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插入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63983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22:51
一种灯组件(102),包括光源(112)、接触基底(114)、中心接触件(118)和外接触件(120)。所述接触基底沿着中心轴从下端延伸到上端。上端互连光源并且下端配置为接收在座(104)中以配合接触基底与座。中心接触件布置为紧邻接触基底的下端并电耦接于光源。外接触件包括环主体(210)和长型接触叉。环主体围绕紧邻接触基底的下端的中心接触件。中心接触件和外接触件机械地和电气地耦接于所述座并电连接光源与电力接地参考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在此的主题总体上涉及照明系统,更特别地,涉及灯组件。
技术介绍
许多已知的照明系统包括光源,该光源具有旋拧到座中的爱迪生类型的基底。例如,光源可包括旋拧到座中以电连接光源与座的螺纹末端。座与电流源和接地参考点相连以提供电力给光源以使得光源可产生光。光源到座中的旋拧典型地要求光源相对于座转动数个整圈以保证光源机械地固定到座并电连接到座。光源到座的旋拧类型的互连不是没有问题的。没有完全旋拧光源到座中会导致光源机械地固定到座但是光源没有电耦接到座。结果,光源不能经由座接收电流以产生光。另一方面,完全旋拧光源到座中会要求光源转动多个整圈到座中并会要求相对大量的时间。待解决的问题是需要一种照明系统,其更容易且快速地机械地和电力地连接光源到座以便供应电流到照明系统中的光源。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方案通过一种与具有内螺纹的座配合的灯组件提供。灯组件包括光源、接触基底、中心接触件和外接触件。光源配置为产生光。接触基底沿着中心轴从下端延伸到上端。上端与光源互连,下端配置为接收在座中以配合接触基底与座。中心接触件布置为与接触基底的下端相邻并电耦接于光源。外接触件包括环主体和长型接触叉。环主体围绕紧邻接触基底下端的中心接触件。长型接触叉从环主体延伸到外端。中心接触件和外接触件机械地和电力地耦接于座并电连接光源和电力接地参考点。在另一实施例中,设置了用于具有光源的灯组件的接触底座。接触基底包括长型主体、中心接触件和外接触件。主体沿着中心轴在下端和上端之间延伸。上端与光源相互连接,下端配置为接收在具有内螺纹的座中以配合灯组件与座。当长型主体装载到座中时,中心接触件布置为紧邻下端和座之间的长型主体的下端。中心接触件配置为电耦接于光源。 外接触件包括环主体和长型接触叉。外接触件配置为电连接于光源。环主体围绕紧邻接触基底的下端的中心接触件。接触叉从环主体延伸到外端。中心和外接触件接合所述座以电耦接光源与座,长型接触叉接合座的内螺纹以固定基底到座。附图说明现将通过例子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照明系统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如图1所示的接触基底的下端的分解视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如图1所示的灯组件的散热器和接触基底的横截面视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如图1所示的灯组件的接触基底的局部横截面视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处于配合关系的图1所示的照明系统的局部横截面视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所示的灯组件的分解视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灯组件的局部横截面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照明系统100的透视图。照明系统100包括与座104配合的灯组件102。灯组件102从由座104接收的电力或者电流而产生光。在所示实施例中,灯组件102是发光二极管(LED)照明装置。或者,灯组件102可以是另一类型的照明装置,例如白炽的、卤素的或者金属卤素的照明装置。灯组件102包括与散热器108耦接的光透射透镜106。电路板110在紧邻透镜106和散热器108之间的接口的位置或者稍微在所述接口下面的位置处耦接到散热器108。仅通过例子,电路板110可以是金属镀层的印刷电路板或者FR4电路板。数个光源112安装到电路板110。在所示实施例中,光源112 是LED。光源112经由灯组件102从座104接收电力并转换电力为光。通过光源112产生的光通过透镜106传播以照亮灯组件102外部的区域。同样会由光源112产生的热能或者热量通过散热器108消散到灯组件102周围的大气中。例如,散热器108可以是传输热能到灯组件102外部的导热体或者包括导热材料的主体。散热器108连接到接触基底114。接触基底114是一长型主体,该长型主体沿着中心轴142取向并且沿着中心轴142在上端300(如图3所示)和相对的下端116之间延伸。 接触基底114包括在上端300和下端116之间延伸的内部腔室304(如图3所示)。在所示实施例中,接触基底114的长型主体可包括绝缘材料或者由绝缘材料形成。接触基底114 的上端300与散热器108相连。上端300可以通过旋拧接触基底114到散热器108中、通过利用热桩式接合、或者通过利用一些其它的附连方式而耦接于散热器108。接触基底114 通过散热器108、电路板110和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与光源112相互连接。例如,接触基底 114可以通过散热器108和电路板110机械地耦接光源112并通过一个或多个电气部件,例如一个或多个卡模块、缆线、连接器等电耦接于光源112。中心接触件118和外接触件120相连到接触基底114。例如,中心接触件118和外接触件120可以在接触基底114的下端116处或者紧邻接触基底114的下端116耦接到接触基底114。中心接触件118和外接触件120与光源112电力互连。例如,一个或多个缆线、卡模块、连接器等可在光源112和中心和外接触件118,120之间提供导电通路。座104包括大致圆柱的主体,当灯组件102和座104彼此配合时,该主体接收灯组件102的接触基底114。如图1所示的座104形状类似于爱迪生类型的灯基底。例如, 座104可以尺寸适合并具有类似于E10、ElU E12、E14、E17、E26 (MES)、E27 (ES)、E39或者 E40 (GoliathES)旋入灯基底的尺寸。座104从基底末端130延伸到顶端132并包括在它们之间延伸的内部腔室122。馈送线路接触件134布置在基底末端130上方的内部腔室122 中。馈送线路接触件134与电源136例如直流电源或者交流电源电力耦接。座104包括在内部腔室122中的内螺纹表面124。内螺纹表面124包括围绕内螺纹表面IM螺旋缠绕的螺纹。螺纹可以分成两个或多个螺纹部分126,128,每个螺纹部分1 ,1 通过内螺纹表面IM的螺距504(如图5所示)彼此隔开。例如,螺纹部分126,128 可以是内螺纹表面124的彼此分开所述螺距504的相邻的脊502(如图5所示)。或者,螺纹部分126,128可以是内螺纹表面124的非相邻的脊502。座104与电力接地参考点138电连接。例如,内螺纹表面124可以与接地参考点 138耦接。灯组件102与座104配合以电耦接灯组件102与电源136和接地参考点138。灯组件102的中心接触件118可以布置在馈送线路接触件134和接触基底114之间以在当灯组件102和座104配合时接合座104的馈送线路接触件134。中心接触件118经由馈送线路接触件134电耦接灯组件102的光源112与电源136。灯组件102的外接触件120可接合座104的内螺纹表面124以在当灯组件102和座104配合时电耦接光源112和/或灯组件102与接地参考点138。电源136然后可以供应电力或者电流到光源112,因此光源112 可以产生通过透镜106发出的光。在一个实施例中,灯组件102的基底114是快速插入基底,其通过与灯组件102的较少的运动而与座104配合。基底114可通过将基底114沿着线性配合方向140插入座 104中然后相对于彼此围绕配合方向140扭转或者旋转基底114和/或座104 —个或更少的完整圈或者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E莫斯托勒CG戴利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