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竹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696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4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竹板材,包括竹板,竹板的至少一个侧面上附着有塑料层,竹板沿其厚度方向具有若干间隙,间隙内填充有与塑料层一体连接的塑料填充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塑料层与竹板表面无论是受到外力或老化影响都将不会出现剥离现象,即使产品出现折损也将不会出现直接断裂,从而有效降低意外伤害的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强度较高、生产成本低、产品无污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木材的二次加工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塑竹板材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塑料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比如,塑料在家具板材中的应用,以往,塑料与木材相结合形成的复合材料比较多见。但由于木材生长缓慢,其可再生性较差,大规模的砍伐木材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另一方面,竹材的生长周期短,物理性能优越,是木材的良好替代品,目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塑竹复合的板材。从现有技术来看,塑竹复合板材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将塑料和竹材粉碎后添加添加剂后通过热压使其成型。如申请号为200810020362. 1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竹塑复合材料,该竹塑复合材料是指用塑料、废旧回收塑料、竹粉、改性剂、化学助剂和润滑剂等原料按不同的比例,经混合后挤出造粒,得到系列竹塑粒料,此系列竹塑粒料可用于挤出制造竹塑板材、竹塑型材和竹塑管材等不同产品。这种塑竹板材的生产成本偏高,而且它破坏了竹材的天然性能,使其物理性能受到影响。另一种是塑包竹技术,它是利用复合的方法,把竹原料经过削片处理后再胶合起来,再通过机械挤压成型。如申请号为200310110875.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竹塑复合型材及其生产工艺,竹塑复合型材由竹子型材(1)与塑料( 通过粘接剂C3)复合粘接而成。毛竹用常规工艺预处理;进行组型或拼接,预热后放入注塑机口模中,挤注热熔性树脂,在竹型材上涂布热熔胶,然后挤注热塑性塑料于模具中,最后复合成型,冷却, 牵引出模,整形制成成品。其具有以下缺点首先,塑包竹技术必须使用大量的粘合剂,其中90%以上粘合剂为脲醛胶,这是空气中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其次,塑包竹型材是以复合竹板为填料,外以塑料包裹,这将完全使塑料与填充材料之间容易剥离,也将导致产品在受到外界高强压力的情况下,容易折断,而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需使用胶黏剂,而且强度高,使用安全的一种塑竹板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塑竹板材, 包括竹板,所述竹板的至少一个侧面上附着有塑料层,所述竹板沿其厚度方向具有若干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与所述塑料层一体连接的塑料填充体。本技术通过将塑料挤入到竹板中的间隙内,使产品结构中的塑料与竹纤维相互作用,间隙内的塑料对塑料层为一体,固化间隙内的塑料固化后对塑料层具有固定作用,使塑料层与竹板表面不会出现剥离, 即使产品出现折损也将不会出现直接断裂,从而有效降低意外伤害的安全系数;另外,本技术的竹材本身的物理性能在本技术中得以有效利用,因而本技术的强度较高;而且,使用渗透性塑竹生产技术,将无需添加化学粘合剂及复合成型等加工程序,使生产成本获得大幅度的降低,产品也真正达到无污染的绿色低碳要求;而且本技术还具有木材的二次加工性可锯、可刨、粘结、用钉子或螺丝固定,并且容易维修。作为优选,上述竹板的两个侧面上均附着有塑料层。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上述间隙贯穿所述竹板两个侧面。采用本方案后,两个侧面的塑料层通过间隙内的塑料连为一体,从而使塑料与竹板的连接更为紧密,稳定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改进,上述间隙沿所述竹板的纤维方向裂开,并且相互邻接的所述间隙形成不规则的网格状。本方案是为了不破坏竹纤维本身的物理性能,从而确保本技术优良的物性。作为优选,所述竹板1的厚度为5毫米至10毫米,所述塑料层2的厚度为2. 5毫米至5毫米。由于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的特点,造林五到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株毛竹作竹材原料,只需三至六年的加固生长就可砍伐利用,因此,本技术中上述竹板1优选由毛竹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塑料与竹纤维相互作用,间隙内的塑料与塑料层融为一体,间隙内的塑料固化后对塑料层具有固定作用,使塑料层与竹板表面无论是受到外力或老化影响都将不会出现剥离现象,即使产品出现折损也将不会出现直接断裂,从而有效降低意外伤害的安全系数;另外,本技术的竹材本身的物理性能在本技术中得以有效利用,因而本技术的强度较高;而且,使用渗透性塑竹生产技术, 将无需添加化学粘合剂及复合成型等加工程序,使生产成本获得大幅度的降低,产品也真正达到无污染的绿色低碳要求;而且本技术还具有木材的二次加工性可锯、可刨、粘结、用钉子或螺丝固定,并且容易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塑竹板材, 包括竹板1,所述竹板1的两个侧面上附着有塑料层2,所述竹板1沿其厚度方向具有若干间隙3,间隙3沿所述竹板1的纤维方向裂开并贯穿所述竹板1两个侧面,并且相互邻接的所述间隙3形成不规则的网格状,所述间隙3内填充有与所述塑料层2 —体连接的塑料填充体4。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竹板1的厚度为5毫米,所述塑料层2的厚度为2. 5毫米。上述竹板1由毛竹制成。当然,除了上述方案,本技术的竹板1的厚度也可为10毫米,所述塑料层2的厚度为5毫米,而竹板1也可由除毛竹外的其他竹材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塑竹板材,包括竹板(1),所述竹板(1)的至少一个侧面上附着有塑料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板(1)沿其厚度方向具有若干间隙(3),所述间隙(3)内填充有与所述塑料层(2 ) —体连接的塑料填充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竹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板(1)的两个侧面上均附着有塑料层(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竹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3)贯穿所述竹板(1) 两个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塑竹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3)沿所述竹板(1)的纤维方向裂开,并且相互邻接的所述间隙(3)形成不规则的网格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竹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板(1)的厚度为5毫米至 10毫米,所述塑料层(2)的厚度为2. 5毫米至5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竹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板(1)由毛竹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竹板材,包括竹板,竹板的至少一个侧面上附着有塑料层,竹板沿其厚度方向具有若干间隙,间隙内填充有与塑料层一体连接的塑料填充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塑料层与竹板表面无论是受到外力或老化影响都将不会出现剥离现象,即使产品出现折损也将不会出现直接断裂,从而有效降低意外伤害的安全系数;本技术的强度较高、生产成本低、产品无污染;本技术还具有木材的二次加工性。文档编号B32B7/04GK202208164SQ20112033558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专利技术者石雄军 申请人:宁波雄歌进出口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雄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雄歌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