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花专利>正文

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8061 阅读:5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5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自毁式注射器中针座移动而不能较好地注射和自毁的问题。本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注射筒、注射杆和连接有针头的针座,针座卡接在注射筒的前端内侧,注射杆内端位于注射筒内,注射杆外端伸出注射筒后端,针座内侧具有挡沿,注射杆内端具有能越过挡沿并卡接在挡沿处的凸头,注射筒内侧具有用于防止针座由注射筒前端脱离的限位结构一,针座与注射筒之间还具有用于防止针座由注射筒后端脱离的限位结构二,且当注射杆内端的凸头卡接在挡沿处后限位结构二使针座与注射筒内侧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针座限位,能保证注射和自毁的顺利进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注射器,特别涉及一种自毁式注射O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使用不卫生的注射器而造成病毒的交叉感染,在医疗器械
广泛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目前常见的一次性注射器均存在着可以重复使用及没有安全装置,注射后针头外露等缺陷,极易造成病毒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另一方面注射后的针头仍滞留在外面,相对于针头的尖锐程度来说,不仅为注射器垃圾的搬运、销毁处理带来不便,同时因不慎而扎伤医护工作人员的事情经常发生,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病菌的二次交叉感染, 特别是对于那些用于患有严重传染病(如艾滋病、肝炎、SARS等)患者使用的注射器,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医疗隐患。更是为了防止一些医疗单位,特别是少数不正规的个体医疗诊所多次重复使用这种一次性注射器,目前一次性注射器大多数都增加了自毁功能。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其包括注射筒、注射杆、橡胶塞和呈圆筒状的针头座,橡胶塞固连在注射杆的前部,针头座连接在注射筒的前部内侧,注射杆的前部具有穿过橡胶塞并且伸出橡胶塞的杆头,杆头端部具有定位件,针头座内壁设有凸体,杆头的定位件与凸体之间具有卡接结构,且当杆头插入至针头座内时,定位件利用定位件自身或者凸体的弹性并通过凸体能防止杆头退出针头座。这种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在完成注射后, 医护人员继续将注射杆向注射方向推动,由于橡胶塞具有弹性,此时橡胶塞被挤压而定位件继续向前移动,移动过程中定位件或凸体弯折,当定位件通过凸体后,在弹力作用下弯折的定位件或者凸体复位,复位后的定位件被凸体所阻挡,迫使定位件被卡接在针头座内,再将注射杆后退将针头座拉回到注射筒内,最后将注射杆折断实现毁坏的目的。上述的安全自毁式注射器是从注射者身体上拔出后再实现安全自毁的,能避免因自毁而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上述操作的前提是针头座一端的外侧与注射筒的前端内侧为过盈配合,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必须刚好稍大于注射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但一定要小于当定位件卡接到针头座内将针头座拉回的拉力,但是在制造时很难保证针头座与注射筒的过盈配合都符合上述要求,若针头座与注射筒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时,这样针头座不易被拉回到注射筒内进行自毁,若针头座与注射筒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在对患者进行注射时,针头座会被压入到注射筒内而无法较好的注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对针座限位的自毁式注射器,通过本自毁式注射器能保证注射和自毁两过程的顺利进行。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注射筒、 注射杆和连接有针头的针座,所述的针座卡接在注射筒的前端内侧,所述的注射杆内端位于注射筒内,注射杆外端伸出注射筒后端,所述的针座内侧具有挡沿,所述注射杆内端具有能越过挡沿并卡接在挡沿处的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筒内侧具有用于防止针座由注射筒前端脱离的限位结构一,所述的针座与注射筒之间还具有用于防止针座由注射筒后端脱离的限位结构二,且当上述的注射杆内端的凸头卡接在挡沿处后限位结构二使针座与注射筒内侧脱离。本自毁式注射器通过限位结构一和限位结构二对针座进行了限位,未自毁前的针座是不会沿注射筒轴向移动的,这样对患者进行注射时,针座不会被压入注射筒内,注射过程顺利。