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熔接管形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2190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9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熔接管形件的装置,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圆形外壳,两个外壳组成一个能开合的环状套管,两个外壳内都设置有感应线圈,两边的感应线圈是通过同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两边的感应线圈都是被绕制成多片,并均匀的分布在外壳内壁,感应线圈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隔热橡胶,隔热橡胶上设置有能容纳感应线圈的嵌线槽,嵌线槽呈与感应线圈相同的形状,感应线圈固定在嵌线槽上,隔热橡胶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多个片状磁铁,磁铁沿外壳均匀分布;漆包线两端连接交变电流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圆形外壳组成一个能开合的环状套管,直接打开套管就可套在需要加热的管子连接部位上,加热好之后取下加热装置也非常的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道连接领域,涉及一种管形件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通过将塑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实现塑料管熔接的方法在授权公告号为 CN201764147,公告日为2011.03. 16的中国技术专利中提到;原先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热熔后插接,另一种是插接后电熔,这两种方式都是通过电熔丝对管子进行加热,都存在较大缺陷,均难以对全规格的钢塑复合管进行熔接,且熔接后出现渗漏时无法补救,并且管子缩径严重。所以该中国技术专利采用了电磁加热的方式来实现钢塑复合管与管件的熔接,通过电磁加热器对管子的连接部位进行加热使之熔接,能够使熔接的效果较好。但是此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电磁加热器套接在管子的连接部位不是很方便,特别是对于长度较长的管子。2、电磁加热器很难做到加热均勻,使得熔接后连接部位出现脱落,渗漏现象,管子性能受到影响。3、电磁加热器要产生较高温度熔化塑料,需要较高频率的交变电流,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熔接管形件的装置,能够较为方便的对管子的连接部位进行套接,同时加热均勻,加热效果好,并且成本较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熔接管形件的装置,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圆形外壳,两个外壳组成一个能开合的环状套管,两个外壳内都设置有感应线圈,两边的感应线圈是通过同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两边的感应线圈都是被绕制成多片,并均勻的分布在外壳内壁,感应线圈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隔热橡胶,隔热橡胶上设置有能容纳感应线圈的嵌线槽,嵌线槽呈与感应线圈相同的形状,感应线圈固定在嵌线槽上,隔热橡胶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多个片状磁铁,磁铁沿外壳均勻分布;漆包线两端连接交变电流发生器。所述的外壳上开有散热孔。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手柄。所述的感应线圈有2片或4片或6片或8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1、通过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圆形外壳组成一个能开合的环状套管,直接打开套管就可套在需要加热的管子连接部位上,加热好之后取下加热装置也非常的方便。2、感应线圈设置为多片,均勻的分布在外壳的内壁上,能够加热较为均勻,加热效果较好,熔接后的管子连接牢固,密封性好。3、多片感应线圈通过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使得多片感应线圈作为一个整体,这样感应线圈接入交变电流的时候只需要接入一台交变电流发生器,既方便了使用又节约了成本。4、感应线圈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隔热橡胶,防止感应线圈产生热量损坏外壳。5、隔热橡胶上设置嵌线槽,首先使感应线圈的固定较为牢固,其次感应线圈全部嵌在嵌线槽内, 可以避免因为漆包线外面的绝缘漆脱落而短路。6、在外壳上均勻分布片状磁铁,可以有效的增强感应线圈的磁性强度,从而使钢塑复合管的钢管层产生更强的涡流,能够更快的达到需要的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半剖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感应线圈的绕制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第一种使用状态参考图。图7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第二种使用状态参考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半剖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半剖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半剖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一种电磁熔接管形件的装置,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圆形外壳41、42,两个外壳组成一个能开合的环状套管4,两个外壳41、42内都设置有感应线圈7, 两边的感应线圈是通过同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两边的感应线圈都是被绕制成多片,并均勻的分布在外壳内壁,本实施例中外壳一边的感应线圈绕制成2片,图5为感应线圈的绕制方式,外壳一边绕制成2片感应线圈之后,漆包线从外壳内穿出并从另外一边外壳穿入,并同样按照图5的方式绕制2片线圈,感应线圈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隔热橡胶11,隔热橡胶上设置有能容纳感应线圈的嵌线槽,嵌线槽呈与感应线圈相同的形状,感应线圈固定在嵌线槽上,隔热橡胶11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多个片状磁铁8,片状磁铁8与隔热橡胶11可通过胶水固定,片状磁铁8沿外壳均勻分布;漆包线两端通过电线12、13连接交变电流发生器。外壳上开有散热孔9,用于散热;并且外壳上可以设置有手柄10,通过手柄来打开或合上两个外壳,进行复合管熔接的时候方便操作。进行钢塑复合管熔接的过程可如图6所示,管接头2与钢塑复合管1连接,钢塑复合管1包括外塑料层101、钢管层102、内塑料层103,管接头2包括外壁22、内壁23、承接口 24,钢塑复合管1插入管接头2的承接口 24,然后将电磁加热装置40套在管接头2的外面,启动交变电流发生器产生交变电流,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钢管层102时产生无数小涡流,钢管层产生高温,使钢管层102两侧的外塑料层101和内塑料层103熔融,冷却后外塑料层101与外壁22,内塑料层103与内壁23就实现了熔接。其也可用于全塑料的管子连接,如图7所示,管接头122与塑料管21连接,管接头122内有呈台阶状的承接口 221,里面设置有弹簧123,塑料管21插入承接口 221内,塑料管21的外壁与管接头122内壁相接触,然后将电磁加热装置40套在管接头122的外面, 启动交变电流发生器产生交变电流,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磁力线通过弹簧123 时产生无数小涡流,弹簧123产生高温,使弹簧123两侧的塑料管21和管接头122熔融,冷却后就塑料管21和管接头122实现了熔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将一边外壳的感应线圈绕制成4片,如图8、 9所示。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前面实施例相比,其区别在于将一边外壳的感应线圈绕制成6片,如图IOUl所示。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前面实施例相比,其区别在于将一边外壳的感应线圈绕制成8片,如图12、13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熔接管形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圆形外壳(41、 42),两个外壳组成一个能开合的环状套管(4),两个外壳(41、42)内都设置有感应线圈 (7),两边的感应线圈是通过同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两边的感应线圈都是被绕制成多片, 并均勻的分布在外壳内,感应线圈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隔热橡胶(11),隔热橡胶(11)上设置有能容纳感应线圈的嵌线槽,嵌线槽呈与感应线圈相同的形状,感应线圈固定在嵌线槽上, 隔热橡胶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多个片状磁铁(8),磁铁沿外壳均勻分布;漆包线两端连接交变电流发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熔接管形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上开有散热孔(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熔接管形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手柄(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熔接管形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线圈有2片或4片或6片或8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熔接管形件的装置,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半圆形外壳,两个外壳组成一个能开合的环状套管,两个外壳内都设置有感应线圈,两边的感应线圈是通过同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两边的感应线圈都是被绕制成多片,并均匀的分布在外壳内壁,感应线圈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隔热橡胶,隔热橡胶上设置有能容纳感应线圈的嵌线槽,嵌线槽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焕松王鹊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红佳吉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