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裕咸专利>正文

冷却式立窑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65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冷却式立窑除尘器,包括壳体[4]、喇叭罩[8]、出风口[9],其特征在于它由壳体[4]内的气流管[3]、喷淋管[5]、高压风机[7]和利用沉降室顶盖[10]的壳体[4]底面及周边水池[1]构成。(*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水泥厂机立窑尾气净化技术,尤其是尾气通过气流管冷却的除尘器。二
技术介绍
目前,水泥厂除尘主要采用静电除尘,玻纤袋式除尘和湿法除尘技术。(1)静电除尘器主要原理是含尘气流在负高压电的作用下,粉尘经电离后吸附在正极(集尘极)上,经机械振打振落,粉尘回收。其不足之处在于除烟(包括水蒸气)效果差,不能全天候正常运行,当尾气温度达到一定范围时便不能正常运行,且维护困难,造价高。(2)玻纤袋式除尘器主要原理是含尘气流经玻璃纤维布袋过滤后分离出粉尘,经机械振打抖落,粉尘回收。其不足之处在于造价高(高出一般设备1-2倍),运行费用更高(高出一般设备8-10倍),且生产线明火操作时容易烧毁布袋。(3)湿法水喷淋除尘器主要原理是含尘气流在水气混合室充分混合,粉尘随水进入泥水分离器,经沉淀,分离排除泥浆,设备管道容易堵塞,产生二次污染。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原理是立窑含尘尾气经过气流管时,由于管道外壁遇冷水冷却,使尾气(包括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附在气流管内壁上,当烟尘在内壁积聚一定厚度时,用高压风机从气流管上方逐管反吹,清除气流管内壁积灰,达到除尘目的。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设备寿命长、造价及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基本无水耗、设备维护简单、可全天候正常使用等特点。四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图1为冷却式立窑除尘器示意图。图2为气流管排列横截面示意图。图1说明含尘气流从壳体〔4〕下方进入气流管〔3〕,从出风口〔9〕流出。装有阀的喷淋管喷出冷水冷却气流管〔3〕,水进入水池〔1〕,粘附在气流管〔3〕内壁的粉尘经高压风机〔7〕自上方反吹后落入沉降室。图2说明气流管呈方形排列。五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原理,参照图1、图2,选择300根口径为100mm的不锈钢气流管,使其方形排列,管与管之间留有间隙,按“之”字形分布于壳体〔4〕内,气流管口径以80-120mm、根数至少200根为宜。气流管〔3〕与水平面有一斜角α,斜角α为15-30°。气流管〔3〕的根数与立窑尾气的风量成正比;气流管〔3〕与水平面的斜角越大积灰越容易吹下,但壳体〔4〕就越高,越招风,影响稳定性;反之,斜角越小虽壳体〔4〕越低,但积灰不易吹下。气流管〔3〕呈方形排列能充分利用有效空间,有利于气流管〔3〕接受冷水冷却,也有利于喇叭罩〔8〕内的高压风机7逐管工作。壳体内中上部安插的喷淋管根数视壳体〔4〕高低而增减;装有阀的喷淋管〔5〕上布满了一定方向的细孔;每根喷淋管〔5〕喷出的水与水池〔1〕中的水〔2〕相通,水池〔1〕中的水〔2〕与喷淋管〔5〕通过泵体相通,循环使用,不造成二次污染。工作时,含尘尾气从壳体〔4〕底部进入气流管〔3〕,由于在气流管〔3〕外壁遇冷水冷却,使得含尘尾气(包括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附在气流管〔3〕内壁上,粉尘也粘附在内壁上,剩余气流从壳体〔4〕顶部出风口〔9〕流出。当粉尘在内壁积聚一定厚度时,高压风机开始工作,对着气流管〔3〕逐根反吹,粉尘即落入壳体〔4〕底部的沉降室。权利要求1.冷却式立窑除尘器,包括壳体〔4〕、喇叭罩〔8〕、出风口〔9〕,其特征在于它由壳体〔4〕内的气流管〔3〕、喷淋管〔5〕、高压风机〔7〕和利用沉降室顶盖〔10〕的壳体〔4〕底面及周边水池〔1〕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式立窑除尘器,其特征是气流管〔3〕口径为80-1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式立窑除尘器,其特征是不少于200根的气流管〔3〕呈方形排列,管与管之间有间隙,气流管〔3〕数量与尾气风量成正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式立窑除尘器,其特征是壳体〔4〕内气流管〔3〕按“之”形分布,其与水平面的斜角α为15°-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式立窑除尘器,其特征是壳体〔4〕内中上部插有喷淋管〔5〕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冷却式立窑除尘器,其特征是喷淋管〔5〕喷出的水与水池〔1〕中的水〔2〕相通,水池〔1〕中的水〔2〕与喷淋管通过泵体相通,循环使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水泥厂立窑尾气通过气流管冷却的除尘器。它由壳体(4)内的气流管(3)、喷淋管(5),高压风机(7)和利用沉降室顶盖(10)的壳体(4)底面及圆边水池(1)构成,当含尘尾气经过方形排列按“之”形分布的气流管时,由于管道外壁遇冷水冷却,使尾气凝结成小水珠附在气流管内壁上,烟尘也粘附在内壁上,当积聚一定厚度时,用高压风机从气流管上方逐管反吹,气流管内积灰即落入沉降室,从而达到除尘目的。本技术具有设备寿命长、造价及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无水耗、设备维护简单、可全天候正常使用等特点。文档编号B01D47/06GK2557210SQ0226770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江裕咸 申请人:江裕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裕咸
申请(专利权)人:江裕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