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超导式电热烘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8758 阅读:51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5-31 00:09
一种热超导式电热烘缸,解决电加热烘缸热量分布不均的问题。它包括一内部为空心的滚筒,滚筒包括环状筒、前端盖和后端盖,且在前后端盖上安装转轴;其特征是,所述环状筒是由内外两层壳体组成的内部为环状空腔的结构,在环状空腔内放置电加热元件;并在环状空腔内充填无机高效传热介质;还包括气压试验孔和内胆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同时电加热管对环状空腔内的无机高效传热介质加热,传热介质携带热量沿筒体内腔体径向传导,最终均匀布满整个夹壁腔体并释放出热量将腔体加热。使得热量在筒壁上均匀分布,起到均匀加热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烘干片状物料的烘缸,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造纸、无纺布、纺织印染领域中的热超导式电热烘缸
技术介绍
目前,在造纸、无纺布、纺织印染设备技术中,普遍使用蒸汽加热方式的烘缸来对纸浆纸面进行烘干。也有人提出过利用电加热的原理实现烘缸,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发现电加热的烘缸存在加热不均勻的现象,根本无法达到实际生产的需求,此问题长期以来根本无法解决,至此,在造纸烘干
中长期没有出现利用电加热烘干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超导式电热烘缸,以电加热的方式进行烘干作业,同时,解决现有电加热温度分布不均勻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热超导式电热烘缸,包括一内部为空心的滚筒,所述滚筒包括环状筒、前端盖和后端盖,且在前后端盖上安装转轴; 其特征是,所述环状筒是由内外两层壳体组成的内部为环状空腔的结构,在环状空腔内放置电加热元件;并在环状空腔内充填无机高效传热介质;一第一管道自夹壁空腔延伸至滚筒外,第一管道内放置堵头,形成气压试验孔;—第二管道自空心延伸至滚筒外,形成内胆排气孔。所述环状筒内侧设有若干环状加强筋。所述电加热元件均勻布置在环状筒一端。所述前端盖或后端盖上环状空腔部位设置测温元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同时电加热管对环状空腔内的无机高效传热介质加热,传热介质携带热量沿筒体内腔体径向传导,最终均勻布满整个夹壁腔体并释放出热量将腔体加热。使得热量在筒壁上均勻分布,起到均勻加热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全剖视图;图3为左视图;图4为图2中I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环状筒,11环状空腔,12内层壳体,13外层壳体,2前端盖,3后端盖,4转轴,5第一空腔,51电加热元件,6第一管道,61堵头,7第二管道,8内胆支撑圈,9测温元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图4所示,热超导式电热烘缸,包括一内部空心的滚筒,滚筒包括环状筒1、前端盖2和后端盖3,在前后端盖上安装转轴4。环状筒1是由内外两层壳体组成的内部为环状空腔11的结构。具体是,环状筒1的内层壳体12和前后端盖为碳钢制作,环状筒的外层壳体13为不锈钢板制作,这样将内部的空心标记为第一空腔5,将环状筒内的空腔标记为环状空腔11。 整个烘缸的主体为焊接结构。第一管道6自环状空腔11延伸至滚筒外,第一管道6内放置堵头61,堵头与第一管道的配合为螺纹配合,形成气压试验孔;装配完成后,须用空气对环状空腔进行气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 5MPa,才能达到性能要求。第二管道7自空心延伸至滚筒外,形成内胆排气孔;内胆焊接完成后,须做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 5MPa,才能符合使用要求。在环状空腔4内的左端放置电加热元件51,该电加热元件为“U”形电加热管。电加热元件51均勻放置在环状空腔的周向,形成加热区;并在环状空腔内充填无机高效传热介质,无机高效传热介质与电加热元件直接接触。为增强滚筒的整体强度,在环状筒内侧设有若干环状加强筋,形成内胆支撑圈8, 用于支撑内胆。并在前端盖上设置测温元件9,用于测试环状筒的实时温度。本实施例中的滚筒环状筒的筒壁为内外双层结构,中间为环状空腔,里面充填无机高效传热介质。使用时,热源为电加热,电加热管安装在环状空腔中,筒体工作时由电机带动处于旋转状态,电加热管通电后,将传热介质加热后蒸发。携带热量的气体介质由于筒体旋转会沿筒体的径向和轴向扩散,最终均勻布满整个夹壁腔体并释放出热量将腔体加热。冷凝后的液体自动回流到热源被继续加热,至此整个循环过程持续进行,结合热管等温特性,加热段和放热段的温差很小,可认为是等温传热过程,达到稳态以后,筒体的内外壁保持恒温。即实现了电加热,又实现了均勻加热,效果明显。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超导式电热烘缸,包括一内部为空心的滚筒,所述滚筒包括环状筒、前端盖和后端盖,且在前后端盖上安装转轴;其特征是,所述环状筒是由内外两层壳体组成的内部为环状空腔的结构,在环状空腔内放置电加热元件;并在环状空腔内充填无机高效传热介质;一第一管道自夹壁空腔延伸至滚筒外,第一管道内放置堵头,形成气压试验孔; 一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奇渠志鹏魏崎峰曹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量子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天津市宝坻区联通] 2014年12月04日 23:34
    超导(superconductivity)
    0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