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耕机动力传动箱的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761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4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微耕机动力传动箱的传动结构,在中空的传动箱体上,设置有传动主轴、传动副轴和输出轴;在传动主轴上紧固设置有主一档齿、主二档齿和倒档链轮,在传动副轴上,设置有副轴一档齿、副轴二档齿、副轴倒档链轮、传动齿轮和换挡拨叉,副轴一档齿与主一档齿、副轴二档齿与主二档齿相啮合,副轴倒档链轮通过链条与倒档链轮连接,传动齿轮紧固连接在传动副轴上;传动齿轮与双联齿轴上的第一双联齿啮合,第二双联齿与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啮合,通过输出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有效缩短动力传递路线,提高了动力传递可靠性,能保证其较长时间工作时都能安全运行;其结构简单、换挡灵活且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等动力装置的变速、换挡的传动箱体的结构,尤其是农业用微耕机动力传动箱的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中国农村和城市园林绿化中,农业用动力装置,如微耕机类的手扶式机械装置, 在翻地、耕作、修剪、除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微耕机在使用过程中,其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润滑条件较差,而且在农忙时间每次使用的时间都较长,对微耕机的动力装置及其传动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结构简单、动力传递可靠、换挡灵活方便、能适应较长时间的工作需要等;而现有技术微耕机类的动力传动箱体及其传动结构,普遍存在结构复杂、 动力传递路线较长使动力传递可靠性降低、换挡操作不方便而且灵活性差等不足,在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润滑条件较差条件下的不能长时间正常运转,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农业用机械装置的动力传动箱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微耕机动力传动箱的传动结构;其结构简单、动力传递可靠、换挡灵活方便、能适应较长时间的工作需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微耕机动力传动箱的传动结构,包括中空的传动箱体,在传动箱体上,设置有传动主轴、传动副轴、输出轴、换挡拨叉轴、换挡拨叉和倒挡拨叉,带有换挡爪盘的换挡拨叉和倒挡拨叉能在换挡拨叉轴上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在传动主轴上紧固设置有主一档齿、主二档齿和倒档链轮,在传动副轴上,设置有副轴一档齿、副轴二档齿、副轴倒档链轮、传动齿轮、换挡拨叉和倒挡拨叉,副轴一档齿与主一档齿相啮合、副轴二档齿与主二档齿相啮合、副轴倒档链轮通过链条与倒档链轮连接,副轴一档齿、副轴二档齿、副轴倒档链轮、换挡拨叉和倒挡拨叉空套在传动副轴上,传动齿轮紧固连接在传动副轴上,随传动副轴同步转动;传动齿轮与双联齿轴上的第一双联齿啮合,双联齿轴上的第二双联齿与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啮合,通过输出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进一步的特征是齿轴后面设置过渡齿轴,过渡齿轴上的过渡齿轮与双联齿轴上的第二双联齿和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同时啮合,第二双联齿通过过渡齿轮带动输出齿轮转动,相应带动输出轴转动。所述传动箱体是分体式,由配合设置的箱体左盖和箱体右盖连接而成;在箱体左盖和箱体右盖上配合设置若干组连接孔,通过在连接孔内插入定位销的方式连接和定位。本技术的动力传动箱的传动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有效缩短动力传递路线,提高了动力传递可靠性,能保证其较长时间工作时都能安全运行。2、其结构简单、换挡灵活且方便。