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式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769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机,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在壳体内设有压缩机、两器部件、节流元件、隔板及轴流风机,压缩机、两器部件、节流元件通过换热工质连接管连接而形成换热工质循环回路,隔板与壳体连接,轴流风机安装于隔板上,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凸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窗式空调机的壳体的刚性,降低由于外力碰撞而造成的损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式空调机
技术介绍
窗式空调机在运输及存储过程中,由于其壳体的刚度影响,在受到外力碰撞时极易造成其壳体弯曲变形,进而对窗式空调机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而影响到窗式空调机的使用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窗式空调机,本技术可以提高窗式空调机的壳体的刚性,降低由于外力碰撞而造成的损坏。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窗式空调机,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在壳体内设有压缩机、两器部件、节流元件、隔板及轴流风机,压缩机、两器部件、节流元件通过换热工质连接管连接而形成换热工质循环回路,隔板与壳体连接,轴流风机安装于隔板上,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凸包。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所述换热工质连接管包括设于压缩机排气口处的排气管,所述凸包位于该排气管的上方。所述凸包与所述隔板的边缘部分相对应。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及侧部,在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进风格栅。下面对本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在壳体上设置凸包,该凸包为非平面状,提高了壳体的刚度,在窗式空调器发生碰撞时,可以避免对窗式空调器内部结构造成损坏,提高了窗式空调器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2、将凸包设置于壳体上与压缩机排气管、隔板对应位置,可以为压缩机排气管、隔板让出更多的空间,避免由于碰撞而造成换热工质泄漏,或者使隔板变形;3、在壳体的顶部增设进风口后,增大进风面积,改善进风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窗式空调机的外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窗式空调机的断开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窗式空调机的剖视图;图4是凸包靠近隔板处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进风口,3、压缩机,4、两器部件,5、隔板,6、轴流风机,7、排气管,8、第一凸包,9、第二凸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窗式空调机,包括壳体1,在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 2,在壳体ι内设有压缩机3、两器部件4、节流元件、隔板5及轴流风机6,压缩机3、两器部件4、节流元件通过换热工质连接管连接而形成换热工质循环回路,隔板5与壳体1连接,轴流风机 6安装于隔板5上,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凸包。其中,所述凸包包括第一凸包8及第二凸包9,所述换热工质连接管包括设于压缩机3排气口处的排气管7,第一凸包8位于该排气管7的上方。第二凸包9与所述隔板5的边缘部分相对应。所述进风口 2位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及侧部,在所述进风口 2处设有进风格栅。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在壳体1上设置第一凸包8及第二凸包9,两个凸包为非平面状,提高了壳体1 的刚度,在窗式空调器发生碰撞时,可以避免对窗式空调器内部结构造成损坏,提高了窗式空调器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2、将第一凸包8、第二凸包9分别设置于壳体1上与压缩机3排气管7、隔板5对应位置,可以为压缩机3排气管7、隔板5让出更多的空间,避免由于碰撞而造成换热工质泄漏,或者使隔板5变形;3、在壳体1的顶部增设进风口 2后,增大进风面积,改善进风性能。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窗式空调机,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在壳体内设有压缩机、两器部件、 节流元件、隔板及轴流风机,压缩机、两器部件、节流元件通过换热工质连接管连接而形成换热工质循环回路,隔板与壳体连接,轴流风机安装于隔板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凸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窗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及侧部,在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进风格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窗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工质连接管包括设于压缩机排气口处的排气管,所述凸包位于该排气管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窗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与所述隔板的边缘部分相对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机,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在壳体内设有压缩机、两器部件、节流元件、隔板及轴流风机,压缩机、两器部件、节流元件通过换热工质连接管连接而形成换热工质循环回路,隔板与壳体连接,轴流风机安装于隔板上,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凸包。本技术可以提高窗式空调机的壳体的刚性,降低由于外力碰撞而造成的损坏。文档编号F24F1/02GK202204077SQ201120286610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9日专利技术者曹姚松, 曾淑剑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姚松曾淑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