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960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丝网印刷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是大底板底边一侧上设置凹槽,小底板上边一侧有突起物,该突起物在凹槽内滑动连接,固定板安装在大底板上,固定板两边突出的侧板上分别设置多个椭圆形凹槽,面板放在该两侧板之间,面板上左右各有金属棒一根,挂放在椭圆形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一模一印式存在的工作效率低,对位不准确,不统一等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模多印,前后左右可移动,以方便任何位置的印刷;效率高,质量有保证,适应于大工业化生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服装机械,特别涉及一种丝网印刷模具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专利技术之前,对服装丝网印刷采用一模一印式。这种工艺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工作效率低,对位不准确,不统一等缺陷,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也达不到现代制作工艺的要求,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丝网印刷模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丝网印刷模具,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大底板底边一侧上设置凹槽,小底板上边一侧有突起物,该突起物在凹槽内滑动连接,固定板安装在大底板上,固定板两边突出的侧板上分别设置多个椭圆形凹槽,面板放在该两侧板之间,面板上左右各有金属棒一根,挂放在椭圆形凹槽内。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于一模多印,前后左右可移动,以方便任何位置的印刷;效率高,质量有保证,适应于大工业化生产。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对应部件如下印刷框1、小底板2、滑轮3、手柄4、凹槽5、大底板6、固定板7、椭圆形凹槽8、金属棍9、丝网膜10、面板1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大底板6底边一侧上设置凹槽5,小底板2上边一例有突起物,该突起物在大底板 6的凹槽5内,该突起物可在凹槽5内滑动;小底板2后段安装手柄4,小底板2背面安装滑轮3,本例中有2个滑轮3 ;固定板7安装在大底板6上,固定板7两边突出的侧板上设置多个椭圆形凹槽8,左、右两边一一对应,而面板11放在两侧板之间,且面板11上左右两侧各连接金属棒一根,也是一一对应,挂放在椭圆形凹槽8内。运用本技术过程说明抬起印刷框1 (其上也设置有把手或手柄),将布料放在小底板2上,然后放下印刷框1,再用手握住小底板2上的手柄4左右移动,带动滑轮3滑动,使小底板2上边一侧的突起物沿着大底板6上的凹槽5左右移动,实现左右移动,移动到合适的印刷位置后定位;然后,再抬起印刷框1,将面板11上左右两侧的金属棒9,根据印刷的前后位置,挂放在固定板 7两侧的椭圆形其中一个椭圆形凹槽8内,实现前后移动,前后移动到合适的印刷位置后定位,在丝网膜10图案上用印油印刷即可。这样多方位的移动可以解决印刷物位置不统一, 频繁更换模板的生产动作,提高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丝网印刷模具,其特征在于大底板底边一侧上设置凹槽,小底板上边一侧有突起物, 该突起物在凹槽内滑动连接,固定板安装在大底板上,固定板两边突出的侧板上分别设置多个椭圆形凹槽,面板放在该两侧板之间,面板上左右各有金属棒一根,挂放在椭圆形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丝网印刷模具,其特征在于小底板背面安装滑轮,小底板底边上安装手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丝网印刷模具。本技术的结构是大底板底边一侧上设置凹槽,小底板上边一侧有突起物,该突起物在凹槽内滑动连接,固定板安装在大底板上,固定板两边突出的侧板上分别设置多个椭圆形凹槽,面板放在该两侧板之间,面板上左右各有金属棒一根,挂放在椭圆形凹槽内。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一模一印式存在的工作效率低,对位不准确,不统一等缺陷。本技术一模多印,前后左右可移动,以方便任何位置的印刷;效率高,质量有保证,适应于大工业化生产。文档编号B41F15/14GK202225538SQ20112038371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孙忠, 许可 申请人:南京际华三五○三服装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忠许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际华三五○三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