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栢辉专利>正文

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246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提供气水分离之气水分离室的气体除水器,至少一个具有提供冷热分离之冷热分离室的冷热分离器,该冷热分离器另提供管路连结进行冷热气体混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须冷媒为媒介,即可对压缩气体进行气水分离及冷热分离,不仅合乎环保,且降低地球环境及生物的伤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须安装多个过滤器,即可对压缩气体进行滤除,降低耗材更换的成本负担,相对的维修成本也随着降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冻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顺应产业对压縮气体的需求(例如加工机在动作时需要高压气 体),但未经处理的压縮气体,不仅湿度高且温度也高,为了解决前述问题,进而发展出一种冷冻式干燥系统90,该冷冻室干燥系统90(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 示)包括储气桶91、管路过滤器92、冷冻式干燥机93、油雾过滤器94、精 密过滤器95及除臭过滤器96;但上述常用结构进一步分析,仍存在下列问题1、 该冷冻式干燥系统90必须通过冷冻式干燥机93进行干燥,目前的 冷冻式干燥机93系运用冷媒进行动作,才能将压缩气体的水气及油气凝结 排除,但此冷媒正是破坏臭氧层的杀手之一,臭氧层被破坏将造成大量的 紫外线肆无忌惮的照射到地球表面,对于居住于地球表面的生物皆直接受 害,不论是生理或心理都将遭受双重伤害;2、 该压缩气体必须安装多个过滤器对压縮气体进行过滤,但该过滤器 皆属耗材,为了前述耗材所耗费的安装成本及维修成本,仅会加重使用者 的负担;故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正是目前极需改良研发之问题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它运 用无冷媒干燥冷冻方法,通过气水分离器对压縮气体进行气水分离,以及 冷热分离器对压縮气体进行冷热分离,并混合冷气体与热气体进行供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的技术解决方 案为包括至少一个气体除水器及至少一个冷热分离器,其中该气体除水 器具有导入口及导出口,且于内设有容置空间,该导入口系供压縮气体导 入,该容置空间中设置有气水分离室,该气水分离室隔设至少二个导流空 间,让导流空间相互连通,该导入口与导出口分别与该气水分离室连接进 行气水分离;该冷热分离器于内设有冷热分离室,且具有入口、冷出风口 及热出风口,前述三者分别与该冷热分离室相连通,该入口与该气体除水 器的导出口连接进行冷热分离;该冷热分离器的热出风口及冷出风口作管 路连结进行气体混合。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1、 该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无须冷媒为媒介,即可对压縮气体进行气水 分离及冷热分离,不仅合乎环保,且降低地球环境及生物的伤害。2、 该无冷媒干燥装置无须安装多个过滤器,即可对压縮气体进行滤除, 降低耗材更换的成本负担,相对的维修成本也随着降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l是常用的系统示意图2是本技术安装一个气体除水器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安装二个气体除水器的组合示意图4是本技术安装二个气体水器、 一个散热风扇及一个储气桶的 组合示意图5是本技术安装二个气体水器及一个散热风扇的组合示意图。 图中,10气体除水器,11筒,111组合部,12盖,121组合部,122 导入口, 123导出口, 13容置空间,14气水分离室,141分隔件,142导流 空间,143气孔,20冷热分离器,201冷热分离室,21入口, 22冷出风口, 23热出风口, 30控制阀,40储气桶,50风扇,A空压机。