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3945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3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一第一导光柱体、至少一第一点光源、一第二导光柱体及至少一第二点光源。第一点光源邻近设置于第一导光柱体的至少一端。第一导光柱体及第二导光柱体相互平行排列且以一体成型的方式相互连接。第二点光源邻近设置于第二导光柱体的至少一端。其中,第一导光柱体及第二导光柱体共同构成一连结柱体。此连结柱体的二相对表面分别在二导光柱体的连结处形成一条纵向沟,且此二条纵向沟的沟底间隔一预定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柱型导光体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平面显示面板具有「轻、薄、短、小」的优点,使得平面显示面板已经取代映像管显示器,而成为市场上主流。并且多数的电子装置也均搭载平面显示面板。其中,若以发光源来分类,平面显示面板可分为主动发光式面板及被动发光式面板。被动发光式面板接收一光源所射出的光线后,形成各种画面。为了减少平面显示面板的厚度,发展出一种体积较小的光源,例如是发光二极管。光源射出的光线可通过导光体的导弓丨,而朝向特定方向射出。然而,为了提高画面的亮度均勻度,导光体必须能够将光源射出的光线导引成较均勻的光线。因此,业界均致力于研发导光体的结构设计,以使平面显示面板能够具有较高的亮度均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照明装置,其利用两个导光柱体相互平行排列且以一体成型的方式相互连接的设计,使得照明装置能减少体积及重量,并提供较高的亮度均勻性。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导光柱体、一第一点光源、一第二导光柱体及至少一第二点光源。第一点光源邻近设置于第一导光柱体的至少一端。第一导光柱体及第二导光柱体相互平行排列且以一体成型的方式相互连接。 第二点光源邻近设置于第二导光柱体的至少一端。其中,第一导光柱体及第二导光柱体共同构成一连结柱体。此连结柱体的二相对表面分别在二导光柱体的连结处形成一条纵向沟,且此二条纵向沟的沟底间隔一预定距离。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2A为图1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2B为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3为图2A的照明装置沿截面线3-3’的剖视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5为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6为第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照明装置200 照明装置300:照明装置1001 照明装置1002:照明装置110:第一导光柱体210 第一导光柱体310 第一导光柱体111、1112 第一反射层IlOa:第一直径IlOc:第一圆心20 第二导光柱体220 第二导光柱体320 第二导光柱体121、1212 第二反射层120a:第二直径120c 第二圆心130 第一点光源140 第二点光源210a 第一长轴210b 第一短轴220a 第二长轴220b 第二短轴330 雾化层Bi、B2:沟底CllO 第一虚拟圆形截面C120 第二虚拟圆形截面C210 第一虚拟椭圆截面C220 第二虚拟椭圆截面Dl 预定距离DlO 距离Ell 第一圆弧状周缘E12 第一虚拟圆弧状周缘E21 第二圆弧状周缘E22 第二虚拟圆弧状周缘E31 第一椭圆弧状周缘E32 第一虚拟椭圆弧状周缘E41 第二椭圆弧状周缘E42 第二椭圆弧状周缘G1、G2:纵向沟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提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专利技术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附图省略不必要的元件,以清楚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其绘示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的立体图。照明装置100包括第一导光柱体110、第一点光源130、第二导光柱体120及第二点光源140。第一导光柱体110 与第二导光柱体120相互平行排列(例如皆朝向X轴方向平行排列),且以一体成型的方式相互连接。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共同构成一连结柱体,此连结柱体的两个相对表面分别在两个导光柱体110及120的连结处形成一条纵向沟G1、G2。此两条纵向沟G1、G2的沟底B1、B2间隔一预定距离Dl,即此两条纵向沟Gl、G2不共用同一沟底。换言之,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的两条纵向沟Gl、G2在不共用同一沟底的情况下,第一导光柱体110与第二导光柱体120有部分体积相互交集,相较于使用两根分开的导光柱体,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具有减少体积及重量等功效。第一点光源130及第二点光源140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ED)。第一点光源130及第二点光源140分别邻近设置于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的至少一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柱体110包括一第一反射层111,第二导光柱体120包括一第二反射层121。第一点光源130及第二点光源140的光线射入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后,将被导引至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的中央处。光线再经由第一反射层111及第二反射层121的反射,朝照明装置100的外部射出。其中,第一及第二反射层111、121可以是漫反射或是扩散式反射,以破坏光线的全反射路径。如此一来, 第一点光源130及第二点光源140射出的光线原本较为集中,经由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的导引后,可以较为均勻的方式射出。请参照图2A,其绘示图1的照明装置100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00 包括两个第一点光源130及两个第二点光源140。第一及第二点光源130、140分别设置于第一及第二导光柱体110、120的两端。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B,其绘示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1的俯视图。照明装置1001可以只包括一颗第一点光源130及一颗第二点光源140。在其他实施例中,照明装置也可包括两颗以上的第一及第二点光源130、140,两颗以上的第一及第二点光源130、 140可以集中设置在第一及第二导光柱体110、120的一端,或者分别设置于第一及第二导光柱体110、120的两端。请参照图2A及图3,图3绘示图2A的照明装置100沿截面线3_3’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皆为圆弧柱体。第一导光柱体110的截面上具有一第一圆弧状周缘E11,沿第一圆弧状周缘Ell延伸形成一第一虚拟圆弧状周缘E12。第一圆弧状周缘Ell与第一虚拟圆弧状周缘E12界定出一第一虚拟圆形截面C110。第一虚拟圆形截面CllO具有一第一直径110a。第二导光柱体120的截面上具有一第二圆弧状周缘E21,沿第二圆弧状周缘E21延伸形成一第二虚拟圆状周缘E22。第二圆弧状周缘E21与第二虚拟圆弧状周缘E22界定出一第二虚拟圆形截面C120。第二虚拟圆形截面C120具有一第二直径120a。第一直径IlOa的长度实质上等于第二直径120a的长度。也就是说,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在形体上相似,使得光线在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内的折射情况类似。如此一来,光线射出第一导光柱体110 及第二导光柱体120时,可以较为均勻。如图3所示,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第一导光柱体Iio及第二导光柱体120之间并没有任何间隙,图示上所绘的虚线仅代表延伸的第一虚拟圆弧状周缘E12及第二虚拟圆弧状周缘E22。第一虚拟圆形截面CllO具有一第一圆心110c,第二虚拟圆形截面C120具有一第二圆心120c。第一圆心IlOc与第二圆心120c 的距离DlO实质上等于0. 7 0. 9倍的第一直径IlOa(或第二直径120a)的长度。较佳地,第一圆心IlOc与第二圆心120c的距离DlO实质上等于0. 8倍的第一直径IlO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庭黄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