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27139 阅读:4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0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药复配领域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氟啶虫胺腈和氯氰菊酯,两种有效成分的质量比例为1~100∶100~1,较优质量比例为1~24∶24~1,最优质量比为1~20∶10~1,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所占的总质量百分比为1%~100%,优选为5%-5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用已知的方法可制备成乳油、水乳剂、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制剂。以氟啶虫胺腈与氯氟氰菊酯为有效成分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杀虫组合物对果树、蔬菜、棉花、烟草、玉米等作物的棉铃虫、棉红铃虫、棉蚜、玉米螟、柑橘潜叶蛾、介壳虫若虫、叶螨、卷叶蛾类幼虫、食心虫、蚜虫,小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烟青虫、菜螟、菜青虫等害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蚊、蝇等卫生害虫也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复配
,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介绍
氯氟氰菊酯,又叫三氟氯氟氰菊酯,属拟除虫菊酯类仿生物农药具有杀虫广谱、高效、速度快、持效期长的特点。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击倒力强,对鳞翅目幼虫很有效。残效期很短,残留危险性极小,叶面喷雾一般残效期2-3天;但该药施入土中,其持效期很长,可达1-2个月。对为害花生、小麦、水稻、棉花、玉米、果树、蔬菜、桑、茶等作物的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幼虫也有良好作用效果,对虫卵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也适于防治仓库和卫生害虫。氟啶虫胺腈,为一种新型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虫剂,对蚜虫、叶螨、飞虱、鳞翅目幼虫、 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该药剂可施于土壤,也可叶面喷雾。施于土壤能有效防治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叶面喷洒时,对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烟青虫、稻蓟马等均有良好防效。飞虱、蚜虫、木虱、粉蚧等同翅目害虫,以及蓟马等缨翅目害虫都具有繁殖周期短、 繁殖量大、世代重叠明显等特点,易于产生抗药性。从对稻飞虱和小麦芽虫以及蔬菜小菜蛾、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上看,比较理想的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尧伦任玉英梅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凯源祥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