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包括多个气体除水器10及冷热分离器20;气体除水器IO(请参阅图2所示)具有筒11及盖12,筒11与盖12 — 侧皆具有组合部lll、 121,前述组合部lll、 121相对设有螺纹段,筒ll 的组合部111螺纹段相对于盖12的组合部121螺纹段螺锁结合,盖12上 另具有导入口 122及导出口 123,筒11与盖12结合后形成容置空间13; 上述筒11与盖12系可一体成型,筒11与盖12即可不用设计组合部111、 121,同样在内部成型为容置空间13;容置空间13中设置气水分离室14,气水分离室14具有至少一个片状 的分隔件141,气水分离室14通过分隔件141形成至少二个导流空间142, 分隔件141设有气孔143,让导流空间142相互连通,分隔件141的气孔143设置位置必须错开,藉此让压縮气体于导流空间142迂回前进产生碰撞, 藉此增加水气及油气的附着量,盖12的导入口 122与导出口 123分别与气 水分离室14 二端连接,让压縮气体(本技术采用空压机A提供压縮气 体)由盖12的导入口 122导入,接着通过气水分离室14的各分隔件141的 气孔143,最后由盖12的导出口 123导出。冷热分离器20于内设有冷热分离室201,且具有入口 21、冷出风口 22 及热出风口 23,前述三者分别与冷热分离室201相连通,冷出风口 22与热 出风口 23分别设置于冷热分离室201 二端,入口 21设置于冷热分离室201 一侧,入口 21与气体除水器10的导出口 123连接;当该气体经由冷热分离器20的入口 21导入冷热分离室201,该气体顺 沿入口21朝着冷热分离室201喷出,在冷热分离室201中高速旋转,通过 旋转产生离心力,且通过离心力的作用,靠近冷热分离室201外壁的气体 其压力与密度将上升,远离冷热分离室201内壁的气体其压力与密度将下 降,让高压力与高密度的气体朝低压力与低密度的气体流动,由于冷热分 离室201内的压力变化,让热气体通过热出风口 23导出,让冷气体通过冷 出风口 22导出,且冷热分离器20的热出风口 23及冷出风口 22最后再做 管路连接进行混合。为了调整冷热分离器20(请参阅图2所示)的热出风口 23及冷出风口 22的气体流量,可以根据需求对热出风口 23与冷出风口 22安装的管路作 不同管径的变化进行限流,譬如冷热分离器20的热出风口 23 口径约大于、 约小于或等于冷出风口 22 口径;另可视需求在热出风口 23与冷出风口 22 安装控制阀30作阀门开口的变化进行限流。为了处理大流量的压縮气体,冷出风口 22(请参阅图3所示)送出的冷 气体将容易含有水,此时冷出风口22就必须另安装有气体除水器10';热 出风口 23送出的热气体将容易含有油,此时热出风口 23就必须另安装有 油气分离器(图式中并未予以绘出)。为了处理高温度的压縮气体,气体除水器IO(请参阅图4所示)在导入 口 122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有储气桶40,将压縮气体导入储气桶40,让压縮气体由小空间导入大空间,造成压縮气体流速变慢达到降温的效果,且储 气桶40亦提供压縮气体稳定压降;另可在储气桶40(请参阅图4所示)与气 体除水器10的管路上安装风扇50,让风扇50相对管路吹风进行散热,经 由上述得知使用者可以视压縮气体的流量及温度,选择性使用储气桶40及 风扇50(请参阅图5所示);更有些空压机A在内部,已经针对压縮气体提 供降温的设计,前述的储气桶40或风扇50也就不需要安装。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 有提供气水分离之气水分离室的气体除水器,至少一个具有提供冷热分离 之冷热分离室的冷热分离器,该冷热分离器另提供管路连接进行冷热气体 混合。权利要求1、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气体除水器,系具有导入口及导出口,且于内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导入口系供压缩气体导入,所述容置空间中设置有气水分离室,所述气水分离室具有至少一个分隔件,所述气水分离室通过所述分隔件形成至少二个导流空间,所述分隔件设有气孔,让导流空间相互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冷媒干燥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气体除水器,系具有导入口及导出口,且于内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导入口系供压缩气体导入,所述容置空间中设置有气水分离室,所述气水分离室具有至少一个分隔件,所述气水分离室通过所述分隔件形成至少二个导流空间,所述分隔件设有气孔,让导流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导入口与导出口分别与所述气水分离室连接进行气水分离;以及 至少一个冷热分离器,于内设有冷热分离室,且具有入口、冷出风口及热出风口,前述三者分别与冷热分离室相连通,所述入口与所述气体除水器的导出口连接进行冷热分离;所述冷热分离器的热出风口及冷出风口作管路连结进行气体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民陈栢辉
申请(专利权)人:陈栢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