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89964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5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凝水管、旋转接头及冷却水箱。串墨辊体为一两端封闭的空心辊;每根串墨辊体分别通过两端的转轴跨接在操作墙板和传动墙板之间;位于操作墙板一侧的转轴为空心轴头,该空心轴头的空腔与串墨辊体的空腔连通;冷凝水管贯穿在空心轴头和串墨辊体的空腔中,并且在位于串墨辊体的空腔中的一段壁面上间隔均布地径向开设若干出水口;旋转接头具有进、回水管及进、回水管接口,该旋转接头以其进水管与冷凝水管连通、而其回水管与冷凝水管的外表面与空心轴头的空腔内壁面之间的空间连通的方式连接在空心轴头的外端,并且其进、回水管接口均通过供水管路与冷却水箱上的排、进水口连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报业印刷的日益发展,印刷机的印刷速度也大幅提高,印刷机内部的印刷滚筒和串墨滚筒的转速也随之提高。高速运转中的滚筒将产生的大量热量,若不能及时有效地散去,将对滚筒使用的安全性和印刷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现有印刷机结构中,串墨辊同时进行径向转动和轴向串动,而与之接触的勻墨辊和着墨辊只发生径向转动而不发生轴向串动,串墨辊与着墨辊以及勻墨辊之间由于长时间的高温度接触,所以由于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着墨辊的表面温度过高,导致油墨黏度减小,流动性强,分子间的聚力减小,极易发生油墨乳化和飞墨现象。在印刷操作中因“水大墨大”产生油墨乳化,在平滑的胶辊上形成了亲水基础,使它脱墨,是一种油墨中吸收润湿液过多而造成的印刷故障,导致大批量印品墨色深浅、浓淡不一致,文字不清,产生废报,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损失。传统结构的串墨辊自身并不带有任何冷却功能,仅仅靠与勻墨辊及着墨辊间的温度差实现散热。随着印刷对于速度需求的与日俱增,在高速运转中的辊筒若仍采用传统的被动式散热,很容易造成辊筒的温度过高,严重影响其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它能降低串墨辊体的温度,使油墨的黏度提高,防止油墨乳化,从而提高印刷质量。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所66述印刷机上包括若干组串墨辊,每组串墨辊由若干根串墨辊体构成,每根串墨辊体分别通过连接在其两端的转轴跨接在所述印刷机的操作墙板和传动墙板之间。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凝水管、旋转接头及冷却水箱,其中所述串墨辊体为一两端封闭的空心辊;位于所述操作墙板一侧的转轴为空心轴头,该空心轴头的空腔与所述串墨辊体的空腔连通;所述冷凝水管贯穿在所述空心轴头和所述串墨辊体的空腔中,该冷凝水管在位于所述串墨辊体的空腔中的一段壁面上间隔均布地径向开设若干出水口;所述旋转接头具有进水管、进水管接口、回水管及回水管接口,该旋转接头以其进水管与所述冷凝水管连通、而其回水管则与所述冷凝水管的外壁面与所述空心轴头的空腔内壁面之间的空间连通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空心轴头的外端,并且其进水管接口和回水管接口均通过供水管路与所述冷却水箱上的排水口和进水口连通。上述的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供水管路包括通过软管连接的两级管路分配器及若干球阀,第一级管路分配器由两个管路分配器构成,第二级管路分配器由四个管路分配器构成,所述球阀设置在所述一级管路分配器的出口与第二级管路分配器的进口之间。本技术的印刷机的串墨辊冷却装置的技术方案,在现有的印刷机串墨辊基础上增加串墨辊体内水循环装置,以降低串墨辊体的温度,从而使油墨的黏度提高,防止油墨乳化,保证了印品质量并使印品色彩鲜明美观,印刷效果大有改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中供水管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好地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中的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常规的印刷机包括若干组串墨辊,每组串墨辊由若干根串墨辊体构成,每根串墨辊体1分别通过连接在其两端的转轴2、3跨接在印刷机的操作墙板20和传动墙板30之间。