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无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0133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7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便携式无线电,其展现高度的防水性和防尘性而不影响紧凑性和天线的性能,尽管追求较小的尺寸。便携式无线电(100)具有第一壳体构件(11)和通过柔软密封构件13接合到第一壳体构件(11)的开口的周围区域的第二壳体构件(15),并且在壳体内容纳连接到天线元件(17)的电路板(19)。密封构件(13)具有环形结构,包括由非导电材料制作的第一延伸部分(35)和连接到第一延伸部分(35)两端的第二延伸部分(37),其中包括在第二延伸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导电材料用作天线元件、无源元件和接地线。密封构件(13)的硬度展现为在第一延伸部分(35)和第二延伸部分(37)中为基本上相同的硬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无线电。
技术介绍
关于便携式无线电,例如移动电话单元,使用者使用便携式无线电的周期近来已经变长了。此外,为了减少便携式无线电使用环境上的限制,市场上存在便携式无线电具有增强的牢固性、防水性和防尘性的要求。而且,某些近期的便携式无线电具有安装的应用, 其中该应用采用低频段,例如,TV、无线电和RFID(无线电频率识别)。关于该应用所用的天线,必须保证天线元件的长度以便获得所希望的天线增益。通常来讲,所需要的长度是可用频率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从设计的观点看,对于具有不突出到外壳外面的内置天线元件的便携式无线电存在着需求。在容纳天线元件时,别无选择地增加了便携式无线电自身的尺寸,这是因为天线元件很长并且必须确定天线元件和电路板之间的距离以便保证所希望的天线特性。根据该情况,存在一种已经知晓的构造;即框架状密封构件设置在相互相对面之间,其每一个都围绕便携式无线电中后壳体的开口表面和前壳体的开口表面并且天线元件埋设在所述密封构件中(例如,见所引用的参考文件1)。<现有技术文件><专利文件>专利文件1 日本专利No. 324825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引用文件1所述,为了保证电路板和天线元件之间的距离和天线元件的长度, 天线元件埋设在密封构件中,从而使天线元件和密封构件商品化。这能使便携式无线电小型化,但是,在另一方面,密封构件的密封性能下降。具体地讲,密封构件包括两个区域即, 埋设天线元件的区域和不埋设天线元件的另一个区域。密封构件的硬度在两个区域之间的边界上变得不连续。为此,在便携式无线电落入水中时,作用在密封构件上的水压在该边界上变得不均勻,这可能是水侵入便携式无线电的壳体中的原因。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上述情形而构想并且致力于提供一种展现出高度防水性和防尘性但不连累影响牢固性和天线性能的便携式无线电,同时追求便携式无线电的小型化。〈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无线电,其具有第一壳体构件和通过柔软密封构件接合到第一壳体构件的开口的周围区域的第二壳体构件,并且将连接到天线元件的电路板容纳在因第一壳体构件已经接合到第二壳体构件所形成的壳体内,其中密封构件具有环形结构, 包括由非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延伸部分和连接到第一延伸部分的两端的第二延伸部分,其中第二延伸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中所包括的导电材料用作天线元件、无源元件和接地线;并且其中密封构件在第一延伸部分和第二延伸部分中展现基本上相同的硬度。通过该构造,第一延伸部分和第二延伸部分在密封构件中基本上展现相同的硬度。在接合壳体构件时,密封构件与壳体构件的开口的整个周边均勻紧密接触。此外,密封构件的弹性回复力上不发生局部不均勻。因此,便携式无线电可以构造成具有高度的密封性,从而在壳体中可靠地实现防水性和防尘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便携式无线电,其中第二延伸部分由导电弹性构件制成,该导电弹性构件通过将导电填充物散布到弹性材料中而制备。通过该构造,第二延伸部分由仅仅展现导电性的导电弹性材料制成。因此,第一延伸部分的硬度和第二延伸部分的硬度可通过例如控制导电填充物的添加量以及选择弹性材料的类型等手段相当容易地制作成相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便携式无线电,其中第二延伸部分由导电的内核材料(core material)和覆盖内核材料外部且由非导电材料制作的外覆材料(jacketing material) 制造。通过该构造,导电的内核材料的外部覆盖有不导电的外覆材料。因此,即使在密封构件被浸入水中时,也可以保持内核材料的绝缘并且可以减少天线特性的恶化程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便携式无线电,其中密封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构件或第二壳体构件任何一个的开口的周围区域上,并且配有电连接端的电路板设置在壳体构件的任何一个中,其中第二延伸部分连接到从第二延伸部分的一部分沿着一个壳体构件的内部表面延伸的连接延伸部分,并且其中该连接延伸部分和该电连接端在壳体构件接合时电连接。通过该构造,连接延伸部分沿着壳体构件的内部表面设置。可稳定地保证作用在连接延伸部分和电连接端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获得较好的电连接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便携式无线电,其中连接延伸部分从第二延伸部分的一部分朝着具有环形构造的密封构件的内部延伸。