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纤维滤料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1019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装纤维滤料的安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缠绕好的纤维滤料两端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散装在两根杆3上,杆3通过连接载体2固定于滤板1上,纤维滤料4同杆3相接处的纤维是均匀浮动状态分布在杆3上,没有对纤维用绳索打结,进行约束。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大地改善纤维滤料清洗再生效果,减少安装时间,提高过滤水质和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过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纤维用于水处理领域作为过滤设备的滤料己有很长历史了,它同传统粒状滤料相比, 它具有滤速高,占地面积小,过滤精度高,截污量大等一系列优点。目前滤料有彗星滤料,纤维球滤料和纤维束滤料。彗星滤料和纤维球都是把一束很短的 纤维在其中间固节形成节点,使纤维不散落而组成滤元;纤维束就是把纤维作成束状,其 两端栓上尼龙绳后将其固定在滤板上,尼龙绳和纤维相栓接处形成了滤元的节点。滤料每次过滤后能否得到彻底清洗再生是过滤的重要技术,纤维滤料不易清洗关键在于 滤元的节点,这些滤料的节点都固结得比较牢固,在过滤过程中,节点处污物在外力作用 下呈楔状进入各根纤维间的缝隙中,此处又是纤维末端的节点处,在反洗气水作用下也很 难清洗彻底,彗星滤料和纤维球滤料如清洗不彻底,很容易形成泥球,就没法清洗。纤维 束由于在反洗气水外力作用下,节点处越拉越紧,该处纤维很难松展开,节点心部的泥核 越压越紧,也很难清洗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体步骤如下将缠绕好的纤维滤料两端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散装在两根杆3上,杆3通过连接载体2 固定于滤板l上,纤维滤料4同杆3相接处的纤维是均匀浮动状态分布在杆3上,没有对 纤维用绳索打结,进行约束。过滤后的纤维滤料清洗是否彻底得到再生对过滤技术至关重要,它也是纤维过滤正常 使用,保证出水的水质和水量重要条件。纤维过滤主要是形成滤层的下部分纤维污染严重。 两种形式纤维相比,在污染严重的下部分纤维,散装纤维滤料同杆件相接处纤维很薄,纤 维里外之分不明显,也没有明显节点,由于还有杆的隔挡,纤维间就有间隙,污染较严重的 纤维很容易同清洗气水能充分接触,另外该处纤维没有固定约束处于浮动状态,它可以在 清洗气水作用下,特别是在气泡作用下,污染纤维还能沿杆一定的移动或作微量径向跳动, 这样纤维里面的污染物就容易被清洗掉。由于束装纤维滤料纤维束下部是用尼龙绳栓绑成一个结,形成较大的节点,该节点又处于形成的滤层下部,此处无疑污染最严重。当具有压力的反洗气体和水由下滤板进入纤 维过滤区时,首先将纤维拉直进行擦洗,在拉直过程中,纤维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时纤维 下部弯曲处与尼龙绳相连处的一段区域在拉力的作用下被抱紧纤维很难展开,另外纤维束 在其外部气水流作用下有抱紧的趋势,这样就使其更加难展开,由于抱紧难展开,就使得 纤维内部污物不易被清洗掉,这样反洗只清洗了纤维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外圈纤维,由于没 清洗彻底,形成滤层下部分纤维很快又被污染,使用一段时间后,纤维根部里面的小泥柱 越长越大越结实形成泥核就不容易清洗,由于长期清洗不净,导致滤层内有机物积聚和菌 群的增长,使滤层内产生难以消除的粘滞物,将更难清洗而导致不能正常工作。通过上述两种形式纤维滤料相比,散装纤维滤料比束装纤维滤料更容易得到彻底清 洗,再生效果更好,这样就能保证滤后的水质和水量。由于清洗方法得当,也将节省清洗 用水和气。散装滤料除了具有易清洗特点外还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省时省力。另外由于杆件比 重比水大,在过滤时将很快形成滤层,减少初滤水排放。散装滤料除了具有易清洗等特点外,还具有其它纤维滤料过滤精度高和截污量大的优 点,该滤料形成的滤床空隙率分布接近理想滤料的结构;在滤床的水平面上空隙率分布均 匀,确保了过滤时水流通道大小一致性,其直接效果是截污量均匀,水流短路现象得以避 免。在滤床的垂直面上空隙率分布由上至下逐渐减少,空隙率沿滤床垂直断面呈上大下小 的梯度分布,较大的固体悬浮物被上层滤料截留,漏下的较小的固体悬浮物被下层滤料截 留,该结构十分有利于水中固体悬浮物的有效分离。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食品,自来水,游泳池等各种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及其废水的处理,作为过滤设备较理想的滤料。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结构图示。图中标号l为滤板,2为连接载体,3为杆,4为纤维滤料。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长和宽各2米滤池一座,首先将纤维滤料4缠绕成周长2. 4米,重量0. 35 公斤的环状纤维滤料,杆3的规格为DN15 UPVC管,长度为2米;先将两根管的端部分别 用尼龙绳栓结在上下滤板的端部,然后把缠绕好的一组环状纤维滤料分别套入上下两根杆 上,在上、下两根杆上距第一根尼龙绳150毫米处分别再栓第二根尼龙绳,把杆3和滤板 l在连接起来,按这种方式一直把此杆上纤维滤料4装满,挂满纤维滤料4的各管的间隔距离为30毫米。按此方式整个滤池装满纤维滤料。经试用,按此种方式安装的纤维滤料在滤速40m/h,过滤周期20h情况下,平均悬浮 物去除率99%,反洗耗水率1.2%,剩余积泥率1%,连续运行两个多月各项指标正常,达到 国内领先水平。权利要求1、一种,具体步骤如下将缠绕好的纤维滤料两端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散装在两根杆(3)上,杆(3)通过连接载体(2)固定于滤板(1)上,纤维滤料(4)同杆(3)相接处的纤维是均匀浮动状态分布在杆(3)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过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体步骤如下将缠绕好的纤维滤料两端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散装在两根杆3上,杆3通过连接载体2固定于滤板1上,纤维滤料4同杆3相接处的纤维是均匀浮动状态分布在杆3上,没有对纤维用绳索打结,进行约束。本专利技术极大地改善纤维滤料清洗再生效果,减少安装时间,提高过滤水质和水量。文档编号B01D24/00GK101406770SQ200810202329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张宏义 申请人: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装纤维滤料的安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缠绕好的纤维滤料两端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散装在两根杆(3)上,杆(3)通过连接载体(2)固定于滤板(1)上,纤维滤料(4)同杆(3)相接处的纤维是均匀浮动状态分布在杆(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