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外压管式微滤膜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0850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外压管式微滤膜水处理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微滤管,上、下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为气水分布室、过滤室和集水室三部分;微滤管设于过滤室内并通过上、下隔板与壳体固定;微滤管开口连通集水室,下端封口并插入固定在下隔板上的气水分布器内;气水分布室连接有进水管和进气管;过滤室上部连接浓水出管;集水室接清水管,清水管有支管与进气管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灵活选用冲洗方式(正、反气水冲洗)和冲洗周期,能够有效去除微孔过滤管外壁上的泥渣及微滤管内孔中的沉积物,显著提高过滤效率和生产率,对原水水质适应力强。(*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压管式微滤膜水处理装置,特别是能够对微孔过滤管进行气水正、反冲洗的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管式微滤膜的微过滤能够去除水中颗粒状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实现水质的净化。对于低浓度的原水,采用这种净化装置可以取代常规的(混凝、沉淀和砂滤床过滤)水处理工艺制取饮用水,也可用于水的深度处理(超滤、纳滤、反渗透)的预处理装置。微滤膜技术用于水处理是较新的技术,它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原水中悬浮物负荷的承受能力有限,抗冲击负荷能力差;微孔滤管冲洗方式单一,主要以水正、反冲洗为主,冲洗效果并不理想,特别对原水水质较差时,冲洗效果更差,使得冲洗后微孔滤管的出水量很难得到恢复,严重时使得微孔滤管完全失效。中国专利91232402.3“带高压水冲洗装置的水处理过滤器”存在的缺陷是①构造较复杂;②单纯用水正洗的效果不如气水联合正洗好;③气水联合正洗可有效节约正洗耗水量,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对原水水质要求不高,同时抗水质突变能力强,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好,具有对微孔过滤管进行气水正、反冲洗功能的管式微滤膜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压管式微滤膜水处理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微滤管,上、下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为气水分布室、过滤室和集水室三部分;微滤管设于过滤室内并通过上、下隔板与壳体固定;微滤管上部由上隔板定位,其开口连通集水室,下端封口并插入固定在下隔板上的气水分布器内;气水分布室连接有进水管和进气管;过滤室上部连接浓水出水管;集水室接清水管,清水管有支管与进气管连接。所述气水分布器为与微滤管对应的直管,直管直径大于微滤管直径,直管侧壁上设有进气孔,下部设气水调节缝。本技术的主要优点是1、微滤采用单级错流的操作模式,提高了管式微滤膜的抗污染能力,具有过滤质量高、出水水质好,无需预处理或只需简单预处理等优点。2、与常规水处理工艺相比,工艺流程简单,采用微滤分离不仅提高了出水水质,更容易操作和管理。3、可以根据微孔滤管的污染状况,灵活选用不同的冲洗方式(正、反气水冲洗)和冲洗周期,这样能够有效去除微孔过滤管外壁上的泥渣及微滤管内孔中的沉积物,显著提高过滤效率和生产率,增强微滤管对原水中悬浮物负荷的承受能力,对原水水质适应力强。4、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占用空间小,可根据不同需要作成不同规格大小,还具有安装、维修和使用方便等特点。5、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适用于饮用水处理和水的深度处理的预处理,也可应用与其他行业的固液分离过程。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外压管式微滤膜水处理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微滤管2,上隔板3和下隔板4将壳体内腔分隔为气水分布室5、过滤室6和集水室7三部分;微滤管2设于过滤室6内并通过上、下隔板3、4与壳体1固定;微滤管2上部由上隔板3定位,其开口连通集水室7,下端封口并插入固定在下隔板4上的气水分布器8内;气水分布室5连接有进水管9和进气管10;过滤室6上部连接浓水出水管11;集水室7接清水管12,清水管12有支管13与进气管10连接。各进、出水管及气管上均设有闸阀14。气水分布器8为与微滤管对应的直管,直管内径大于微滤管外径6-10毫米为宜,直管侧壁上设有进气孔15和气水调节缝16。壳体1由上盖、下盖和筒体组成,由法兰盘密封连接,这种结构便于拆卸、维修以及微滤管的清洗更换。气水分布器8除了起固定微滤管下端的作用外,在工作时,它起着布水的作用;而在正向气水冲洗时,起着布气、布水的作用。采用本技术通过阀门的控制,可以对微滤管进行气正(反)洗、气水正(反)洗、水正(反)洗,有效去除微孔过滤管外壁上的泥渣及微滤管内孔中的沉积物,显著提高过滤效率和生产率,增强微滤管对原水中悬浮物负荷的承受能力。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过滤时原水由下部原水进管9进入气水分布室5,通过气水分布器8进入过滤室6,水通过微滤管2过滤后进入集水室7,由清水出口12排出;浓水则由浓水出口11排出。冲洗时1、正冲正冲时,可不停止进水,压力空气由空气入口10进入水气分布室5,水气分布室5上部为空气,下部为水,相交面形成气垫。气垫中的空气先由气水分布器8上部的小孔15进入直管经微滤管2与气水分布器8之间的间隙到达过滤室6,气量加大后,气垫厚度相应增加,部分空气通过直管下部的直缝16进入直管到达过滤室6,此时气垫厚度基本停止增大,顺冲水则由直管下端及直缝下部进入直管,气和水在直管内充分混合后,均匀喷出,进入过滤室6后在微滤管2外壁产生较大的搅动,使附在微滤管外壁的泥渣脱落,随冲洗水一起由浓水出口11排出。2、反冲反冲洗时,清水和空气由清水室9进入集水室7再通过微滤管2,反向冲洗微滤管,将附着在微滤管微孔内的沉积物冲出,随冲洗水排出浓水出口11。权利要求1.一种外压管式微滤膜水处理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微滤管,其特征在于上、下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为气水分布室、过滤室和集水室三部分;微滤管设于过滤室内并通过上、下隔板与壳体固定;微滤管上部由上隔板定位,其开口连通集水室,下端封口并插入固定在下隔板上的气水分布器内;气水分布室连接有进水管和进气管;过滤室上部连接浓水出水管;集水室接清水管,清水管有支管与进气管连连接。2.根椐权利要1所述的水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水分布器为与微滤管对应的直管,直管直径大于微滤管直径,直管侧壁上设有进气孔。3.根椐权利要2所述的水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上有气水调节缝。专利摘要一种外压管式微滤膜水处理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微滤管,上、下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为气水分布室、过滤室和集水室三部分;微滤管设于过滤室内并通过上、下隔板与壳体固定;微滤管开口连通集水室,下端封口并插入固定在下隔板上的气水分布器内;气水分布室连接有进水管和进气管;过滤室上部连接浓水出管;集水室接清水管,清水管有支管与进气管连接。采用本技术可灵活选用冲洗方式(正、反气水冲洗)和冲洗周期,能够有效去除微孔过滤管外壁上的泥渣及微滤管内孔中的沉积物,显著提高过滤效率和生产率,对原水水质适应力强。文档编号B01D29/31GK2626582SQ0323505公开日2004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蒋绍阶, 石长恩, 杜成银 申请人:重庆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压管式微滤膜水处理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微滤管,其特征在于上、下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为气水分布室、过滤室和集水室三部分;微滤管设于过滤室内并通过上、下隔板与壳体固定;微滤管上部由上隔板定位,其开口连通集水室,下端封口并插入固定在下隔板上的气水分布器内;气水分布室连接有进水管和进气管;过滤室上部连接浓水出水管;集水室接清水管,清水管有支管与进气管连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绍阶石长恩杜成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