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2751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08:29
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盘座体上安装整流罩,整流罩内部设有浮球舱和仪器舱,仪器舱内设有万向吊舱和用于搭载仪器的挂件架,整流罩上设有吊孔和出水孔,盘座体上安装声学释放器固定装置和透水投放回收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解决了海床基投放和工作期间的姿态平衡以及淤泥质情况下的回收保障问题,可作为水下海洋环境监测高保障平台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洋环境监测领域。
技术介绍
海床基是投放在海底的观测系统,主要搭载各种仪器探测海底附近的海洋环境参数,也可以采用声学仪器测量海洋环境的剖面参数。海床基可长期在水下工作,如何保证海床基能够平衡投放并且ADCP工作期间姿态可调和如何提高海床基投放在淤泥质环境下的回收率是海床基安全有效工作的关键。目前国内海床基平台大多在研究阶段,回收成功率极低并且缺少实际业务应用检验。国内海床基从外观上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半圆椎型封闭式设计,这种设计方式采用单点投放,在海流流速较强或海况较差的情况下海床基易发生倾斜,从而影响ADCP的数据质量,甚至有可能影响浮体上浮致使整套系统无法正常回收。并且这种方式缺少ADCP姿态调整设计,海床基投放在海底不平的时候,严重影响ADCP 数据质量;另一种是半棱锥形敞开式设计,这种方式海床基四周设计了多个透水孔,这种海床基投放在海底拖网作业区,满足不了防拖网和抗撞击的要求,容易被移位或撞坏。并且海床基底部的开孔设计,势必容易进入泥沙,从而影响释放器的正常脱钩。另外海床基投放在淤泥质海底时,海床基容易被泥吸附,造成回收困难,目前的海床基缺少减少吸附力增大回收保障的相应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海床基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盘座体上安装整流罩,整流罩内部设有浮球舱和仪器舱,仪器舱内设有万向吊舱和用于搭载仪器用的挂件架,整流罩上设有吊孔和出水孔,盘座体上安装声学释放器固定装置、透水投放回收柱,透水投放回收柱上端位于吊孔处。所述整流罩上设有扣手孔。所述盘座体上还设有牺牲阳极和双起吊装置。所述仪器舱上设有万向环。本技术的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采用多点平衡投放方式,可确保海床基在投放过程中流速较大的情况下不会出现侧翻或倾斜,同时多孔设计可保证投放过程有多角度的牵引绳选择;透水柱可减少吸附力,利于海床基在淤泥质海底的回收;盘座体和仪器舱材料都采用316L不锈钢,并配有DL#牺牲阳极可确保海床基水下常年使用;盘座体采用双起吊装置可确保仪器舱在极端情况下安全回收;仪器舱采用四基定位,可确保仪器舱在投放过程中不会出现移位。,解决了海床基投放和工作期间的姿态平衡以及淤泥质情况下的回收保障问题,可作为水下海洋环境监测高保障平台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海床基包括整流罩 2、仪器舱5和盘座体1,盘座体1上安装整流罩2,整流罩2配有五个吊孔3、两个出水孔, 出水孔上配有橡胶板、四个扣手孔4,扣手孔4上配有胶皮盖板;仪器舱5上设有上面板,整流罩2内部设有浮球舱7和仪器舱5,浮球舱用于安装浮球13,仪器舱5上设有万向环,仪器舱5内设有万向吊舱6和用于搭载仪器用的挂件架12,盘座体1上安装声学释放器固定装置、透水投放回收柱14、牺牲阳极8和双起吊装置9,透水投放回收柱14上端位于吊孔3 处。盘座体1为整板制造无接焊的316L不锈钢板。该海床基采用多点平衡投放方式,可确保海床基在投放过程中流速较大的情况下不会出现侧翻或倾斜,同时多孔设计可保证投放过程有多角度的牵引绳选择;仪器舱5配有万向环可使搭载的ADCP探头垂直向上;透水投放回收柱3可减少吸附力,利于海床基在淤泥质海底的回收;盘座体1和仪器舱5材料都采用316L不锈钢,并配有DL#牺牲阳极8 可确保海床基水下常年使用;仪器舱5可搭载温盐等多要素传感器;盘座体采用双起吊装置9可确保仪器舱5在极端情况下安全回收;仪器舱5采用四基定位,可确保仪器舱5在投放过程中不会出现移位。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主要解决了海床基投放、工作期间的姿态平衡和淤泥质情况下的回收保障问题,通过多次实验改进,回收成功率可达95%,可作为水下海洋环境监测高保障平台使用。本技术的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的组装程序如下(1)将ADCP固定在仪器舱5中的万向吊舱6上;(2)将温盐传感器或其它仪器固定在仪器舱5中的挂件架12上;(3)将浮球13连接DYNEEMA浮球绳,浮球13绳另一端连接仪器舱,将浮球13装在浮球舱7中;(4)将两个声学释放器10固定在盘坐体1上的声学释放器固定装置上;(5)将DYNEEMA回收绳一端连接仪器舱5,一端连接盘坐体1上的双起吊装置9 ;(6)将整流罩2固定在盘坐体1上。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的投放程序如下(1)将三根DYNEEMA绳穿过三个透水投放回收柱14,双头连接在一个声学释放器 10上;(2)将声学释放器10固定在投放绳一端上,投放绳缠绕在卷扬机上;(3)用一根牵引绳穿过两个透水投放回收柱14,一端固定,另一端半固定;(4)用船上的起吊装置9将海床基吊离甲板,缓慢投放至海底;(5)海床基到海底后,由甲板单元发送释放指令,声学释放器10脱钩,投放绳与海床基脱离,通过投放绳回收声学释放器10。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的回收程序如下(1)回收船只到达投放点后,由甲板单元发送释放指令,海床基内的声学释放器10脱钩,浮球13浮出水面;(2)回收船靠近浮球13,解开浮球13上的DYNEEMA浮球绳,通过DYNEEMA浮球绳缓慢回收仪器舱5 ;(3 )回收仪器舱5后,通过DYNEEMA回收绳回收盘坐体1。权利要求1.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其特征在于盘座体(1)上安装整流罩(2),整流罩(2)内部设有浮球舱(7 )和仪器舱(5 ),仪器舱(5 )内设有万向吊舱(6 )和用于搭载仪器用的挂件架 (12),整流罩(2)上设有吊孔(3)和出水孔,盘座体(1)上安装声学释放器固定装置、透水投放回收柱(14),透水投放回收柱(14)上端位于吊孔(3)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2)上设有扣手孔(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座体(1)上还设有牺牲阳极(8)和双起吊装置(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舱(5)上设有万向环。专利摘要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盘座体上安装整流罩,整流罩内部设有浮球舱和仪器舱,仪器舱内设有万向吊舱和用于搭载仪器的挂件架,整流罩上设有吊孔和出水孔,盘座体上安装声学释放器固定装置和透水投放回收柱。本技术的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解决了海床基投放和工作期间的姿态平衡以及淤泥质情况下的回收保障问题,可作为水下海洋环境监测高保障平台使用。文档编号G01C13/00GK202213700SQ20112031526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安平, 杨斌, 胡展铭, 陈伟斌 申请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陈伟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斌胡展铭安平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陈伟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