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声速梯度下海洋混响的仿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07878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2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任意声速梯度下海洋混响的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计算海水的变声速梯度;(2)在空间上均匀布置混响散射元;(3)根据海水的变声速梯度计算混响散射元的本征声线,并根据混响散射元的本征声线选取混响散射元;(4)分别计算选取的混响散射元中海面散射元产生的海面混响时间序列、体积散射元产生的体积混响时间序列和海底散射元产生的海底混响时间序列,并将海面混响时间序列、体积混响时间序列和海底混响时间序列进行叠加得到海洋混响时间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仿真方法不仅能在任意声速梯度下工作,而且能精确模拟海洋混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声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海洋混响是海洋中的发射阵发射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在起伏海面、不平整海底及海水介质内部随机不均勻体上反向散射到接收阵中的接收点所产生的信号。它是主动声纳的主要背景干扰并限制了对声纳设备的作用距离。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对混响抑制算法的研究。在嵌有混响抑制算法的主动声纳装备的研制过程中,由于水声设备的研制周期长、投资大、海上试验复杂且成本昂贵,因而,装备的研制过程受到试验设备、环境条件和经费的制约而不能进行大量的海上试验。如果在设备研制开始前能够利用仿真系统预先评估出不同结构和参数对抑制性能的影响,那么可事半功倍、缩短研制周期和节省研制经费。因此,混响仿真是水声设备调试、测试和作战模拟训练的关键环节。目前,常用的混响仿真是采用一种将散射元的反向散射时间信号直接叠加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单元散射理论,假设海底底质是均勻缓变且等声速梯度的条件下,将接收换能器在某时刻接收到的所有有贡献的反向散射波进行叠加。然而,一方面,由于上述方法是在等声速梯度条件下获得混响,而实际海洋环境在多数情况下是变声速梯度,因而,上述方法不能准确反映海洋的实际情况,从而影响了仿真的准确度和精度。另一方面,声纳平台在实际应用时具有一定的运动速度,而声纳平台的运动会带来多普勒频移且多普勒频移使得混响特性对方位有非常密切的依赖关系,由于上述混响仿真方法并未考虑声纳平台运动所带来的具有方位耦合的多普勒频移,因而,上述方法不能准确反映混响对方位的依赖关系,从而使得该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在任意声速梯度下工作,而且能精确模拟海洋混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下步骤(1)计算海水的变声速梯度;(2)在空间上均勻布置混响散射元;(3)根据海水的变声速梯度计算混响散射元的本征声线,并根据混响散射元的本征声线选取混响散射元;(4)分别计算选取的混响散射元中海面散射元产生的海面混响时间序列、体积散射元产生的体积混响时间序列和海底散射元产生的海底混响时间序列,并将海面混响时间序列、体积混响时间序列和海底混响时间序列进行叠加得到海洋混响时间序列。较佳地,所述步骤(1)具体为沿海水的深度方向对海水进行分层,设定每层的顶部声速和底部声速,根据每层的顶部声速和底部声速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该层的线性声速梯度,将每层的线性声速梯度组合得到海水的变声速梯度。较佳地,所述步骤(2)具体为通过海水声速和仿真时间确定混响散射元环带,并在由混响散射元环带和海水的深度确定的空间上均勻布置混响散射元。较佳地,所述步骤(3)和步骤(4)之间还包括根据Td=IC0S(科-各)COS(氏)+ tC0S(%-&)C0S(民)计算接收阵处的多普勒频移,上述公式中的参数描述如下以接收阵相位中心在海底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原点,以海底水平面为 xoy平面,依据右手法则建立直角坐标系,接收阵的高度为Hk,发射阵位于T点,距离海底的高度为Ht,设接收阵沿χ轴正向运动,δκ = 0,速度为νκ,设发射阵沿δ 向运动,速度为ντ,发射阵发射的脉冲沿斜径Rst到达海底的某一点P,散射脉冲再沿着斜径Rsk到达接收阵,Rst在xoy平面上的投影为RgT,Rgl与χ轴正向的夹角为件,Rsl与RgT的夹角为θ τ ;RsE 在xoy平面上的投影为RgK,RgK与χ轴正向的夹角为%,Rsk与RgK的夹角为θ κ,λ为声波波长,当发射阵和接收阵是同一阵列时,ντ = νκ,件=外,θτ= ΘΕ, δτ= δΕΟ可理解地,本专利技术通过计算具有方位耦合的多普勒频移,并将该多普勒频移用于对发射信号进行频率调制,从而使得经过调制后的各散射元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包含了多普勒频移的信息,因而, 通过本专利技术获得的海洋混响更真实的反应了海洋实际情况,具有高拟合度。