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延忠专利>正文

指针式24时制钟表模拟日地月运行并完整表达时历系统的综合方案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69729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就是在24时制钟表上,通过科学、巧妙地组合配置,不仅能模拟日、地视运转,真实显示世界各时区地方时,同时显示各地相对太阳的方位,还能形象演示地球绕日公转,月亮的朔望,能表达阳历日期、星期、星座,又能表达中国干支历的时、日、月、年、12属相,24节气,60甲子,还能使阳历、阴历、星期、星座、属相、甲子、秒、分、时、日、年等记时单位,达到同圆心,共起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钟表的指针,可以按常规顺行,也可全部逆行,其效果不变,在实现立体时空同时,还能在平面上完整显示全天作息时间表,是现代天文、古今历法演示仪,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活的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M时制指针式钟表,包括机械动力、电动力,及电子屏指针显示的时、 历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钟表,作为机械计时器,从诞生到如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了。目前在全世界已经相当普及。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和机械制造技术的提高,使得钟表的计时功能和精度得以极大的提高,动力也不再仅仅是机械弹簧,早已有了电力驱动的,包括蓄电池、燃料电池, 及太阳能电池,等。花色款式应有尽有,特别是手表(或称腕表),更是琳琅满目,不胜枚举。 可是,时至今日,指针式钟表的制式,却仍是老旧的12时制,0点在面盘中上,时针走一圈12 小时。许多手表带有日历圈,或是周历圈,也还有带月相弧形窗口的。既不能反映现代西方天文学的伟大发现(地球是围绕太阳在做公转,在地球上,人们看到太阳一起一落,是两者相对视运行),也不合国际标准通行的M时制,更与中国传统的干支记时不相容。12时制,其实是西方传统时制。特别是欧洲、中东和古埃及,自古就使用12时制。 在机械钟表出现以后,将12时制慢慢推向世界。可是,随着近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人们全球化观念的确立,诞生了 M时制,及各地地方时区的划分。全球范围内,根据经度划分M个时区,划定国际日期变更线。对时制是科学的,全球性的,根本的一点是有日界,反映地球的自转,有白天,有黑夜。相比之下,12时制的缺点就很明显了。12时制原先是从早到晚的,只记白天,不记夜晚。到M时制确立时, 才将一天分成两个12时,分别是从0-12点,再从12-0点。因为12时制钟表的普及使用, 大部分人都习惯了 12时制,使其不至于很快退出市场。世界上也早就出现过M时制的钟表,虽然和国际标准时制相一致,可至今没有广泛被使用。唯一原因,就是其0点依然和12 时制的0点同样在钟表的上部,而且时点数却比12时制多一倍,不如12时制的简单、习惯。 现在仍有少量的在飞机上,海上舰船,特别是潜艇上,还在使用。因为潜艇在水下,一次下潜往往要十天半月才上浮,如果用12时制的钟,无法区分是白天,还是夜晚,很容易使战士产生时间感错位,生物钟混乱,甚至是内分泌失调,情绪失控,就会失去战斗力。(见附图1 潜艇用钟的对比)现行12时制也好,24时制也罢,都只是单纯记时,告诉人们多少时刻,几点几分,过了几个小时,等等。无法表达时间和空间的联系,无法表达世界各地地方时,就连日常的作息时间表也无法制作。由此可见,现行钟表仅仅是表达抽象的时间点,完全脱离了科学的自然时空,也脱离了地球上人和生物的作息习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见作息时间表附2)现代钟表发起于西方,对中国的传统干支历法是完全的不相容。而中国自辛亥革命之后,几乎要用西历取而代之。幸运的是,干支历被保存下来了。现今一直与西历并行不悖。然而,这只是在平面纸本挂历上,或是相关书籍上。在钟表上就是看不到干支历的正确合理应用。最近在网上搜索中国文化元素时,搜到2只带有中国地支的手表。(见附图3)这种对地支的使用,完全不知地支的时空特性,只能说是纯装饰,没有记时的实义。
