节块30与肘节块框架32连接起来的张紧杆91、91。将双螺母92、92分别拧紧在张紧杆91、91后端部上,使肘节块30与肘节块框架32侧紧密接触。在破碎作业中,油压缸90处于漂浮状态,使双螺母92处于拧紧状态。在调整出口间隙的情况下,拧松双螺母92、92,使油压缸90伸长,调整间隙调整垫片36的厚度,确定肘节块30的位置。接着,缩短油压缸90,使肘节块30、间隙调整垫片36、肘节块框架32紧密接触,变成漂浮状态后再拧紧双螺母92、92。但是,所述现有结构存在着以下问题。(a)第一例中,在破碎作业中施加到肘节板13上的大推力,全部施加在油压式机械锁固装置62及油压缸64上。因此,需要大容量的油压式机械锁固装置62及油压缸64,使装置大型化,费用升高。(b)第二例中,需要垂直方向的上部油压缸76,在调整出口间隙时必须拧松螺栓77,使上部油压缸76伸长,调整完毕后再缩短上部油压缸76,拧紧螺栓77,调整需要花很多时间。另外,零件数量多,构造复杂,成本也高。(c)第三例中,如图10的侧面图和图12的油压回路图所示,当间隙位于间隙调整垫片36处时,施加在肘节块30上的推力全部施加到油压缸80的底部侧上。因此,在调整间隙时,若误操作操作杆57,在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颚式破碎机的出口间隙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颚式破碎机的出口间隙调整机构包括: 安装在框架(7)上的固定齿(11); 与所述固定齿(11)相对,并进行摆动运动的可动齿(12); 位于可动齿(12)的背面,通过肘节板(13)与所述可动齿(12)接触的肘节块(30),所述肘节块(30)在与所述肘节板(13)相对一侧的面上形成有下部突出的下斜面(31); 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7)上,支承所述肘节块(30)的肘节块框架(32),所述肘节块框架(32)具有搭载面(33)和倾斜面(34),其中搭载面(33)将具有所述下斜面(31)的肘节块(30)滑动自如地载置在其上,倾斜面(34)与所述下斜面(31)相向设置; 出入自如地设在相向的所述下斜面(31)与所述倾斜面(34)之间的间隙调整垫片(36); 设在所述肘节块框架(32)的倾斜面(34)背面侧的、油压式机械锁固油缸(40), 对所述固定齿(11)与所述可动齿(12)的出口间隙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良一黑原基树山田光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