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其中,灯条组件包括灯条、导线、以及连接灯条和导线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和导电端子;绝缘外壳设有一收容固定导电端子的固定腔、以及与固定腔连通的一插接口和一过线口;导线穿过过线口与导电端子的一端固定连接;灯条于一端延伸有插接部,该插接部对应导线端子的另一端设有电触点;插接部用于适配插入插接口,以使电触点与导电端子的另一端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简化使用该灯条组件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操作,降低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背光
,特别涉及一种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背光模组中,灯条与灯条之间通过线材进行连接,如此,需要于每一 灯条设置一供线材插接的针座,针座需要先焊接到灯条上,然后再将线材插入针座,生产操 作工艺复杂,物料和人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灯条组件,旨在简化使用该灯条组件的背光模 组的生产操作,降低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灯条组件包括灯条、导线、以及连接所述灯条 和所述导线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和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外壳设有一收容固 定所述导电端子的固定腔、以及与所述固定腔连通的一插接口和一过线口;所述导线穿过 所述过线口与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灯条于一端延伸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 对应所述导线端子的另一端设有电触点;所述插接部用于适配插入所述插接口,以使所述 电触点与所述导电端子的另一端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接口和所述过线口分设于所述绝缘外壳的相对两端。 优选地,所述插接部设有沿所述插接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增固槽,所述连接器于 所述固定腔内设有固定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增固舌板;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接口时,所述 增固舌板对应插入所述增固槽。 优选地,所述增固舌板与所述增固槽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还设有连接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弹性卡勾,所述弹性卡勾用于 弹性卡扣于所述灯条上邻接所述插接部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灯条在邻接所述插接部的位置开设有供所述弹性卡勾适配扣合的卡 □ 〇 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多个所述的灯条组件;所述导线布 设于所述背板,所述连接器固设于所述背板,所述灯条贴合于所述背板。 优选地,多个所述灯条组件的多个连接器组成两个连接器组,所述两个连接器组 呈镜面对称设于所述背板的中间位置,且每一连接器组中任一连接器的插接口背向另一连 接器组设置。 优选地,所述背板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器的凹槽,且所述连接器的插接口显露 出所述凹槽。 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于背板的连接器,且该连接器通过固设的导 电端子的一端与导线固定连接,该连接器设有插接口,将灯条装配到该背光模组中时,只需 要将灯条的插接部对应插入插接口中而与导电端子的另一端连接,即可实现灯条与导线之 间的连接,整个装配操作简单,可降低装配的人工成本;另外,相较于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方 案,本设计可省去针座,节省物料成本。【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背光模组的灯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灯条组件一形式的爆炸图; 图4为图2中灯条组件另一形式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 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 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技术提出一种灯条组件及具有该灯条组件的背光模组。 参照图1至4,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30和多个灯条10 组件。所述灯条10组件包括贴合于所述背板30的灯条10、布设于所述背板30的导线41、 以及连接所述灯条10和所述导线41的连接器20,所述连接器20固设于所述背板30。所 述连接器20包括绝缘外壳21和导电端子22。所述绝缘外壳21设有一收容固定所述导电 端子22的固定腔(未图示)、以及与所述固定腔连通的一插接口 211和一过线口 212。所 述导线41穿过所述过线口 212与所述导电端子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灯条10于一端 延伸有插接部11,所述插接部11对应所述导线41端子的另一端设有电触点112。所述插 接部11用于适配插入所述插接口 211,以使所述电触点112与所述导电端子22的另一端对 应连接。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灯条10为LED灯条10,所述电触点112包括设于所述 插接部11上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所述导电端子22设有两个,其中一导电端子22的一 端连接正极导线41,另一端夹持所述插接部11的一侧而连接所述正极触点;另一导电端子 22的一端连接负极导线41,另一端夹持所述插接部11的另一侧而连接所述负极触点。本 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口 211和所述过线口 212分设于所述绝缘外壳21的相对两端,以便于 所述背板30的布线;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过线口 212还可设于所述绝 缘外壳21的与所述插接口 211所在端相邻接的侧面。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于背板30的连接器20,且该连接器20通过 固设的导电端子22的一端与导线41固定连接,该连接器20设有插接口 211,将灯条10装 配到该背光模组中时,只需要将灯条10的插接部11对应插入插接口 211中而与导电端子 22的另一端连接,即可实现灯条10与导线41之间的连接,整个装配操作简单,可降低装配 的人工成本;另外,相较于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方案,本设计可省去针座,节省物料成本。 参照图3和图4,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11设有沿所述插接部11的延伸方向延伸 的增固槽111,所述连接器20于所述固定腔内设有固定于所述绝缘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条、导线、以及连接所述灯条和所述导线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和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外壳设有一收容固定所述导电端子的固定腔、以及与所述固定腔连通的一插接口和一过线口;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过线口与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灯条于一端延伸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对应所述导线端子的另一端设有电触点;所述插接部用于适配插入所述插接口,以使所述电触点与所述导电端子的另一端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祖东,李坚,唐飞勇,李广超,林福,张广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