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启先专利>正文

一种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82162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31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安装于一基座上,包括主齿轮、第一发条齿轮、第二发条齿轮、至少一个第一传动齿轮和至少一个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主齿轮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第一发条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第二发条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技术的发条动力自动旋转装置进行优化,设置两个发条齿轮,每个发条齿轮都通过传动齿轮和辅助齿轮同时向主齿轮传递动力,使动力传递更加平稳,顺畅,因此整个装置的运行更加平稳,顺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推进了发条动力自动旋转装置的技术进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旋转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用于餐馆和饭店等场所的餐桌,一般桌面比较宽大,如果菜直接放在桌面上,坐在桌子一侧的人必然不易够着对面的菜,给就餐带来相当大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是在桌面上安放一可旋转的玻璃圆盘,饭菜放在圆盘上,就餐人员通过不断用手旋转圆盘,将想要的菜转到自己面前。然而这种餐桌必须靠人力手动旋转,旋转时还是比较费劲的,尤其是圆盘上放置的菜较多时,圆盘被压住就更难旋转了。为此有人专利技术了电动餐桌转盘,通过电机驱动转盘不停地旋转,这样人们就可以不需要用手旋转转盘,要某种菜时只要等该盘菜转到面前就可以了。然而这种采用电力驱动方式的电动餐桌成本非常高,动辄成千上万元,安装也不方便,因此不容易推广应用;另外用电驱动转盘旋转要耗费电能, 使用成本也比较高,也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趋势。为此本申请人专利技术了多种旋转装置,并申请了名称为“机器旋转装置”、“机器自动旋转装置”、“一种优化的发条动力自动旋转装置”的中国专利,通过旋紧发条即可实现转盘转动,既不需要人工手动旋转,也不需要采用电力驱动,利用发条的特殊性能,既满足了自动旋转的要求,又不用耗费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使发条动力自动旋转装置运行更加平稳、顺畅,使带动桌面旋转的动力更加充足。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安装于一基座上,包括主齿轮、第一发条齿轮、第二发条齿轮、至少一个第一传动齿轮和至少一个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主齿轮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第一发条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第二发条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的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其中所述主齿轮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桌面,所述主齿轮带动所述桌面旋转。所述的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其中所述主齿轮的中心嵌入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安装主齿轮杆。所述的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调速齿轮,第一调速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的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调速齿轮,第二调速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的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其中还包括辅助齿轮组,所述辅助齿轮组包括第一辅助齿轮、第二辅助齿轮和第三辅助齿轮,第三辅助齿轮分别与第一辅助齿轮和第二辅助齿轮啮合,第一辅助齿轮与第一发条齿轮啮合,第二辅助齿轮与第二发条齿轮啮合。所述的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其中第一传动齿轮包括依次啮合的头端第一传动齿轮、中间第一传动齿轮和尾端第一传动齿轮,头端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发条齿轮啮合,尾端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啮合。所述的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其中第二传动齿轮包括依次啮合的头端第二传动齿轮、中间第二传动齿轮和尾端第二传动齿轮,头端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发条齿轮啮合,尾端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啮合。所述的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其中第一调速齿轮设为依次啮合的五个齿轮。所述的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其中第二调速齿轮设为依次啮合的五个齿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对现有技术的发条动力自动旋转装置进行优化,设置两个发条齿轮,每个发条齿轮都通过传动齿轮和辅助齿轮同时向主齿轮传递动力, 使动力传递更加平稳,顺畅,因此整个装置的运行更加平稳,顺畅,本技术推进了发条动力自动旋转装置的技术进步。附图说明本技术包括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安装于一基座上,包括主齿轮11、第一发条齿轮12、第二发条齿轮13、至少一个第一传动齿轮17和至少一个第二传动齿轮18,主齿轮11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17和第二传动齿轮18啮合,第一发条齿轮12与第一传动齿轮17啮合,第二发条齿轮13与第二传动齿轮18啮合。主齿轮11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桌面,主齿轮11带动桌面旋转。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是主齿轮11的中心嵌入轴承,轴承的内侧安装主齿轮杆。本技术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调速齿轮19,第一调速齿轮19与第一传动齿轮17啮合。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调速齿轮20,第二调速齿轮20与第二传动齿轮18啮合。还包括辅助齿轮组,辅助齿轮组包括第一辅助齿轮14、第二辅助齿轮15和第三辅助齿轮16,第三辅助齿轮16分别与第一辅助齿轮14和第二辅助齿轮15啮合,第一辅助齿轮14与第一发条齿轮12啮合,第二辅助齿轮15与第二发条齿轮13啮合。第一传动齿轮17包括依次啮合的头端第一传动齿轮、中间第一传动齿轮和尾端第一传动齿轮,头端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发条齿轮12啮合,尾端第一传动齿轮与主齿轮11啮合。第二传动齿轮18包括依次啮合的头端第二传动齿轮、中间第二传动齿轮和尾端第二传动齿轮,头端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发条齿轮13啮合,尾端第二传动齿轮与主齿轮11啮合。第一调速齿轮19设为依次啮合的五个齿轮。第二调速齿轮20设为依次啮合的五个齿轮。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技术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安装于一基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齿轮、第一发条齿轮、第二发条齿轮、至少一个第一传动齿轮和至少一个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主齿轮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第一发条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第二发条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的外端面上安装有桌面,所述主齿轮带动所述桌面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的中心嵌入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安装主齿轮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调速齿轮,第一调速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调速齿轮,第二调速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发条自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启先
申请(专利权)人:邓启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