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素丁醚脲乳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9695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4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农药,尤其是一种苦楝素丁醚脲乳油。它由以下组分重量配比而成:苦楝素0.05-5%、丁醚脲0.05-20%,表面活性剂10-20%,助溶剂10-20%,稳定剂5-20%,增效剂0.5-10%,增渗剂1-10%,其余为有机溶剂;所述苦楝素为苦楝的种子、叶片及树皮提取物或苦楝素异构体;所述丁醚脲为原药或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合了丁醚脲速效性和苦楝素持久性的优点,杀虫效果显著、时效长;原料来源广泛,综合成本较低;能有效降低农作物叶片的化学农药残留,同时降低对天敌和蜜蜂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农药,尤其是一种苦楝素丁醚脲乳油。二.
技术介绍
当前,农业上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在保障生产的同时也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禁止化学农药的使用,并积极的鼓励研制和推广应用型生物农药,可是很多生物农药由于其见效周期较长,对害虫的致死效应滞后而得不到农业生产的认可,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药的使用仍然难以完全被禁止。如果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复配,结合两者的优点,既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害虫危害。专利号为02134918. 5的“印楝素与丁醚脲混配农药制剂”公开了一种生物农药,能达到结合两者优点的效果,但是,印楝素(Azadirachtin)是一类从印楝中分离出来活性最强的化合物,不稳定,是一类高度氧化的柠檬素,带有许多相似的官能团,它属于四环三萜类,印楝素可以分为印楝素-A,-B, -C,-D, -E, -F,-G, -I共8种,印楝素-A就是通常所指的印楝素。 由于印楝素从印楝树中提取,该树种属热带树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冻难成活,所以,该农药制剂原料缺乏,引进成本高。目前,用于防治小绿叶蝉的药剂主要有吡虫啉、噻嗪酮、啶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瑞荣曾兆华王玉林廖柏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龙岩市林业种苗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