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7167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定影装置,其在夹持并传送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图像的同时,对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图像进行定影;传送部分,其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所述传送部分夹持并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控制器,当所述记录介质由所述定影装置和所述传送部分保持时,所述控制器基于用于触发所述定影装置的传送速度变化的信息来执行控制,以改变所述定影装置的传送速度和所述传送部分的传送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6-010722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基于多个级别检测传送路径上记录纸张的纸环量。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依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对构成传送部分的一对传送辊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以使通过传送路径的记录纸张的纸环量保持在设定范围内。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6-056612中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供纸传送部分的供纸电动机的驱动设定为与子扫描传送部分的子扫描电动机同步。另外,在供纸部分的供纸传送辊与咬合部分之间的传送路径中,纸张屈曲以形成纸环,其中所述咬合部分设置在保持辊和子扫描传送部分处的传送带之间。因此,呈环状的纸张总是在子扫描传送部分和供纸传送部分之间传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介质由定影装置和传送部分保持的同时,当定影装置的传送速度和传送部分的传送速度改变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防止记录介质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定影装置,其在夹持并传送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图像的同时,对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图像进行定影;传送部分,其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所述传送部分夹持并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控制器,当所述记录介质由所述定影装置和所述传送部分保持时,所述控制器基于用于触发所述定影装置的传送速度变化的信息来执行控制,以改变所述定影装置的传送速度和所述传送部分的传送速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与基于与用于触发定影装置的传送速度变化的信息不同的信息来改变传送部分的传送速度的结构相比,在记录介质由定影装置和传送部分保持的同时,当定影装置的传送速度和传送部分的传送速度改变时,可以防止记录介质变形。附图说明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结构;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从定影装置延伸到切换单元的记录纸张传送路径的结构;图4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辊(DC电动机)的减速控制的示意图;图4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传送辊(步进电动机)的减速控制的示意图;图5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下述状态的示意图:在所述状态下,作为由控制器对每个辊的操作进行控制的第一实例,基于第一纸张传感器的输出而执行控制;图5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下述状态的示意图:在所述状态下,作为由控制器对每个辊的操作进行控制的第二实例,依据定影辊的驱动而执行控制;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从传送路径向反转传送路径传送记录纸张的状态;图7A是示出比较实例中在去卷曲辊和每个第一传送辊之间传送的记录纸张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去卷曲辊和每个第一传送辊之间传送的记录纸张的状态的示意图;以及图8是示出在比较实例中由控制器对每个辊的操作进行控制的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形成装置10沿竖直方向(即,沿箭头V的方向)从下侧到上侧包括纸张保持单元12、主体14、原稿读取单元16和控制器20。纸张保持单元12保持用作示例性记录介质的记录纸张P。主体14设置在纸张保持单元12的上方并且在从纸张保持单元12供给的记录纸张P上执行图像形成。原稿读取单元16设置在主体14的上方并且对读取原稿G进行读取。控制器20设置在主体14中并且用作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部分的操作进行控制的示例性控制器。在下面的说明中,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10A的竖直方向对应于方向V,并且其水平方向对应于方向H。纸张保持单元12包括保持不同尺寸的记录纸张P的第一保持部分22、第二保持部分24和第三保持部分26。第一保持部分22、第二保持部分24和第三保持部分26各自设置有送纸辊32,送纸辊32将所保持的记录纸张P送出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传送路径28。逐张传送记录纸张P的成对的传送辊34和成对的传送辊36沿传送路径28布置在中各个送纸辊32的下游。调节辊38在传送路径28中沿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设置在传送辊36的下游。调节辊38使记录纸张P暂且停止,并且在确定定时将记录纸张P送出到二次转印位置QB(后面说明;参见图2)。传送路径28的上游侧部设置为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正视图中沿着方向V从纸张保持单元12的左下部到主体14的左下部的直线形式。传送路径28的下游侧部设置为从主体14的左下部到设置在主体14的右表面处的排出单元15。双面传送路径136连接至传送路径28并且允许记录纸张P被传送且反转以便在记录纸张P的双面上形成图像。折叠型手动纸张馈送单元46设置在主体14的左表面处。从手动纸张馈送单元46送出的记录纸张P的传送路径连接至传送路径28中的调节辊38的近侧。下面将详细地说明记录纸张P的传送路径之间的切换。原稿读取单元16包括文档传送装置52、台板玻璃54和文档读取装置56。文档传送装置52自动地逐张传送读取原稿G。台板玻璃54布置在文档传送装置52的下侧处。在台板玻璃54上放置一张读取原稿G。文档读取装置56读取由文档传送装置52传送的读取原稿G或放置在台板玻璃54上的读取原稿G。文档传送装置52包括自动传送路径55,在自动传送路径55中布置有成对的传送辊53。自动传送路径55的部分布置为使得读取原稿G通过台板玻璃54的上侧。文档读取装置56在静止在台板玻璃54的左端处的同时读取由文档传送装置52传送的读取原稿G,或者在沿方向H移动的同时读取放置在台板玻璃54上的读取原稿G。主体14包括用作示例性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形成单元50,图像形成单元50在记录纸张P上形成色调剂图像(显影剂图像)。图像形成单元50包括感光体部件62、充电部件64、曝光装置66、显影装置70、中间转印带68和清洁装置73(后面说明)。用作图像承载部件的圆筒形感光体部件62设置在主体14中的装置主体10A的中央部分处。感光体部件62由驱动单元(未示出)沿着箭头+R的方向(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在其外周表面上承载通过光照射形成的静电潜像。对感光体部件62的表面进行充电的电晕式充电部件64设置在感光体部件62的上方并且与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表面相对。曝光装置66沿感光体部件62的旋转方向设置在充电部件64的下游并且与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表面相对。曝光装置66包括半导体激光器、f-θ透镜、多棱镜、成像透镜和反射镜(上述部件均未示出)。基于图像信号,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激光由多棱镜偏转以便进行扫描,并且照射(用于曝光)由充电部件64充电的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表面以形成静电潜像。曝光装置66不限于由多棱镜使激光偏转以进行扫描的类型。曝光装置66可以为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的类型。显影装置70沿感光体部件62的旋转方向设置在由曝光装置66的曝光照射的部件的下游。显影装置70为旋转切换型的显影装置,其通过确定颜色的色调剂对静电潜像(形成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1.09 JP 2010-250732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定影装置,其将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并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传送器,其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下游;检测器,其检测所述定影装置的第一传送速度;以及控制器,其利用检测到的所述第一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冈润一前田祥一小池克典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