通过该构造,连接延伸部分连接到设置于保证了防水性和防尘性的环形密封构件的内部的电路板。因此,甚至在浸水时,便携式无线电也能够保证稳定的天线特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便携式无线电,其中从电路板的电连接端提供电能给第二延伸部分,从而构成单极天线元件。通过该构造,从电路板提供电能给第二延伸部分,第二延伸部分从而因此用作单极天线。可构造产生具有希望增益的天线构造。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便携式无线电,其中第二延伸部分分成两个;第三延伸部分将两个第二延伸部分连接在一起并且由非导电材料制成;并且从电路板的电连接端提供电能给两个第二延伸部分,从而制成双极天线元件。通过该构造,从电路板提供电能给第二延伸部分和第三延伸部分,从而因此用作双极天线。因此,可构造产生具有希望增益的天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便携式无线电,其中从电路板的电连接端提供电能给第二延伸部分的两端,从而制成平衡回路天线元件。通过该构造,从电路板提供电能给第二延伸部分,从而因此用作平衡回路天线。因此,可构造产生具有希望增益的天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便携式无线电,其中电路板的电连接端包括馈送端和接地端;连接延伸部分具有从第二延伸部分的一端延伸出来且连接到馈送端的馈送延伸部分和从第二延伸部分的另一端延伸出来且连接到接地端的接地延伸部分;并且第二延伸部分构成不平衡回路天线元件。通过该构造,第二延伸部分用作不平衡回路天线,从而可构造具有希望增益的天线。本专利技术提供便携式无线电,其中电路板的电连接端包括馈送端和接地端;连接延伸部分具有从第二延伸部分的一端延伸出来且连接到馈送端的馈送延伸部分和从第二延伸部分上的接近连接到馈送延伸部分的位置的点延伸出来的接地延伸部分;并且第二延伸部分构成反向F型天线元件。通过该构造,第二延伸部分用作反向F型天线,并且可以减小电路板的接地和天线元件之间的距离。因此,便携式无线电自身的尺寸可进一步减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便携式无线电,其中电路板的电连接端包括馈送端和接地端;天线元件连接到馈送端;从第二延伸部分延伸出来的延伸部分端被连接到接地端,并且第二延伸部分用作接地线。通过该构造,第二延伸部分连接到电路板的接地端,从而因此用作接地线。因此, 提高了天线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便携式无线电,其中密封构件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壳体构件任何一个的开口的周围区域上;电路板和天线元件设置在任何的壳体构件中;电路板上提供的电连接端和天线元件被电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二延伸部分构成无源元件。通过该构造,第二延伸部分用作无源元件,并且提高了天线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便携式无线电,其中电路板的电连接端由弹性金属施力构件制作, 当壳体构件接合在一起时挤压连接延伸部分。通过该构造,展现弹性力的金属电连接端稳定地保持与连接延伸部分的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使得能够提供一种展示出具有高度防水性和防尘性而不影响牢固性和天线性能的便携式无线电,同时追求较小的尺寸。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电的示范性构造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5.28 JP 2009-1290901.一种便携式无线电,包括第一壳体构件和通过柔软密封构件接合到该第一壳体构件的开口的周围区域的第二壳体构件,并且其中连接到天线元件的电路板容纳在该第一壳体构件接合到该第二壳体构件形成的壳体内,其中该密封构件具有环形结构,包括由非导电材料制作的第一延伸部分和连接到该第一延伸部分的两端的第二延伸部分,其中包括在该第二延伸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导电材料用作天线元件、无源元件或接地线;并且其中该密封构件在该第一延伸部分和该第二延伸部分中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硬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电,其中该第二延伸部分由导电弹性构件构成, 该导电弹性构件通过将导电填充物分散在弹性材料中而制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电,其中该第二延伸部分由导电的内核材料和覆盖该内核材料的外面且由非导电材料构成的外覆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电,其中该密封构件设置在该第一壳体构件或该第二壳体构件任何一个的开口的周围区域上,并且配有电连接端的该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构件的任何一个中,其中该第二延伸部分沿着该一个壳体构件的内表面连接到从该第二延伸部分的一部分延伸的连接延伸部分,并且其中该连接延伸部分和该电连接端在接合该壳体构件时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电,其中该连接延伸部分从该第二延伸部分的一部分朝着具有环形结构的该密封构件的内部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电,其中从该电路板的该电连接端提供电能给该第二延伸部分,从而构成单极天线元件。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电,其中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野大悟泽田纯山口雄史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