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386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其目的是:即使在使锁定臂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执行连接操作时,也能提供良好的操作感。在连接两个壳体(10,30)的过程中,锁定臂(36)通过与锁定部(16)的引导表面(17)滑动接触而沿着与这两个壳体(10,30)的连接方向交叉的解锁方向弹性变形。该引导表面(17)包括第一引导表面(17A)和第二引导表面(17B),该第一引导表面(17A)布置在与第二壳体(30)的连接方向上的前侧区域中,该第二引导表面(17B)布置在沿着与第二壳体(30)的连接方向位于第一引导表面(17A)后方的区域中并具有陡峭区域(22),该陡峭区域(22)相对于这两个壳体(10,30)的连接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引导表面(17A)的倾斜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日本未审专利公报No. 2008-130324公开了如下一种连接器其设置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包括锁定部,该第二壳体能连接至第一壳体并包括可弹性变形的锁定臂,在连接这两个壳体的过程中,该锁定臂由于与锁定部的干涉而弹性变形,而当两个壳体达到正确连接状态时,该锁定臂弹性地返回从而与锁定部接合,由此将这两个壳体锁定在连接状态下。该锁定部形成有相对于这两个壳体的连接方向倾斜的引导表面,并且在连接这两个壳体的过程中,锁定臂通过与该引导表面滑动接触而弹性变形。当解锁两个壳体时,形成在该锁定臂上的操作部被按压,从而使该锁定臂弹性变形并使其从锁定部脱离。当连接这两个壳体时,操作者可能在握持着第二壳体时错误地按压操作部而使锁定臂弹性变形,并在该状态下开始连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并非是出于解锁的目的而有意按压该操作部。因此,锁定臂的弹性变形量比解锁所需的变形量小,并且在该连接操作过程中,锁定臂与引导表面的中间部分接触。锁定臂在与引导表面滑动接触的同时进一步弹性变形,之后该锁定臂弹性返回。 由于锁定臂在与引导表面滑动接触期间的弹性变形量小于在锁定臂不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正确开始该连接操作时的弹性变形量,所以由锁定臂的弹性变形引起的连接阻力的变化 (其增大的方式)也小。操作者基于由锁定臂的弹性变形引起的连接阻力的变化而感受该连接操作的进行过程。连接阻力的变化越大,越容易感受到该连接操作的进行过程,并且更能增强操作感。因此,对于日本未审专利公报No. 2008-130324中公开的连接器来说,当在锁定臂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执行连接操作时,连接阻力的变化小。因此,存在操作感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形而开发了本专利技术,并且其目的是即使在使锁定臂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执行连接操作时,也能提供良好的操作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能够沿着连接方向连接至配合连接器的第二壳体,并且该第一壳体包括锁定部,以与设置在第二壳体处的锁定臂接合;其中所述锁定部形成有相对于上述两个壳体的连接方向倾斜的引导表面,从而在连接这两个壳体的过程中,所述锁定臂通过与该引导表面滑动接触而沿着与这两个壳体的连接方向交叉的解锁方向弹性变形;并且,所述引导表面包括第一引导表面和第二引导表面,该第一引导表面布置在与第二壳体的连接方向上的前侧区域中,该第二引导表面布置在沿着与第二壳体的连接方向位于第一引导表面后方的区域中并具有陡峭区域,该陡峭区域相对于这两个壳体的连接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引导表面的倾斜角度。根据一特定实施例,所述锁定部的外表面或上表面大致是与连接方向平行的平坦表面。特别地,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相对于连接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大约45°。更特别地,所述第二引导表面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的后端直接相连,并且/ 或所述第二引导表面的后端与所述锁定部的上表面直接相连。更特别地,所述第二引导表面包括陡峭斜面以及弧形表面或弯曲表面。更特别地,所述弧形表面或弯曲表面包括陡峭弯曲表面和缓和弯曲表面,其中所述陡峭弯曲表面是所述弧形表面的如下区域在该区域中,所述陡峭弯曲表面的切线相对于连接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的倾斜角度。