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自适应的数字液晶电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653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亮度自适应的数字液晶电视,包括机壳、液晶显示面板、光感应模块及设置在机壳内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控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及视频图像信号,所述光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机壳上并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电连接,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并传送视频图像至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亮度自适应的数字液晶电视能实现根据环境自适应调整屏幕显示亮度,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能有效避免视觉疲劳,营造更好的观看环境。(*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视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亮度自适应的数字液晶电视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及数字传输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液晶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机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家庭及其他公共场合中,亮度是液晶电视显示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显示效果,同时对观看者的眼睛疲劳也有影响。然而通常人们在收看电视节目时,无论是白昼还是夜晚,至多通过遥控器或者按键板上的按键调节一下电视机的亮度或对比度,使其适应环境光的强弱、改善屏幕图像。但结果往往是白天因光线较强而炫目,夜晚因光线较弱而刺目,久而久之,易导致视疲劳和视力下降,即现有的数字液晶电视不能根据当前周围环境的亮暗自动进行亮度调整,容易引起眼力劳损,影响视力,无法为用户营造舒适、健康的欣赏电视节目的平台,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自适应调整亮度的数字液晶电视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亮度自适应的数字液晶电视,能实现根据环境自适应调整屏幕显示亮度,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能有效避免视觉疲劳,营造更好的观看环境。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亮度自适应的数字液晶电视,包括机壳、液晶显示面板、光感应模块及设置在机壳内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控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及视频图像信号,所述光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机壳上并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电连接,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并传送视频图像至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较佳地,所述光感应模块包括若干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周边,具体地,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机壳上安装有液晶显示面板的正面上, 采用多个光电传感器有利于多方面采集环境光信息,提高感应准确度。较佳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为模数转换电路。光感应模块将光信号采集转换成电模拟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将所述电模拟信号进一步转换成数字信号再传送给控制模块。较佳的,所述机壳侧边设置有亮度自动调节开关。由于已内置有人工亮度调节功能,当用户无需自适应调整亮度时,可以通过该开关进行选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亮度自适应的数字液晶电视,通过设置光感应模块,对环境光进行采集,通过信号处理后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析处理后发送相应的命令至液晶显示模块,通过对液晶显示模块控制调整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结构简单,能实现根据环境自适应调整屏幕显示亮度,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能有效避免视觉疲劳,营造更好的观看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亮度自适应的数字液晶电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亮度自适应的数字液晶电视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亮度自适应的数字液晶电视,能实现根据环境自适应调整屏幕显示亮度,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能有效避免视觉疲劳,营造更好的观看环^Mi ο具体地,参考图1及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亮度自适应的数字液晶电视,包括机壳100、液晶显示面板200、光感应模块400及设置在机壳100内的控制装置,该数字液晶电视与数字机顶盒配合实现数字视频信息的播放。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310、控制模块320、信号处理模块330及液晶显示模块340,所述接收模块310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及来自机顶盒的视频图像信号,所述光感应模块400设置在所述机壳100上并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30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20分别与所述接收模块310、信号处理模块330及液晶显示模块340电连接,所述液晶显示模块340用于驱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00并传送视频图像至液晶显示面板200上显示。较佳地,所述光感应模块400包括若干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周边,具体地,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机壳100上安装有液晶显示面板 200的正面上,采用多个光电传感器有利于多方面采集环境光信息,提高感应准确度。在本实施例附图中,所述光感应模块400只采用了一个光电传感器,可以理解地,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安装嵌入的位置优选为机壳100上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200面对观众的正面。较佳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30为模数转换电路。光感应模块400将光信号采集转换成电模拟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30将所述电模拟信号进一步转换成数字信号再传送给控制模块320。较佳的,所述机壳100侧边设置有亮度自动调节开关500。由于已内置有人工亮度调节功能,当用户无需自适应调整亮度时,可以通过该亮度自动调节开关500进行选择。可以理解地,与所述数字液晶电视配套使用的遥控器上也可以设置该功能按键。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亮度自适应的数字液晶电视,通过设置光感应模块400,对环境光进行采集,通过信号处理后发送给控制模块320,控制模块320分析处理后发送相应的命令至液晶显示模块340,通过对液晶显示模块340控制调整液晶显示面板200 的亮度,结构简单,能实现根据环境自适应调整屏幕显示亮度,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能有效避免视觉疲劳,营造更好的观看环境。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亮度自适应的数字液晶电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 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亮度自适应的数字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液晶显示面板、光感应模块及设置在机壳内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控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及视频图像信号,所述光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机壳上并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电连接,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并传送视频图像至液晶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宏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长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