较佳地,所述步骤(4)具体为(41)对发射信号进行幅度的衰减调制并根据多普勒频移对发射信号进行频率调制得到各散射元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计算海面散射元、体积散射元和海底散射元的本征声线的声程,根据三种本征声线的声程和海水声速计算海面散射元的时延、体积散射元的时延和海底散射元的时延,根据海面散射元的时延、体积散射元的时延和海底散射元的时延分别对海面散射元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体积散射元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和海底散射元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进行延时后,分别在时间轴上叠加分别得到海面散射元的混响时间序列、体积散射元的混响时间序列和海底散射元的混响时间序列;(42)合并海面散射元的混响时间序列、体积散射元的混响时间序列和海底散射元的混响时间序列获得海洋混响时间序列。较佳地,所述步骤(41)具体为(4111)分别对发射信号进行幅度的衰减调制并根据多普勒频移对发射信号进行频率调制得到各散射元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4112)依次计算海面散射元、体积散射元和海底散射元的本征声线的声程,并根据三种本征声线的声程和海水声速依次计算海面散射元的时延、体积散射元的时延和海底散射元的时延; (4113)根据海面散射元的时延,对海面散射元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进行延时后,在时间轴上叠加得到海面散射元的混响时间序列;(4114)根据体积散射元的时延,对体积散射元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进行延时后,在时间轴上叠加得到体积散射元的混响时间序列;(4115) 根据海底散射元的时延,对海底散射元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进行延时后,在时间轴上叠加得到海底散射元的混响时间序列。较佳地,所述步骤(41)具体还可以为(4121)将散射元中的海面散射元、体积散射元和海底散射元分别配置给刀片服务器的三个节点,且刀片服务器的每个节点内部采用 OpenMP技术进行数据并行处理;(4122)每个节点同时分别对发射信号进行幅度的衰减调制并根据多普勒频移对发射信号进行频率调制得到各散射元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4123) 每个节点同时分别计算配置给相应节点的散射元的本征声线的声程,并根据本征声线的声程和海水声速计算配置给相应节点的散射元的延时;(4124)每个节点同时分别根据配置给相应节点的散射元的延时,对配置给相应节点的散射元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进行延时后,在时间轴上叠加得到配置给相应节点的散射元的混响时间序列。优选地,配置给多个相应节点的散射元的混响时间序列通过MPI技术进行合并,从而获得海洋混响时间序列。可理解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相关参数后可通过MPI技术将散射元中的海面散射元、体积散射元和海底散射元分别配置给刀片服务器的三个节点,且三个节点可同时分别计算一种类型的混响。另外,每个节点内部采用OpenMP技术进行数据并行处理。因此,这种实施方式能够在装备测试或声纳系统仿真过程中进行实时处理,从而节省了仿真时间和提高了运行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海洋混响的仿真方法获得的海洋混响是在变声速梯度的条件下得到,因而,仿真获得的海洋混响不仅保持了各通道的空间相关性,而且真实反映了海洋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了仿真的准确度和精度,高度拟合了真实的海洋混响。另外,当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仿真方法获得的海洋混响应用于声纳装备性能测试、模拟训练和作战效能研究中时,可准确的评估出声纳装备的性能,从而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幸高翔蔡志明程广利胡金华张卫袁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