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人工栽培签式接种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798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人工栽培签式接种棒,包括外层包覆膜和内置的接种签和基料封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食用菌人工栽培签式接种棒具有简化操作方法,工作效率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菌种接种
,具体地说是一种食用菌人工栽培签式接种棒
技术介绍
食用菌的人工栽培过程中需要进行接种,内生有菌种的基料包称为接种棒。待菌种发育完成后,将接种棒移至接种室内。然后打开接种棒,将里面的菌种接入出菇棒内。然后出菇棒内会发育生长出蘑菇。但现有的接种棒使用十分不便。当将菌种接入出菇棒内时, 还需要用基料将接种后留下的开口封堵住。这样除了准备接种棒外还需要准备用于封堵的基料棒。并且分别准备用于封堵用的基料与接种棒,会影响菌种的成活和发育。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食用菌人工栽培用接种棒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食用菌人工栽培签式接种棒,使其更具有实用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人工栽培签式接种棒具有便于操作,工作效率高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食用菌人工栽培签式接种棒,包括外层包覆膜和内置的接种签和基料封块。进一步,所述接种签为木签或竹签。进一步,所述接种签位于接种棒的一侧,基料封块位于接种棒的另一侧。进一步,所述基料封块的块数与接种签的个数相同。进一步,所述包覆膜为塑料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食用菌人工栽培签式接种棒使用接种签代替培养料接种,接种签便于夹取和移动,可以快速进行接种,操作方便,缩短了接种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感染的概率。将用于接种的接种签和用于封堵的基料封块混放在一起,共同经过消毒和原种的接种,在同一环境中共存。在栽培种的接种过程中,只需打开一个接种棒即可完成接种的全过程,先将带有菌丝的接种签插入出菇棒内进行接种,然后取一块基料封块将插入接种签后留下的开口封堵住,这样就完成了接种的全过程。不但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由于接种用的接种签与封堵用的基料封块出于同一环境,所以二者的菌群状况相同, 兼容性好,便于菌丝的生长和繁殖。本技术的接种签经过浸煮处理不但达到灭菌的目的,而且增加了营养成份,有利于栽培种的培养和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食用菌人工栽培签式接种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食用菌人工栽培签式接种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食用菌人工栽培签式接种棒,包括外层包覆膜4和内置的接种签2和基料封块1。接种签2 为木签或竹签。接种签2位于接种棒的一侧,基料封块1位于接种棒的另一侧。基料封块 1占接种棒体积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有利于栽培种的生长繁殖。接种签2的个数和基料封块1的块数相同。当然,签式接种棒还具有应有的接种口 3,用于原种接种,以培养栽培种。包覆膜4为塑料膜。本技术中的接种签的长度为18cm左右。该长度有利于在出菇棒进行栽培种的接种。达到快速高效,完成质量高的效果。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食用菌人工栽培签式接种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包覆膜和内置的接种签和基料封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人工栽培签式接种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签为木签或竹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人工栽培签式接种棒,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功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澳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