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导模干涉的超分辨直写光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3634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8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导模干涉的超分辨直写光刻机,该光刻机包括:激光光源,近端反射镜,偏振元件组,光刻胶,金属薄膜,玻璃基底,匹配油,棱镜和远端反射镜;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光束激发光刻胶层前向传播的导模,经金属薄膜与玻璃基底的分界面反射的激光,通过右侧的远端反射镜反射后,再次入射到上述分界面,并激发光刻胶层后向传播的导模;两束导模在光刻胶层相互干涉形成周期场,曝光光刻胶,经显影、定影等后续工艺处理,便可在金属薄膜上实现高宽比、长宽比均较大的大面积亚波长光栅的制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激光激发的导波模式,其损耗小、传输距离长,能实现高宽比、长宽比均较大的亚波长光栅的大面积刻写。(*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电子、微纳光子器件制备等微纳加工领域的光刻机
,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导模干涉的超分辨直写光刻机
技术介绍
光刻技术是一种精密的微细加工技术。现有的超分辨光刻机技术主要包括离子束、电子束、X射线光刻,扫描探针显微技术,近场光学显微镜技术,纳米压印,表面等离子体干涉光刻技术等。上述主要的光刻手段在实际应用中都有着局限性。其主要存在的问题为1、操作不便。电子束光刻对真空的要求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离子束光刻也需要在真空下工作。2、成本高。X射线多是同步辐射加速器所产生的,而诸如电子束光刻技术的设备造价昂贵,维护开销巨大。3、产率低。如基于近场光学显微镜的光刻技术需要精密的近场距离控制系统,扫描速度慢,刻写范围小,操作复杂。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电子束、离子束曝光技术。4、稳定性差。传统设备诸如近场光纤探针等容易损坏,要定期更换。电子束也容易对样品造成破坏。纳米压印等利用掩模版的超分辨光刻技术,必须注意掩模板在使用过程中的挤压、受热变形,而且掩模板本身的制作也具有相当大的难度。5、要求苛刻。表面等离子体干涉光刻技术中,由于表面等离子体的穿透深度小,所以要求光刻胶厚度必须很薄,否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贤张斗国陈漪恺傅强王沛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