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峰专利>正文

大板跨钢梁现浇楼板支模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05224 阅读:4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9 09:37
大板跨钢梁现浇楼板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模板、可调桁架和支撑所述可调桁架的可调搁置支座,所述可调桁架上铺设有格栅,所述楼板模板铺设在所述格栅上,所述可调搁置支座设置在工字钢梁的下翼缘上,所述可调桁架为可伸缩式组合桁架,所述可调桁架与所述可调搁置支座的上端连接。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大板跨钢梁现浇楼板支模体系与现有的采用普通的桁架支摸体系相比,具有跨度可调、高度可调、适用与不同梁高的优点,大大提高桁架的适用性,支模成本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体系,特别涉及一种大板跨钢梁现浇楼板支模体系
技术介绍
通常楼板支摸采用满堂脚手架,脚手架一般采用钢管脚手架或腕扣式脚手架,均需要纵横水平杆连接,以保证稳定。而水平撑、剪刀撑的设置,会带来施工通道不便、装拆繁琐、增加周转材料数量、加大成本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拟617859,名称为“桁架式支撑模板体系”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桁架式支撑模板体系,两端搁置在已安装的钢结构钢梁上,包括若干行桁架、固定垂直设置于桁架上的若干木搁栅及铺设于桁架及木搁栅上的面板。其采用桁架支撑楼板模板大量减少了模板及支模架的用量和垂直运输,并且下层混凝土楼面施工不受上层混凝土楼面施工限制,可同步进行楼层混凝土施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但其不能根据不同的楼板跨度进行调节长度,适用性差,支模成本高。为了解决高度不可调节的问题,公告号为CN201103M7,名称为“可调式钢支撑”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楼板水平模板支撑,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高层住宅层高 2700 3000、板厚100 180楼板支模的可调式钢支撑。包括支撑立柱、可调支撑,所述支撑立柱为钢管结构,其下端与底托板焊接固定,两者之间焊接有肋板,其上端焊接有上托板,该上托板中间开有孔;所述可调支撑由U托、与U托呈一体的丝杆、调节丝帽构成,丝杆由上托板中间开孔插入支撑立柱内,其上调节丝帽将可调支撑调整到合适高度后锁紧定位。虽然该专利技术专利解决了高度不可调的问题,适应不同层高、不同板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撑工程,适用性较强。但由于需要满足一定的刚性,所以整个“可调式钢支撑”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安装和移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稳定性好、可调高度、适用性强的大板跨钢梁现浇楼板支模体系。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大板跨钢梁现浇楼板支模体系,包括楼板模板、可调桁架和支撑所述可调桁架的可调搁置支座,所述可调桁架上铺设有格栅,所述楼板模板铺设在所述格栅上,所述可调搁置支座设置在工字钢梁的下翼缘上,所述可调桁架为可伸缩式组合桁架,所述可调桁架与所述可调搁置支座的上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板跨钢梁楼板支模体系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可调搁置支座包括有一顶板、一底板和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端部的腹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还设置有加劲板,所述可调桁架的端部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底板上安装有至少两根调节螺栓,所述搁置支座紧贴工字钢梁的腹板,所述调节螺栓支撑在工字钢梁的下翼缘上。所述楼板模板为压型钢模板,所述压型钢模板铺设在所述格栅上。所述桁架的端部上设置有托木,所述楼板模板的端部位于所述托木的顶部,所述楼板模板与所述托木之间设置有堵头。所述格栅为木档或矩形钢管铺设而成。所述楼板模板为平面模板,所述平面模板铺设在所述格栅上。所述压型钢模板由多块波形压型钢模板搭接而成。所述堵头为橡胶堵头,包括基础部、形成在所述基础部上并与所述压型钢模板配合的封堵部,所述封堵部为形成在所述基础部上的多个凸起部,所述基础部内沿橡胶堵头的径向方向设置有通长加强筋。所述工字钢梁中部支撑有可调式梁下支柱。所述桁架的可调长度为2m_5m。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板跨钢梁楼板支模体系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占.^ \\\ ·首先,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板跨钢梁现浇楼板支模体系与现有的采用普通的桁架支摸体系相比,通过高度可调的搁置支座和可伸缩的桁架具有跨度可调、高度可调、适用与不同梁高的优点,大大提高桁架的适用性,支模成本大幅降低;其次,与单独采用柱体式可调支撑件相比,整个体系安装拆卸方便,适于各种层高,且上层施工荷载不会传递到下层, 下层模板可提前拆除;再次,本专利技术采用可拆式压型钢模板,重复利用率高,在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大大降低模板费用;最后,采用桁架式支模法与采用楼承板作为固定模板的钢结构楼面相比,梁间距可加大,从而减小了梁的用钢量。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板跨钢梁现浇楼板支模体系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搁置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橡胶堵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梁下支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桁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板跨钢梁现浇楼板支模体系,包括楼板模板1、可调桁架2和支撑所述桁架2的可调搁置支座3,所述可调桁架2上铺设有格栅9, 所述楼板模板1铺设在所述格栅9上,所述可调搁置支座3设置在工字钢梁4的下翼缘上。 所述可调桁架2为可伸缩式组合桁架,所述可调桁架2与所述可调搁置支座3的上端连接。所述桁架2的可调长度为2m-5m。设置可调搁置支座3使梁的高度可调、适用与不同梁高的优点,大大提高可调桁架2的适用性,支模成本大幅降低;而且,与单独采用柱体式可调支撑件相比,整个体系安装拆卸方便,适于各种层高,且上层施工负载不会传递到下层,下层模板可提前拆除。所述格栅9由木档铺设而成,当然也可以由矩形钢管铺设而成。参见图1、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可调搁置支座3包括有一顶板 31、一底板32和连接所述顶板31和底板32端部的腹板33,所述顶板31和所述底板32之间还设置有加劲板34,所述可调桁架2的端部与所述顶板31连接,所述底板32上安装有至少两根调节螺栓35,所述搁置支座3紧贴工字钢梁的腹板33,所述调节螺栓35支撑在工字钢梁4的下翼缘上。所述搁置支座3可以调节自身的高度,即可以调整安装在其上的可调桁架2的高度,这样不仅可以控制楼板模板1的高度,还方便可调桁架2的安装和拆卸。同时,通过设置搁置支座3使可调桁架3的跨度增加,加大钢梁间距,减少钢梁用钢量的优点。参见图1、图3,在本专利技术给出的实施例中,所述楼板模板1为压型模板,所述压型模板1铺设在所述格栅9上,所述桁架2的端部上设置有托木21,所述楼板模板1的端部位于所述托木21的顶部,所述楼板模板1与所述托木21之间设置有堵头5。所述压型钢模板 1由多块波形压型钢模板搭接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楼板模板采用压型钢模板,周转次数多,成本低,大大节约了木材,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由于采用的是压型钢模板,压型钢模板与托木之间存在缝隙,容易造成砼从缝隙中流出,影响楼板的浇捣。本专利技术在压型钢模板与托木之间设置有堵头5,从而将该缝隙封堵,防止砼流出。参见图3,在本专利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堵头5为橡胶堵头,包括基础部51、 形成在所述基础部51上并与所述压型钢模板配合的封堵部52,所述封堵部52为形成在所述基础部上的多个凸起部,所述基础部51内沿橡胶堵头的径向方向设置有加强筋M。橡胶堵头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密肋楼板模板2压在上面时,能够使两者贴合的更加紧密,所述加强筋M能够提高堵头5的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
申请(专利权)人:杨峰华汇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