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烈新专利>正文

打孔隔离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9634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薄膜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低成本的打孔隔离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打孔隔离膜薄膜主要由均聚聚丙烯和无规共聚聚丙烯组成,采用单层、双层和三层的结构设计,可以完全取代脱模布的使用,但其制造成本价格仅为脱模布的20-30%,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市场效应。(*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孔隔离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新材料
,特别是一种低成本的打孔隔离膜。技术背景现代薄膜工业中的复合材料真空灌注成型工艺,需求一种离型性渗透材料,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是由聚酯或聚酰胺66材质制成的脱模布,价格较为昂贵,造成制造成本过高,不易为广大厂家所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型性渗透材料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供一种低成本、使用效果好的打孔隔离膜。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打孔隔离膜主要采用由均聚聚丙烯或者无规共聚聚丙烯制成的单层至三层膜的结构设计。打孔隔离膜采用两层结构,外层采用均聚聚丙烯,内层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打孔隔离膜采用三层结构,外层采用均聚聚丙烯,中间层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内层采用均聚聚丙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打孔隔离膜薄膜主要由均聚聚丙烯和无规共聚聚丙烯组成,采用单层、双层和三层的结构设计,可以完全取代脱模布的使用,但其制造成本价格仅为脱模布的20-30%,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市场效应。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打孔隔离膜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打孔隔离膜的单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打孔隔离膜的双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打孔隔离膜的三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打孔隔离膜主要由均聚聚丙烯和无规共聚聚丙烯组成。均聚聚丙烯的英文简称PPH,是单一丙烯单体的聚合物,无规共聚聚丙烯也是聚丙烯的种共聚物,一般含有1-7% (重量)的乙烯分子及99-93% (重量)的丙烯分子,广泛应用于吹塑、注塑、薄膜和片材挤压加工领域。打孔隔离膜主要采用单层、双层和三层的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打孔隔离膜采用单层结构,单层结构由均聚聚丙烯和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复合物0组成。如图2所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打孔隔离膜采用双层结构,外层采用均聚聚丙烯层1,内层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如图3所示,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打孔隔离膜采用三层结构,外层采用均聚聚丙烯层1,中间层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层2,内层采用均聚聚丙烯层 1。如图1至图3所示,综合上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打孔隔离膜薄膜主要由均聚聚丙烯和无规共聚聚丙烯组成,采用单层、双层和三层的结构设计,可以完全取代脱模布的使用, 但其制造成本价格仅为脱模布的20-30%,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市场效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已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描述,但应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相关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变更和/ 或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打孔隔离膜,其特征在于,采用由均聚聚丙烯或者无规共聚聚丙烯制成的单层至三层膜的结构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孔隔离膜采用两层结构, 外层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烈新吴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刘烈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