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7442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8 17:53
一种解吸装置,包括:一个解吸泵,一个换热器,与解吸换热器连接,用于碳铵液与解吸塔气相出口通道排出的气体换热,并把冷凝液体通过管道输送回解吸塔;一个解吸换热器,一个解吸塔,一个解吸塔气相出口通道,一个解吸塔废液出口通道,一个解吸冷凝器,安装在换热器与解吸塔之间,用于冷凝从换热器出来的气体,冷凝后的气体通过管道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提产后因为解吸系统中解吸冷凝器排出气体温度超标,带入低压吸收系统水量增加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解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用的解吸直O
技术介绍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技术随着提产改造技术的日益成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解吸系统除了解吸塔内部结构的改造之外,最大的改造就是增加气相冷凝器和碳铵液换热器的面积,冷凝器和换热器面积增加后,随之增加的就是蒸汽和脱盐水的用量, 才能确保解吸系统带入尿素生产系统水量的平衡,如果冷凝器面积没有增加或者脱盐水量不足,会导致解吸冷凝器出气温度超标,由解吸系统带入低压吸收系统的水量增加,继而影响低压吸收液的组份发生变化,从而引发中压系统一吸塔吸收混乱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操作事故和系统水平衡被破坏带来的排放污染事故及成本增加带来的效益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吸装置,解决了提产后因为解吸系统中解吸冷凝器排出气体温度超标,带入低压吸收系统水量增加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装置包括一个解吸泵,用于输送碳铵液到解吸塔;一个换热器,与解吸换热器管道连接,用于碳铵液与解吸塔气相出口通道排出的气体换热,并把冷凝液体通过管道输送回解吸塔;—个解吸换热器,与解吸塔管道连接,用于碳铵液与解吸塔废液出口通道排出废液换热,输送碳铵液到解吸塔,并排出换热后的废液;一个解吸塔,用于解吸碳铵液;一个解吸塔气相出口通道,用于把解吸塔中的气体输送到换热器进行换热;一个解吸塔废液出口通道,用于把解吸塔中的废液输送到解吸换热器进行换热;一个解吸冷凝器,安装在换热器与解吸塔之间,用于冷凝从换热器出来的气体,并把冷凝的液体输送回解吸塔,冷凝后的气体通过管道排出。采用上述的结构的解吸装置,解吸塔气相出口通道排出的气体首先经过换热器与解吸泵新输送的碳铵液换热,降低了气体温度,之后再进入解吸冷凝器冷凝,从而保证了解吸冷凝器排出的气体达标,同时解吸塔气相出口通道排出的气体在换热器换热时,还能提高新进碳铵液的温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装置蒸汽的使用量,节约了能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技术装置后,进入解吸塔的碳铵液提高了 35°C至 40°C,蒸汽消耗明显减少,由于解吸塔气相出口通道排出的气体先经过换热器换热,解吸冷凝器出气温度能够在脱盐水紧张的情况下继续保证< 120°C,确保了进入低压系统的带水量保持在40. 17公斤/吨尿素的指标内,保证了尿素的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所示,解吸泵1与换热器2管道连接,换热器2用于新进入装置的碳铵液与解吸塔气相出口通道5排出的气体的换热,并把气体冷凝成的液体通过管道送回解吸塔4,换热器2与解吸换热器3管道连接,碳铵液在解吸换热器3与解吸塔废液出口通道6排出的废液换热,换热后的碳铵液通过管道进入解吸塔4,换热后的废液排出整个装置,解吸塔4设有解吸塔气相出口通道5和解吸塔废液出口通道6,解吸塔气相出口通道5 与换热器2管道连接,解吸塔废液出口通道6与解吸换热器3管道连接,换热器2把换热后的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解吸冷凝器7,解吸冷凝器7把冷凝液通过管道输送到解吸塔4,并排出温度达标的气体,进入低压吸收系统。权利要求1. 一种解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装置包括 一个解吸泵,用于输送碳铵液到解吸塔;一个换热器,与解吸换热器连接,用于碳铵液与解吸塔气相出口通道排出的气体换热, 并把冷凝液体通过管道输送回解吸塔;一个解吸换热器,与解吸塔管道连接,用于碳铵液与解吸塔废液出口通道排出废液换热,输送碳铵液到解吸塔,并排出换热后的废液; 一个解吸塔,用于解吸碳铵液;一个解吸塔气相出口通道,用于把解吸塔中的气体输送到换热器进行换热; 一个解吸塔废液出口通道,用于把解吸塔中的废液输送到解吸换热器进行换热; 一个解吸冷凝器,安装在换热器与解吸塔之间,用于冷凝从换热器出来的气体,并把冷凝的液体输送回解吸塔,冷凝后的气体通过管道排出。专利摘要一种解吸装置,包括一个解吸泵,一个换热器,与解吸换热器连接,用于碳铵液与解吸塔气相出口通道排出的气体换热,并把冷凝液体通过管道输送回解吸塔;一个解吸换热器,一个解吸塔,一个解吸塔气相出口通道,一个解吸塔废液出口通道,一个解吸冷凝器,安装在换热器与解吸塔之间,用于冷凝从换热器出来的气体,冷凝后的气体通过管道排出。本技术解决了提产后因为解吸系统中解吸冷凝器排出气体温度超标,带入低压吸收系统水量增加的问题。文档编号C07C273/04GK202223919SQ20112036049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光喜, 刘毛毛, 王丽生, 石广远, 艾之明, 陈阳平 申请人:山西省霍州市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生艾之明陈阳平刘光喜石广远刘毛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霍州市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