更特别地,所述陡峭弯曲表面的曲率在该陡峭弯曲表面的整个区域上是恒定的, 并且/或所述陡峭弯曲表面的前端呈切线状地与所述陡峭斜面相连。更特别地,所述缓和弯曲表面是所述弧形表面的下述区域,在该区域中,所述缓和弯曲表面的切线相对于连接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的倾斜角度。更特别地,所述缓和弯曲表面的曲率在该缓和弯曲表面的整个区域上是恒定的, 并且/或所述缓和弯曲表面的曲率等于所述陡峭弯曲表面的曲率。更特别地,所述缓和弯曲表面的前端呈切线状地与所述陡峭弯曲表面的后端相连,并且/或其中,所述缓和弯曲表面的后端呈切线状地与所述锁定部的上表面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面或其特定实施例的连接器以及能够沿着连接方向与该连接器连接的配合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锁定臂,并且该锁定臂能够沿着与所述连接方向交叉的锁定方向弹性变形;并且,当上述两个壳体达到正确连接状态时,所述锁定臂朝向锁定位置弹性返回从而与所述锁定部接合,由此将上述两个壳体锁定在连接状态下。根据一特定实施例,在所述锁定臂上形成有操作部,在解锁上述两个壳体时,该操作部受到按压,由此,该锁定臂沿所述解锁方向弹性变形,从而与所述锁定部脱离。特别地,在连接上述两个壳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引导表面的与锁定臂的滑动接触区域仅限于所述陡峭区域。更特别地,所述锁定臂形成有锁定孔或锁定凹口,所述锁定臂的位于该锁定孔前方的部分用作滑动接触部,并且,该滑动接触部的后表面用作与连接方向大致垂直的锁定表面。更特别地,在所述锁定臂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滑动接触部的滑动接触斜面相对于连接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的倾斜角度,并且/或小于所述陡峭斜面的倾斜角度,其中所述滑动接触斜面的倾斜角度优选小于大约50°。根据另一特定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锁定部;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能够连接至所述第一壳体;以及锁定臂,该锁定臂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并且能够沿着与该锁定臂和第一壳体的连接方向交叉的解锁方向弹性变形;其中,所述锁定部形成有相对于上述两个壳体的连接方向倾斜的引导表面; 在连接这两个壳体的过程中,所述锁定臂通过与所述引导表面滑动接触而沿着与这两个壳体的连接方向交叉的解锁方向弹性变形;当这两个壳体达到正确连接状态时,所述锁定臂弹性返回至锁定位置从而与所述锁定部接合,由此将这两个壳体锁定在连接状态下;在解锁这两个壳体时,形成在所述锁定臂上的操作部被按压,由此,所述锁定臂沿着解锁方向弹性变形,从而与所述锁定部脱离;并且,所述引导表面包括第一引导表面和第二引导表面, 该第一引导表面布置在与第二壳体的连接方向上的前侧区域中,该第二引导表面布置在沿着与第二壳体的连接方向位于第一引导表面后方的区域中并具有陡峭区域,该陡峭区域相对于这两个壳体的连接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的倾斜角度。如果在所述操作部被按压且所述锁定臂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执行连接操作,则所述锁定臂在不接触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二引导表面接触。因为所述第二引导表面相对于这两个壳体的连接方向的倾斜角度较大,所以,由于所述锁定臂与第二引导表面的接触,连接阻力突然增大,并且在所述锁定臂与第二引导表面滑动接触的过程中,连接阻力也突然增大。由于操作者能够通过连接阻力的这种突然变化而清楚地感受到连接操作的进行过程,所以即使在使锁定臂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执行连接操作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操作感。如果在所述锁定臂不弹性变形的情况下连接这两个连接器,则所述锁定臂与第一引导表面滑动接触,之后,所述锁定臂与第二引导表面滑动接触,从而增大弹性变形量。同样在该情况下,由于在所述锁定臂与第二引导表面滑动接触的过程中连接阻力突然增大, 所以能够获得良好的操作感。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锁定部的多个外表面中,把位于前侧的、在该连接操作期间面向第二壳体并且相对于这两个壳体的连接方向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雅和樱井利一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