本技术的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凝水管4、旋转接头5、冷却水箱6及供水管路,其中串墨辊体1为一两端封闭的空心辊;位于操作墙板20 —侧的转轴为空心轴头2,该空心轴头2的空腔与串墨辊体1的空腔连通;冷凝水管4贯穿在空心轴头2和串墨辊体1的空腔中,该冷凝水管4在位于串墨辊体1的空腔中的一段壁面上间隔均布地径向开设若干出水口 10 ;旋转接头5具有进水管51、进水管接口 52、回水管53及回水管接口 54,该旋转接头5以其进水管51与冷凝水管4连通、而其回水管53则与冷凝水管的外壁面4和空心轴头2的空腔内壁面之间的空间连通的方式连接在空心轴头2的位于操作墙板20的外端,并且其进水管接口 52和回水管接口 53均通过供水管路与冷却水箱6上的排水口 61和进水口 62连通。供水管路包括通过软管连接的两级管路分配器及若干球阀,若印刷机包括四组串墨辊,每组串墨辊由四根串墨辊体1构成,第一级管路分配器71由两个四分配的管路分配器构成,第二级管路分配器72由四个四分配的管路分配器构成,球阀73设置在一级管路分配器71的出口与第二级管路分配器72的进口之间。本技术的冷却装置的冷却功能实行过程冷却水箱6中的冷却水经软管分别依次流入第一级管路分配器71和第二级管路分配器72,每个第二级管路分配器72先将冷凝水注入旋转接头5的进水管51在流入冷凝水管4,经过冷凝水管4与串墨辊体1的内腔之间的循环后流入旋转接头5的回水管M中,再依次经过第二级管路分配器72和第一级管路分配器71回到冷却水箱6,同时带走大量热量,使串墨辊实现冷却的功能。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所述印刷机上包括若干组串墨辊,每组串墨辊由若干根串墨辊体构成,每根串墨辊体分别通过连接在其两端的转轴跨接在所述印刷机的操作墙板和传动墙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凝水管、旋转接头及冷却水箱,所述串墨辊体为一两端封闭的空心辊;位于所述操作墙板一侧的转轴为空心轴头,该空心轴头的空腔与所述串墨辊体的空腔连通;所述冷凝水管贯穿在所述空心轴头和所述串墨辊体的空腔中,该冷凝水管在位于所述串墨辊体的空腔中的一段壁面上间隔均布地径向开设若干出水口;所述旋转接头具有进水管、进水管接口、回水管及回水管接口,该旋转接头以其进水管与所述冷凝水管连通、而其回水管则与所述冷凝水管的外壁面与所述空心轴头的空腔内壁面之间的空间连通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空心轴头的外端,并且其进水管接口和回水管接口均通过供水管路与所述冷却水箱上的排水口和进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路包括通过软管连接的两级管路分配器及若干球阀,第一级管路分配器由两个管路分配器构成,第二级管路分配器由四个管路分配器构成,所述球阀设置在所述一级管路分配器的出口与第二级管路分配器的进口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凝水管、旋转接头及冷却水箱。串墨辊体为一两端封闭的空心辊;每根串墨辊体分别通过两端的转轴跨接在操作墙板和传动墙板之间;位于操作墙板一侧的转轴为空心轴头,该空心轴头的空腔与串墨辊体的空腔连通;冷凝水管贯穿在空心轴头和串墨辊体的空腔中,并且在位于串墨辊体的空腔中的一段壁面上间隔均布地径向开设若干出水口;旋转接头具有进、回水管及进、回水管接口,该旋转接头以其进水管与冷凝水管连通、而其回水管与冷凝水管的外表面与空心轴头的空腔内壁面之间的空间连通的方式连接在空心轴头的外端,并且其进、回水管接口均通过供水管路与冷却水箱上的排、进水口连通。文档编号B41F31/26GK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怡丰梁晓峰傅心中朱雪琦张鹏杰
申请(专利权)人: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