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灯头组件及照明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43848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7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灯头组件,其包括:一外灯头单元、一内灯头单元及一弹性按压单元。外灯头单元具有至少两个导电接脚。内灯头单元可旋转地设置于外灯头单元内。弹性按压单元可活动地设置于外灯头单元内,以选择性地定位内灯头单元相对于外灯头单元的位置或定位外灯头单元相对于内灯头单元的位置。弹性按压单元具有一可选择性地裸露在外灯头单元的外部的按压元件。由此,通过弹性按压单元的控制,使得与内灯头单元产生连动的中空透光灯管可带动发光组件一起产生旋转,以使得发光组件所产生的投光方向可被轻易地调整,进而达到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头组件及照明灯管,尤指一种可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灯头组件及照明灯管
技术介绍
公知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照明及灯饰逐渐受到民众的重视,若能在室内、夕卜装潢中搭配适当的灯饰,灯饰不但具有实用功能,更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目前大部分民众仍使用日光灯管作为灯饰的光源。然而,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ED)技术日趋成长且应用范围增加,并于我们生活周遭的日常生活用品频繁出现,发光二极管利用低压高电流的方式发光,而且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长,并具有低耗电量,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能小,发光二极管具有上述环保优点,所以现今多数相关业者开始研发LED灯管。虽然发光二极管为高亮度发光体,但发光二极管的体积相当小,所以相对其照射面积有限,如果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每个发光二极管仍各自发光,但其光线无法集中。这是LED灯管必须克服的问题。上述问题目前已经解决, 主要设置散光件,使各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经散光件将该光线分散。现今虽然已经解决上述问题,但现今LED灯管仍有实用上的问题,因LED灯管的照射方向具有一定方向性,而不像日光灯管的光线照射范围可为三百六十度,且LED灯管两端的二接脚不一定配合LED灯管的照射方向,如此导致LED灯管装设于灯座上时,LED灯管的照射方向可能会不正确,如此即会降低LED灯管的使用效能。于是,本领域中需要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可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灯头组件及照明灯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灯头组件,以解决“公知LED灯管安装于灯座上后照射方向可能会不正确”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照明灯管,以解决“公知LED灯管安装于灯座上后照射方向可能会不正确”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可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灯头组件,其包括一外灯头单元、一弹性按压单元及一内灯头单元。 其中,该外灯头单元具有一外灯头本体、一设置于该外灯头本体的内表面上的第一卡固结构、一设置于该外灯头本体的内表面上的第一滑动结构、至少两个穿过该外灯头本体的一侧且与该外灯头本体结合的导电接脚以及至少一贯穿该外灯头本体的按键开口,其中该外灯头本体具有一容置槽。该弹性按压单元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外灯头本体的容置槽内,其中该弹性按压单元具有一与该第一卡固结构相互配合的第二卡固结构、一从该第二卡固结构向下延伸而出的弹性元件、一从该弹性元件向下延伸而出且穿过上述至少一按键开口的按压元件以及一从该按压元件的侧边向外延伸而出的第一定位元件。该内灯头单元可旋转地设置于该外灯头本体的容置槽内,其中该内灯头单元具有一中空的内灯头本体、一设置于该内灯头本体的外表面上且与该第一滑动结构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结构以及多个设置于该内灯头本体的内表面上的第二定位元件,且该第一定位元件可选择地与其中一第二定位元件相互卡固配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可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灯头组件,其包括一外灯头单元、一内灯头单元及一弹性按压单元。 其中,该外灯头单元具有至少两个导电接脚。该内灯头单元可旋转地设置于该外灯头单元内。该弹性按压单元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外灯头单元内,以选择性地定位该内灯头单元相对于该外灯头单元的位置或定位该外灯头单元相对于该内灯头单元的位置,其中该弹性按压单元具有一可选择性地裸露在该外灯头单元的外部的按压元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可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照明灯管,其包括一灯头组件、一辅助灯头组件、一灯管组件及一发光组件,且该灯头组件包括一外灯头单元、一弹性按压单元及一内灯头单元。其中,该外灯头单元具有一外灯头本体、一设置于该外灯头本体的内表面上的第一卡固结构、一设置于该外灯头本体的内表面上的第一滑动结构、至少两个穿过该外灯头本体的一侧且与该外灯头本体结合的导电接脚以及至少一贯穿该外灯头本体的按键开口,其中该外灯头本体具有一容置槽。该弹性按压单元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外灯头本体的容置槽内,其中该弹性按压单元具有一与该第一卡固结构相互配合的第二卡固结构、一从该第二卡固结构向下延伸而出的弹性元件、一从该弹性元件向下延伸而出且穿过上述至少一按键开口的按压元件、及一从该按压元件的侧边向外延伸而出的第一定位元件。该内灯头单元可旋转地设置于该外灯头本体的容置槽内,其中该内灯头单元具有一中空的内灯头本体、一设置于该内灯头本体的外表面上且与该第一滑动结构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结构以及多个设置于该内灯头本体的内表面上的第二定位元件,且该第一定位元件可选择地与其中一第二定位元件相互卡固配合。该辅助灯头组件包括一辅助外灯头单元及一可旋转地设置于该辅助外灯头单元内的辅助内灯头单元,其中该辅助外灯头单元具有至少两个辅助导电接脚。该灯管组件具有一连接于该内灯头单元的内灯头本体与该辅助内灯头单元之间的中空透光灯管。该发光组件电连接于该灯头组件与该辅助灯头组件之间且设置在该中空透光灯管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可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照明灯管,其包括一灯头组件、一辅助灯头组件、一灯管组件及一发光组件,且该灯头组件包括一外灯头单元、一内灯头单元及一弹性按压单元。其中,该外灯头单元具有至少两个导电接脚。该内灯头单元可旋转地设置于该外灯头单元内。该弹性按压单元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外灯头单元内,以选择性地定位该内灯头单元相对于该外灯头单元的位置或定位该外灯头单元相对于该内灯头单元的位置,其中该弹性按压单元具有一可选择性地裸露在该外灯头单元的外部的按压元件。该辅助灯头组件包括一辅助外灯头单元及一可旋转地设置于该辅助外灯头单元内的辅助内灯头单元,其中该辅助外灯头单元具有至少两个辅助导电接脚。该灯管组件具有一连接于该内灯头单元的内灯头本体与该辅助内灯头单元之间的中空透光灯管。该发光组件电连接于该灯头组件与该辅助灯头组件之间且设置在该中空透光灯管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外灯头本体内的弹性按压单元的控制(例如选择性按压该第一定位组件的方式),以选择性地定位该内灯头单元相对于该外灯头单元的位置或定位该外灯头单元相对于该内灯头单元的位置,进而使得与该内灯头本体产生连动的中空透光灯管可带动该发光组件一起产生旋转,以使得该发光组件所产生的投光方向可被轻易地调整,进而达到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其中图IA为本专利技术的可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照明灯管的第一实施例的其中一种观看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IB为本专利技术的可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照明灯管的第一实施例的其中一种观看视角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可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照明灯管的第一实施例的另外一种观看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的可通过旋转方式来调整光投射方向的照明灯管的第一实施例的另外一种观看视角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秉龙张启增罗际慷范振豪
申请(专利权)人:宏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