技术实现思路
①为了使现行指针式钟表,能够科学合理、真实自然地模拟和演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互饶璇的自然状态;②为了能够全面协调、立体形象地表达,目前世界流行的阳历、阴历、阴阳合历,等历法的真实天文背景,本专利技术人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实验,提出此综合方案。本方案使用指针式M时制的钟表。通过在钟表面中央设置一个太极图,相当于太空运行中的地球。在时针尖部设置一个红点,相当于太阳。当时针转动,就和中间的太极图一起,真实模拟和演示地球和太阳相对运转的自然状态。地球和太阳相互转动的相位差,就是我们感觉到的时间的延续。因为人在地球上,看到太阳是在绕地球作视运转。时针和太极图一起,构成地平坐标。有了时针尖部红点、太极图,同时,还要配以合适的记时刻度的起止点,才能起到钟表的记时功能。本方案将0点定在钟表面的中下方,这样才能正确标定钟表记时刻度的时空点位。中国传统干支历,是由天干、地支相互轮流组配成60个单位,来表达四种不同长度的时间单位。即有干支记时、干支记日、干支记月、和干支纪年。由于干支历流传已超过5千年。特别是到近代,受西历的影响,使干支历在民族记忆中几乎被遗忘。 使用比较多的,只有干支纪年了,其次,干支记时,在记忆里还有点印象,不过也只记得地支计时,与其相配的天干基本上不用了。地支共12个,每个相当现在2小时。地支计时曾有两种含义。就是既可表示时段,一个时辰合2个小时,又可表示时点,比如子时,即0点; 卯时,即早晨6点;午时,中午12点;酉时,即是黄昏,18点。本方案将地支作为偶数时点来用,以阿拉伯数字1-23奇数时点相配。以上是地平坐标。就是人们站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中午太阳在天顶,夜半子时,太阳在地球背面。详见后面论文《姚氏太极图的画法和含义》(见四时图4)本方案,使钟表的时针指示的时间,与天空中太阳的运转同步。这就使原本不可分的自然一体的时空,回复其原貌。人们看钟表时针的一圈圈运行,犹如在地球上看日起日落,时针与太阳同步。本方案,不仅能使指针正常顺向运行,还能使指针反向运行,且能与顺向运行有同样的效果,时针一样追随太阳一起一落。不过,此时钟表面中央的太极图要调向,记时干支和奇数阿拉伯数字也要调转反向排列。这就如同人们站在某地方,当你面向南时,所见太阳从东方升起,在你的左边,左为东,右边落下,右为西。此时所见太阳是顺向运行的。假如你转身面北时,所见太阳仍然在东方升起,却在你的右边,从西边落下时,又是在你的左边。这时,你所见的太阳是在反向运行。在地球北半球,居住在高纬度的人,喜欢面南,朝阳的多。 当然出门时,看太阳是顺行的了。不过,北方人居家门多向南,其厅堂的墙也面南,挂在墙上的钟也面南,如果用顺向钟的话,其时针就与实际太阳的真实方向相反了。此时,就要用反向指针的钟了。同理,在南方也会出现相同情形。本专利技术人在今年5月份,创制了两只“太极世界时同步追阳对钟”,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见对钟图5)本方案所述钟表,因为有时针尖部的红点模拟太阳的起落,使钟表面有了空间感, 太阳东升西落,这样使卯-酉连线,成为当地的地平线,子-午连线,就是日夜的中轴线。又因为钟表面是有准确南北方向的,当钟表面向北,时针顺行;钟表面向南时,时针就逆行。这样,真正的地区经度线,就是穿过钟表面中央的点。由此,本专利技术所述钟表面就是立体三维的了 卯-酉为东西地平线,是X轴;子-午是日夜之中轴线,也是日界,为Z轴;穿过钟表面中心的,就是当地时区经度线,为Y轴。加上时针的走动,分分秒秒在改变着日、地相对的方位差,应该可算作第4维了,为T轴。 本方案所述的钟表面上,在地平坐标内,有12地支作为偶数时点名称,可是,12地支又是干支纪年,及12属相的专有名称。干支纪年是60年一轮,而12属相在60甲子组合里,共轮回5次,每次轮回都有五行属性。指针式钟表所有的60个分、秒刻度,正好安排60 甲子。从甲子起,顺序排列是乙丑-丙寅-丁卯壬戌-癸亥止。还有12属相的起点是子,对应生肖是鼠,接着是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 酉-鸡,戌-狗,亥-猪。60甲子还有另外一种组合法,就是12个地支不动,由天干绕配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延忠
申请(专利权)人:姚延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