当注射杆的内端抵靠在限位结构二处时刚好完成注射,之后从患者处移走本自毁式注射器进行自毁处理。自毁时,推动注射杆继续向针座移动,注射杆内端的凸头越过挡沿并卡接在挡沿处,此时限位结构二使针座与注射筒内侧脱离,这样拉动注射杆向注射筒后端移动,针座随注射杆移动缩入注射筒内,此时针头是位于注射筒内不会扎到人或物品,之后将注射杆折断实现自毁。在上述的一种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的限位结构一为针座中部外侧凸出的凸肩和注射筒内侧凸出的挡肩一,且挡肩一抵靠在凸肩朝向注射筒后端的一侧。在上述的一种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的限位结构二为注射筒内侧呈环形凹入的嵌槽和阻挡件,阻挡件上部为与注射筒内部相匹配的呈筒状的连接部,连接部套于针座外侧, 阻挡件下部具有嵌接部,嵌接部嵌于上述的嵌槽中,当注射杆上移其内端的凸头卡接在挡沿处后能挤压嵌接部并使嵌接部脱离嵌槽。在自毁前,嵌接部嵌于嵌槽中阻止针座向注射筒后端移动。自毁时,推动注射杆继续向针座移动,注射杆内端的凸头越过挡沿并卡接在挡沿处,嵌接部被注射杆的内端挤压而脱离嵌槽,再拉动注射杆向注射筒后端移动,针座、阻挡件均随注射杆移动缩入注射筒内,连接部具有导向作用,使得针座移动平稳。在上述的一种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的连接部侧部具有凸出的挡肩二,上述针座端部抵靠在挡肩二上。在上述的一种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的嵌接部呈环状,上述连接部固连在嵌接部环状的端部且嵌接部的内外侧均伸出连接部。环状的嵌接部在自毁时受力较为均勻。在上述的一种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的嵌接部外侧具有倾斜的过渡面。在自毁时注射杆内端挤压嵌接部内侧,倾斜的过渡面使得嵌接部容易脱离嵌槽。在上述的一种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的嵌接部外侧具有呈弧形的过渡面。在自毁时注射杆内端挤压嵌接部内侧,呈弧形的过渡面使得嵌接部容易脱离嵌槽。在上述的一种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的嵌接部与连接部连接处尺寸小于嵌接部或连接部厚度。在自毁时注射杆内端挤压嵌接部内侧,嵌接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容易变形,这样无需施加较大的气力便能使嵌接部脱离嵌槽,操作省力。在上述的一种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的嵌接部中心具有与注射杆内端形状相匹配的通孔。通孔的设置为注射杆内端提供了通道,而且还能起到导向作用,提高了注射杆内端移动的稳定性,使注射杆内端都较好的越过挡沿。在上述的一种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的阻挡件由塑料材料制成。采用注塑一体成型,制造方便且加工成本低。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的注射筒内部具有嵌接槽,所述的嵌接槽内固连有嵌件,嵌件与注射筒内部之间形成上述的嵌槽。嵌接槽和嵌件的加工都较为方便,这样无需直接在注射筒内部对嵌槽进行精细的加工,降低了加工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自毁式注射器通过限位结构一和限位结构二对针座进行了限位,在注射时针座不会被压入到注射筒内,保证注射过程顺利,在自毁时限位结构二使针座与注射筒内侧脱离,针座很轻松地被拉入注射筒内,保证自毁过程顺利,这样针座就不会影响注射和自毁这两过程,本自毁式注射器操作方便,使用过程流畅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自毁式注射器注射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自毁式注射器注射进行自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圆圈中的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自毁式注射器中嵌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自毁式注射器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注射筒;2、注射杆;3、针头;4、针座;5、挡沿;6、凸头;7、凸肩;8、挡肩一; 9、嵌槽;10、阻挡件;10a、连接部;10b、嵌接部;11、挡肩二 ;12、过渡面;13、通孔;14、嵌接槽;15、嵌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注射筒1、注射杆2和连接有针头3的针座4,针座4卡接在注射筒1的前端内侧,注射杆2内端位于注射筒1内,注射杆2外端伸出注射筒 1后端,针座4内侧具有挡沿5,注射杆2内端具有能越过挡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花
申请(专利权)人:曾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