3、能在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润滑条件较差条件下长时间正常运转,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动力传动结构示意图(剖视);图2是本技术传动箱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换挡拨叉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动力传动结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换挡拨叉和倒挡拨叉布置图;图6是本技术换挡拨叉板槽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6中,本技术微耕机动力传动箱的传动结构,包括中空的传动箱体23,传动箱体23是分体式,由配合设置的箱体左盖19和箱体右盖20连接而成,中间的空腔作为设置档位齿轮、相关齿轮、拨叉等部件的空间;图中所示是在箱体左盖19和箱体右盖20上配合设置若干组连接孔,通过在连接孔内插入定位销22的方式连接和定位。 在传动箱体23上,设置有传动主轴1、传动副轴2、输出轴8、换挡拨叉轴40、换挡拨叉41和倒挡拨叉43,换挡拨叉轴40上的换挡拨叉41和倒挡拨叉43能在换挡拨叉轴40上轴向移动,能在换挡拨叉板槽42内滑动,换挡拨叉41和倒挡拨叉43上的换挡爪盘13能在传动副轴2上滑动;传动主轴1作为动力输入轴,通过皮带、链条或齿轮副等将发动机的动力输入传动箱中;在传动主轴1上紧固设置有主一档齿18、主二档齿17和倒档链轮15,传动主轴 1转动时带动主一档齿18、主二档齿17和倒档链轮15同时转动;在传动副轴2上,设置有副轴一档齿3、副轴二档齿10、副轴倒档链轮12、传动齿轮11、换挡拨叉41和倒挡拨叉43, 副轴一档齿3与主一档齿18相啮合、副轴二档齿10与主二档齿17相啮合、副轴倒档链轮 12通过链条16与倒档链轮15连接,副轴一档齿3、副轴二档齿10、副轴倒档链轮12空套在传动副轴2上,在传动主轴1上对应的齿轮带动下转动;传动齿轮11紧固连接在传动副轴 2上,随传动副轴2同步转动。在换挡手柄拨动换挡拨叉板42时,换挡拨叉轴40上的换挡拨叉41、倒挡拨叉43 能轴向移动,其一端分别在换挡拨叉板42上的滑动槽内移动,其另一端带动换挡爪盘13在传动副轴2上轴向移动,在不同的档位时,其换挡爪盘13分别插入副轴一档齿3、副轴二档齿10、副轴倒档链轮12内,使副轴一档齿3、副轴二档齿10、副轴倒档链轮12与传动副轴 2相连接,分别带动传动副轴2转动。副轴一档齿3、副轴二档齿10分别通过主一档齿18、 主二档齿17相啮合,而副轴倒档链轮12通过链条16与倒档链轮15连接,可以得知,副轴倒档链轮12的转动方向与副轴一档齿3、副轴二档齿10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其带动传动副轴2的转动方向也是相反的,确保了副轴一档齿3、副轴二档齿10转动是处于前进方向、 副轴倒档链轮12转动就处于反方向(倒档方向),传动副轴2实现了前进和倒档两种转动方向。传动副轴2的转动扭矩通过传动齿轮11传递到下面的动力部件。传动齿轮11与双联齿轴5上的第一双联齿6 (双联大齿轮)啮合,双联齿轴5上的第二双联齿7 (双联小齿轮)与输出轴8上的输出齿轮9啮合,通过输出齿轮9带动输出轴8转动,能将传动主轴1的转动扭矩通过输出轴8输出,带动连接在传动箱后面的动力部件转动,顺利实现动力的传递.为了达到更高要求的减速比、或者满足空间位置的需要,在双联齿轴5后面设置过渡齿轴51,过渡齿轴51上的过渡齿轮52与双联齿轴5上的第二双联齿7和输出轴8上的输出齿轮9同时啮合,第二双联齿7通过过渡齿轮52带动输出齿轮9转动,相应带动输出轴8转动,实现动力传递。本技术的传动主轴1、传动副轴2、输出轴8以及换挡拨叉轴40通过轴承、衬套、密封圈等支撑在传动箱体23上,双联齿轴5或过渡齿轴51的两端也支撑在传动箱体 23上,满足转动和密封的要求。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发动机曲轴转动的动力通过齿轮组、或链轮和链条、或皮带轮和皮带等传递到传动主轴1,传动主轴1上的主一档齿18、主二档齿17和倒档链轮15 同步转动;操作者通过换档手柄拨动换挡拨叉板42,换挡拨叉轴40上的换挡拨叉41和倒挡拨叉43能在换挡拨叉轴40上轴向移动,其一端分别在换挡拨叉板上的滑动槽内移动,其另一端的换挡爪盘13在传动副轴2上轴向移动;换挡拨叉41和倒挡拨叉43的换挡爪盘13 分别插入副轴一档齿3、副轴二档齿10、副轴倒档链轮12内,使副轴一档齿3、副轴二档齿 10、副轴倒档链轮12通过换挡爪盘13与传动副轴2连接;副轴一档齿3、副轴二档齿10 分别在相啮合的主一档齿18、主二档齿17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副轴2转动;传动副轴2通过传动齿轮11、双联齿轴5上的第一双联齿6、双联齿轴5上的第二双联齿7(或过渡齿轴51上的过渡齿轮5 、输出轴8上的输出齿轮9,带动输出轴8转动,从而实现前进档的作用和档位的变换。倒挡拨叉43的换挡爪盘13插入副轴倒档链轮12内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威马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