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文隆专利>正文

容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786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4 0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容器结构,该容器结构包含一第一容器、一第二容器以及一第二容器盖。该第二容器设置于该第一容器,该第二容器可原地旋转,该第二容器包含一第一螺纹;该第二容器盖包含一第二螺纹,该第二螺纹螺合于该第一螺纹;其中,当该第二容器原地旋转时,该第二容器盖直线移动并脱离该第二容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藉由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分别储存第一原料与第二原料,可以避免第一原料或第二原料滋生细菌与腐败变质;在使用前,使用者可旋转第二容器,使得第一容器内的第一原料与第二容器内的第二原料进行混合。藉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容器结构可应用于瓶装饮料,避免瓶装饮料因为灭菌不完全或储存环境不良所引起的腐败变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原料可分别储存,使用前再进行混合的容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习知的瓶装饮料工艺中,在原料萃取、调合过程很难作到无菌操作,因此,在最后装瓶时,需对饮料进行高温灭菌或加入防腐剂的工艺,藉以避免饮料因为细菌滋生而产生腐败变质的现象,然而,高温灭菌的工艺可能会破坏饮料的营养与风味,加入防腐剂的工艺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健康。部分瓶装饮料的工艺是采用固体粉状的原料与水调合而成。其中,固体粉状的原料在未加水时,并不容易滋生细菌,其保存期限相当长,加水混合后,逐渐产生化学变化,而容易滋生细菌与腐败变质。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瓶装饮料技术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容器结构,使构成饮料的原料可分别储存,饮用之前再进行混合,藉以避免滋生细菌与腐败变质,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瓶装饮料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容器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其能够使构成饮料的原料分别储存,而在使用之前再进行混合,非常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容器结构,该容器结构包含一第一容器、一第二容器以及一第二容器盖。该第二容器设置于该第一容器,该第二容器可原地旋转,该第二容器包含一第一螺纹;该第二容器盖包含一第二螺纹,该第二螺纹螺合于该第一螺纹;其中,当该第二容器原地旋转时,该第二容器盖直线移动并脱离该第二容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容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容器盖具有至少一凹槽,该第一容器具有至少一突出结构,该突出结构伸入该凹槽。前述的容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突出结构由该第一容器的一圆筒结构的外壁延伸至该凹槽。前述的容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突出结构由该第一容器的外壁延伸至该凹槽。前述的容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容器具有一旋转部,一使用者可握住该旋转部, 藉以旋转该第二容器。前述的容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容器位于该第一容器的底部。前述的容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容器的一底部大于该第一容器的一底部开口, 且该第二容器的该底部套合于该第一容器的该底部开口。前述的容器结构,还包含至少一止水环,藉以避免泄漏。前述的容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容器位于该第一容器的顶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容器结构,该容器结构包含一第一容器、一第二容器以及一盖膜。该第二容器设置于该第一容器,该第二容器可原地旋转;该盖膜贴合于该第二容器,该盖膜包含一连接部,该连接部连接至该第一容器;其中,当该第二容器原地旋转时,该连接部拉开该盖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容器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结构,其第一容器内的第一原料与第二容器的第二原料可分别储存,藉以避免第一原料或第二原料滋生细菌与腐败变质;在使用前,使用者可旋转第二容器,使得第一容器内的第一原料与第二容器内的第二原料进行混合。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结构可应用于瓶装饮料,避免瓶装饮料因为灭菌不完全或储存环境不良所引起的腐败变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结构同时解决了高温灭菌或添加防腐剂所产生的问题,例如,高温灭菌破坏饮料的营养与风味的问题,添加防腐剂影响消费者健康的问题等。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 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 图IA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容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IB是第二容器与第二容器盖的组合示意图。 图IC与图ID分别是第二容器与第二容器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2A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容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B是第二容器与第二容器盖的另一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容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容器结构的示意图。10 第一原料20 第二原料200容器结构210第一容器211突出结构212底部开口215圆筒结构218止水环219瓶盖220第二容器221第一螺纹225底部228旋转部230第二容器231第二螺纹232凹槽4238止水环240固定盖300容器结构310第一容器311突出结构312底部开口315外壁318止水环319瓶盖320第二容器321第一螺纹325底部328旋转部330第二容器331第二螺纹338止水环340固定盖400容器结构410第一容器411突出结构412顶部开口418止水环420第二容器421第一螺纹425底部428旋转部430第二容器盖431第二螺纹438止水环440固定盖500容器结构510第一容器512顶部开口518止水环520第二容器521开口525底部528旋转部530盖膜531密封部532连接部540固定盖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容器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 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将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以下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广泛地在其他实施例施行,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定,其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再者,为提供更清楚的描述及更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图式内各部分并没有依照其相对尺寸绘图,某些尺寸与其他相关尺度相比已经被夸张;不相关的细节部分也未完全绘示出,以求图式的简洁。图IA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容器结构的示意图。请参阅图IA所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容器结构200包含一第一容器210、一第二容器220、一第二容器盖230以及一固定盖M0。第二容器220设置于第一容器210,第二容器220可相对于第一容器210在原地旋转;固定盖240设置于第二容器220的外侧,藉以固定第二容器220;其中,当使用者旋转第二容器220时,第二容器220原地旋转,第二容器盖230直线移动并脱离第二容器210,使得第二容器220的第二原料20与第一容器210的第一原料10混合。根据本实施例,第一容器210是一饮料瓶,瓶盖219螺合于第一容器210的顶部,第二容器220设置于第一容器210的底部,当使用者旋转第二容器220时,第二容器220原地旋转,第二容器盖230向上直线移动并脱离第二容器210,使得第二容器220的第二原料 20与第一容器210的第一原料10混合,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容器210可以是其他容器,第二容器220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容器210的其他位置。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原料10与第二原料20均为形成饮料的液体原料,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原料10或第二原料20也可以是固体原料,第一原料10与第二原料20混合后也可以形成其他作用的物质。图IB是第二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隆
申请(专利权)人:郑文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