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英砂过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47334 阅读:5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英砂过滤池,包括池体(1),池体(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在池体(1)内设有滤料承托装置(4),滤料承托装置(4)上设有滤层(5),进水口(2)位于滤料承托装置(4)的下侧,出水口(3)位于滤层(5)的上侧;所述的滤料承托装置(4)上设有布水滤帽(6),布水滤帽(6)的两端位于滤料承托装置(4)的两侧且布水滤帽(6)上端的滤帽位于滤层(5)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布水滤帽和使处理水自下往上运行,达到了均匀、持续过滤的目的,设备结构可根据处理量和处理速度设计;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过滤效果好、占地空间小且制造成本低的优点,适宜各类污水处理企业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石英砂过滤池
技术介绍
重金属废水是指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重金属的废水。重金属(如含镉、镍、汞、锌等)废水是对一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其水质水量与生产工艺有关。废水中的重金属是各种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例如,经化学沉淀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从溶解的离子状态转变成难溶性化合物而沉淀下来,从水中转移到污泥中。废水经过沉淀后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此时需要用过滤池对其进行进一步过滤, 现有的石英砂过滤池存在着设备体积大、占地多的弊端,并且存在过滤不均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过滤均勻且效果好的石英砂过滤池。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石英砂过滤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池体内设有滤料承托装置,滤料承托装置上设有滤层,进水口位于滤料承托装置的下侧,出水口位于滤层的上侧;所述的滤料承托装置上设有布水滤帽,布水滤帽的两端位于滤料承托装置的两侧且布水滤帽上端的滤帽位于滤层内。所述的布水滤帽均勻分布在滤料承托装置上。所述的出水口处设有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水平设置在滤层的上侧并与滤层之间设有空腔。所述集水槽的底面上沿不低于出水口的底面下沿。所述的滤层采用石英砂制成。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在滤料承托装置上均勻设置布水滤帽的方式,并使处理水自下往上运行,达到了持续、均勻过滤的目的,而且过滤池的整体结构及内部各部分的比例可根据处理量及处理速度设计,大大减少了设备的占地空间和制造成本。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过滤效果好的优点,适宜各类污水处理企业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一池体;2—进水口 ;3—出水口 ;4一滤料承托装置;5—滤层;6—布水滤帽;7—集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石英砂过滤池,包括池体1,在池体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 2和出水口 3,出水口 3位于进水口 2的上侧;在池体1内设有固定设置的滤料承托装置4, 滤料承托装置4可通过挡圈、卡块等方式固定在壳体1内,滤料承托装置4上设有石英砂制成的滤层5,其中进水口 2位于滤料承托装置4的下侧,出水口 3位于滤层5的上侧,并优选将进水口 2和出水口 3设置在池体1的相对侧壁上。滤料承托装置4上设有用以将待处理水从下向上运行的布水滤帽6,布水滤帽6均勻分布在滤料承托装置4上,布水滤帽6的两端位于滤料承托装置4的两侧且布水滤帽6上端的滤帽位于滤层5内,即布水滤帽6贯穿滤料承托装置4的竖截面。另外在出水口 3处设有集水槽7,该集水槽7水平设置在滤层5 的上侧并与滤层5之间设有用以容纳处理水的空腔,且集水槽7的底面上沿不低于出水口 3的底面下沿,以方便集水槽7内的过滤水能及时从出水口 3排出。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待处理水从该过滤池的下部设置的进水口 2导入池体1 内,在布水滤帽6的作用下均勻进入滤层5,经过石英砂制成的滤层5均勻过滤后,过滤水在进水口 2持续导入待处理水的作用下积留在滤层5与集水槽7之间的空腔内,空腔内的过滤水积留到一定程度后,过滤水从集水槽7的侧壁溢入集水槽7内,然后从集水槽7 —侧的出水口 3留出。本技术通过在滤料承托装置上均勻设置布水滤帽的方式,并使处理水自下往上运行的方式,达到了持续、均勻过滤的目的,而且过滤池的整体结构及内部各部分的比例可根据处理量及处理速度设计,大大减少了设备的占地空间和制造成本;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过滤效果好的特点,适宜各类污水处理企业使用。本技术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石英砂过滤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在池体(1)内设有滤料承托装置(4),滤料承托装置(4)上设有滤层 (5),进水口(2)位于滤料承托装置(4)的下侧,出水口(3)位于滤层(5)的上侧;所述的滤料承托装置(4)上设有布水滤帽(6),布水滤帽(6)的两端位于滤料承托装置(4)的两侧且布水滤帽(6)上端的滤帽位于滤层(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砂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滤帽(6)均勻分布在滤料承托装置(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砂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3)处设有集水槽 (7),所述的集水槽(7)水平设置在滤层(5)的上侧并与滤层(5)之间设有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英砂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7)的底面上沿不低于出水口(3)的底面下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砂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层(5)采用石英砂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石英砂过滤池,包括池体(1),池体(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在池体(1)内设有滤料承托装置(4),滤料承托装置(4)上设有滤层(5),进水口(2)位于滤料承托装置(4)的下侧,出水口(3)位于滤层(5)的上侧;所述的滤料承托装置(4)上设有布水滤帽(6),布水滤帽(6)的两端位于滤料承托装置(4)的两侧且布水滤帽(6)上端的滤帽位于滤层(5)内。本技术通过设置布水滤帽和使处理水自下往上运行,达到了均匀、持续过滤的目的,设备结构可根据处理量和处理速度设计;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过滤效果好、占地空间小且制造成本低的优点,适宜各类污水处理企业使用。文档编号B01D24/26GK202219103SQ20112033851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叶多梅, 李爱军, 李碧强 申请人: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军叶多梅李碧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