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外科设备用手术电极识别与计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8906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频电外科设备用手术电极识别与计数装置,包括识别计数主模块和射频卡,识别计数主模块设在高频电外科设备箱体内,射频卡设在手术电极连接的插头上,识别计数主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射频读写模块、时钟电路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上相应的IO端连接,微处理器的信号通讯传送端与高频电外科设备中相应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射频读写模块的天线插接端与天线连接,当手术电极的插头插设在手术电极用插座上时,射频卡的感应工作面与天线的感应工作面相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手术电极进行识别,并对其使用次数进行计数,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使用超限的手术电极,避免因使用不安全的手术电极带来的隐患。(*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频电外科设备的手术电极识别与计数装置,属于高频电外科器械

技术介绍
高频电外科设备是根据高频电弧隧道原理,通过高频电弧隧道对组织细胞进行爆破和凝固,以达到切割和止血效果的设备,例如电灼器、电烧器、双极电凝器、氩气刀、高频电刀等。高频电外科设备与传统机械手术刀相比,其切割速度更快,止血效果更好,适应手术范围更广,操作简单、安全方便,能满足切割、止血、降低损伤等外科手术基本需求。在临床上采用高频电外科设备可大幅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失血量及输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节省手术费用。由于高频电外科设备合理的止血原理、优秀的止血效果,因此,目前其已成为外科医生在手术中进行止血的首选装备。在手术中,与高频电外科设备配套使用的手术电极是必不可少的,手术电极通过其上设置的插头插接在高频电外科设备的箱体(即高频电外科设备的外壳)上设置的手术电极用插座上,以备手术中使用。手术电极主要用于医生在手术中的具体切割及凝血操作, 其主要包括刀笔、电刀手术电极、双极电凝镊、氩气刀手术电极、氩气喷笔等。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手术电极主要分为一次性使用的手术电极和重复性使用的手术电极。重复性使用的手术电极的质量越好,其可被使用的次数就越多。但是,由于重复性使用的手术电极采用高温高压灭菌的方式进行消毒,因此,手术电极长期使用后,其有效性会受到影响,易造成安全隐患(例如会导致手术中断),对医护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然而,目前,在手术电极使用的过程中,并没有专门人员记录手术电极的使用次数,另外,为降低手术成本,很多医院尽可能多的使用同一手术电极,直到其损坏为止,远远超过了规定的安全次数。由此可见,使用次数过多的手术电极存在着消毒不当、手术过程中易发故障等诸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着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因此,设计出一种可保证手术电极安全使用的技术方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电外科设备用手术电极识别与计数装置,该装置可对手术电极进行识别,并对其使用次数进行计数,保障手术电极的安全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频电外科设备用手术电极识别与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识别计数主模块和射频卡,该识别计数主模块设置在高频电外科设备的箱体内,该射频卡设置在手术电极连接的插头上,其中该识别计数主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射频读写模块、时钟电路,该射频读写模块、时钟电路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分别与该微处理器上相应的IO端连接,该微处理器的信号通讯传送端与该高频电外科设备中的相应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该射频读写模块的天线插接端与天线连接,当该手术电极的插头插设在该箱体上设置的手术电极用插座上时,该射频卡的感应工作面与该天线的感应工作面相对。本技术的优点是对于安装有射频卡的手术电极而言,本技术可对该手术电极进行识别,并对其使用次数进行计数,当该手术电极超过使用次数时,本技术可通知高频电外科设备禁止使用该手术电极,并通过数字显示和报警来提醒使用者该手术电极已不能再使用,需要更换,以保障手术电极的安全和良好使用。对于未安装射频卡的手术电极而言,本技术可视该手术电极为未经认证或来源不明的手术电极,通知高频电外科设备禁止使用该手术电极,并报警,以避免使用未经认证或来源不明的手术电极带来的安全隐患。本技术可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使用超限的手术电极,并禁止手术电极过度使用,保证手术电极的使用效果,避免因使用不安全的手术电极带来的隐患,降低了因手术电极故障而造成的皮肤灼伤的事故发生率,提高了使用高频电外科设备进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地保护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成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应用于高频电刀中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高频电外科设备用手术电极识别与计数装置包括识别计数主模块Iio和射频卡120 (又称为非接触式IC标签、射频标签),该识别计数主模块110设置在高频电外科设备200的箱体220内,实际中,该识别计数主模块110 —般是位于该箱体220上设置的手术电极用插座210处于该箱体220内的部分的附近,该射频卡120 设置在手术电极310连接的插头320上。如图,该识别计数主模块110包括微处理器111、 射频读写模块117、时钟电路112,该射频读写模块117、时钟电路112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分别与该微处理器111上相应的IO端连接,该微处理器111的信号通讯传送端(即相应IO 端)与该高频电外科设备200中的相应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的控制端连接,该射频读写模块117的天线插接端与天线116连接,当该手术电极310的插头320插设在该箱体220 上设置的手术电极用插座210上时,该射频卡120的感应工作面与该天线116的感应工作面相对,该天线116与射频卡120之间为射频通讯方式的无线连接。在实际设计中,该天线116可选为金属天线,该金属天线为基于PCB板的金属天线,以适应于低功耗、便携式无线通讯要求。该天线116的形状可依据手术电极310的插头 320的结构进行设计,可设计为矩形或环形或其他任意形状。例如,若选用矩形形状的天线, 则矩形所形成的面即为天线的感应工作面。本技术利用了射频卡120与天线116间的无线射频IC技术,为了得到较好的射频接收效果,在实际设计中,射频卡120的感应工作面应与天线116的感应工作面相平行,射频卡120的感应工作面与天线116的感应工作面之4间的距离为大于0厘米且小于等于8厘米,不能超过8厘米,例如设计为4厘米、6厘米。在实际设计中,该射频卡120可设于该插头320内,也可设于该插头320外表面上。该射频卡120可选用IC电子标签,例如可选用Mifare one卡型的电子标签。该射频卡 120采用PVC封装,可植入手术电极310的插头320上的三色插孔之间,射频卡120的PVC 封装尺寸可依据三色插孔大小进行调整,其PVC封装的材质可与插头320的材质相同。在实际使用中,该射频卡120内存储有关于其所在的手术电极的识别信息、使用记录信息、最大允许使用次数信息、剩余使用次数信息等信息。如图1,该识别计数主模块110可设有掉电保持电路113,该掉电保持电路113的供电端与时钟电路112的供电端连接。该掉电保持电路113的电源端与高频电外科设备200 内设置的电源转换模块(图中未示出)连接,或者与低压电源115的供电端连接。在高频电外科设备200开启时,该掉电保持电路113便经由电源转换模块或低压电源115与外部电源连通而进行充电,当高频电外科设备200掉电后,该掉电保持电路113便可为时钟电路 112供电,以保证时钟电路112能正常地继续运行,从而确保时钟电路112对手术电极的使用时间可进行正确计时。如图1,该识别计数主模块110可设有数字显示与报警电路118,该数字显示与报警电路118与微处理器111上相应的IO端连接。如图1,该识别计数主模块110还可设有JTAG接口电路119,该JTAG接口电路119 与微处理器111上相应的IO端连接,该JTAG接口电路119用于对微处理器111进行编程。 该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实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