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地线缠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069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5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地线缠放器,包括底座、套管、把手和转轮,把手固定在底座顶面的左部分,套管横向固定在底座顶面的右部分,套管上固定有圆柱轴,转轮由转轴和固定在转轴上下侧面的转盘组成,转轴套在圆柱轴上,底座的侧壁上固定有卡销,转盘的底部开有牙牌,卡销可卡在牙牌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延长了接地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运行人员工作压力,同时可有效避免接地线遗忘在工作现场和带地线送电事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接地线进行缠放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实工作中因为地线使用比较频繁,特别是在使用多组和紧急抢修使用地线情况下,采取原有“线绕杆”模式放线,即延误停送电时间,又因为忙乱导致地线损坏现象发生,在长期缠绕过程中容易造成压接处软线伤害破股,缩短地线使用寿命,且紧急使用放线过程中,绝缘杆及地线夹子易碰地受损,导致无法使用,缠放都需要两人配合完成,既费时又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地线缠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地线缠放器,其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套管、把手和转轮,把手固定在底座顶面的左部分,套管横向固定在底座顶面的右部分,套管上固定有圆柱轴,转轮由转轴和固定在转轴上下侧面的转盘组成,转轴套在圆柱轴上,底座的侧壁上固定有卡销,转盘的底部开有牙牌,卡销可卡在牙牌上。本技术设计有转轮,能够使地线缠绕在转轴上,通过转动转盘实现快速收放地线的目的;地线杆可插在套管内,防止地线收后散乱,卡销可实现转轮的闭锁。本技术延长了接地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运行人员工作压力,同时可有效避免接地线遗忘在工作现场和带地线送电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把手7固定在底座1顶面的左部分,套管2为三组,它们横向均勻固定在底座1顶面的右部分,在中间的一组套管2上固定垂直的圆柱轴3,转轴4的上下顶面上分别固定转盘5,中空的转轴4套在圆柱轴3上,可以圆柱轴3为轴心旋转,卡销6固定在底座1的一侧壁上,转盘5的底部开有均勻分布的牙牌。本技术的整体采用轻便型铁管和钢筋制作,地线杆固定采用PVS管,成本低, 通过把手7易携带。在收线过程中通过摇动转盘5实现地线的快速回收,同时为防止地线收后松动现象,使卡销6中的销柱向上移动卡在牙牌上,使转轮无法旋转,地线杆插入相对应的套管2内。放线时松开卡销6抽动地线,即可快速完成放线工作。权利要求1. 一种便携式地线缠放器,包括底座(1)、套管(2)、把手(7)和转轮,其特征在于把手 (7)固定在底座(1)顶面的左部分,套管(2)横向固定在底座(1)顶面的右部分,套管(2)上固定有圆柱轴(3),转轮由转轴(4)和固定在转轴(4)上下侧面的转盘(5)组成,转轴(4)套在圆柱轴(3)上,底座(1)的侧壁上固定有卡销(6),转盘(5)的底部开有牙牌,卡销(6)可卡在牙牌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地线缠放器,包括底座、套管、把手和转轮,把手固定在底座顶面的左部分,套管横向固定在底座顶面的右部分,套管上固定有圆柱轴,转轮由转轴和固定在转轴上下侧面的转盘组成,转轴套在圆柱轴上,底座的侧壁上固定有卡销,转盘的底部开有牙牌,卡销可卡在牙牌上。本技术延长了接地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运行人员工作压力,同时可有效避免接地线遗忘在工作现场和带地线送电事故。文档编号B65H75/38GK202201580SQ20112026228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天翼, 吕俊刚, 孙绪富, 张燕, 梁涛, 王军 申请人:肥城市供电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绪富刘天翼王军梁涛张燕吕俊刚
申请(专利权)人:肥城市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