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菌的天然抑霉剂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59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天然来源的黄曲霉抑霉剂,用天然脱乙酰甲壳素防止花生、谷物等农业收获物因沾染黄曲霉菌而致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技术,适用配制黄曲霉菌抑霉剂的脱乙酰甲壳素的分子量10↑[3]~10↑[4],脱乙酰度为70-99%,使用剂量为100~500毫克/公斤。(*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Natural mould inhibitor of Aspergillus flavu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atural source of aflatoxin with fungistatic agent, using natural chitosan to prevent peanut and other agricultural harvest due to contamination of Aspergillus flavus and aflatoxin contamination, suitable for preparation of Aspergillus flavus and 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 mildew agent 10 = 3 ~ 10 increase 4, the degree of deacetylation was 70 - 99%, the dosage is 100 to 500 mg / k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一种天然来源的黄曲霉菌抑霉剂技术,抑制农业收获物的黄曲霉菌的生长,从而防止诸如花生、玉米、谷类等作物的黄曲霉毒素的污染,这种抑霉剂的制备原料是甲壳动物的外壳,其化学名称为脱乙酰甲壳素,是一种具有食用安全性、可生物降解性,不造成环境残留的“绿色制剂”。由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类迄今已知的致肝癌活性最强的物质,主要污染媒体是花生、玉米、豆类、谷类等农业收获物。这类农业收获物由于收获过程和贮存期间的温、湿条件适于黄曲霉菌繁殖,因而存在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问题,这种致命的危害物质也往往在随后的运输、加工中扩散到人类的日常生活,进入食物链。所以黄曲霉毒素成为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一项主要评价指标,微克/公斤的检出量已被公认为对人类构成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查明,一些肝癌高发的国家,特别是非洲、东南亚和我国南方地区,其农产品和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水平明显高于肝癌低发的地区。以往控制黄曲霉菌生长的技术主要是①采用杀霉剂;②严格控制收获物及食品的贮存条件,如干燥、低温、通风等。前者容易使收获物或食品受到杀霉剂的新污染;后者技术条件较难控制,尤其经济技术欠发达地区,实施困难,因此有一种高效而低耗费的控制黄曲霉菌生长的安全技术,便是人们长期企盼解决的问题。脱乙酰甲壳素来源于甲壳素的衍生物,可借简便的工艺从大量的甲壳废物制备,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壳类动物(如螃蟹、虾等)及真菌外壳中的细胞壁结构材料,属氨基纤维素,但比一般纤维素容易分解,且具备更丰富的生物功能。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表明,脱乙酰甲壳素的溶液或添加了这种溶液的体系在霉菌极易生长、繁殖的条件下,却极难长出黄曲霉菌落,除非采用特殊的方法,使其脱乙酰甲壳素失效。通过实践,浸了脱乙酰甲壳素溶液的果蔬、谷物在温、湿的霉雨季节与未浸这种溶液的参比物进行对照观察,放置一周后发现,浸泡了脱乙酰甲壳素溶液的果蔬、谷物明显不长霉斑,不浸泡脱乙酰甲壳素溶液的果蔬,谷物明显长出霉斑。同时脱乙酰甲壳素还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和抗作物真菌病的作用,将脱乙酰甲壳素溶液喷洒在小麦根系,可以避免小麦烂根病,喷洒在水果表面,可以防止霉烂等。脱乙酰甲壳素对动物的安全性被证明与蔗糖相近,因此在一些国家已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但主要目的是降血脂、降胆固醇等功能。某些甲壳素衍生物也用于款钣防锼,肉类的保鲜等,脱乙酰甲壳素用于种子处理,其目的是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种子生长以及增强种子本身抗真菌的免疫力。迄今国内外并未提出用脱乙酰甲壳素来抑制农业收获物如花生、玉米、谷物、油料、粮食产品的黄曲霉菌生长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工艺1、脱乙酰甲壳素抑制黄曲霉菌生长的技术参数(1)脱乙酰分子量其范围包括103-104;(2)脱乙酰度其范围包括70%~99%;(3)剂型可以是溶液或粉剂,如果是粉剂,以乳酸和脱乙酰甲壳素的比例1∶1,加水搅拌,促使粉末溶液,即得溶液;(4)处理剂量100~500毫克/公斤。2、脱乙酰甲壳素抑霉剂的应用实例花生称取100克带衣花生米(干重),配制抑霉剂溶液取脱乙酰甲壳素粉末0.05克(分子量为5000,脱乙酰度89%),乳酸0.05克,水50毫升,混合搅拌,促使粉末完全溶解成溶液,将所得溶液均匀拌在称取的花生米上,从长了黄曲霉菌的玉米棒上摘取少量黄曲霉孢子拌入花生米,再将此花生摊在盘中,并置于恒温湿培养箱中,另取同样的100克花生米,同上法处理,但不加抑重剂溶液,仅加水50毫升,并加同样数量的黄曲霉孢子,放入同样的恒温恒湿箱中分开培养,七天后检查结果,经抑霉处理的花生米,无任何黄包霉斑长出,未加抑霉剂的花生米,则显著长出大量的黄色霉斑。权利要求1.一种从天然脱乙酰甲壳素为原料的抑制黄曲霉生长的抑霉剂技术,其特征是使用一套适合的脱乙酰甲壳素的技术指标及处理方法,从而使黄曲霉菌的生长受到抑制。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黄曲霉菌抑霉剂技术,其特征是脱乙酰甲壳素的分子量为103~104,脱乙酰度为70-99%,处理剂量为100-500毫克/公斤。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天然来源的黄曲霉抑霉剂,用天然脱乙酰甲壳素防止花生、谷物等农业收获物因沾染黄曲霉菌而致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技术,适用配制黄曲霉菌抑霉剂的脱乙酰甲壳素的分子量10文档编号A01N63/00GK1145725SQ9511544公开日1997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陈祖辉, 石志梅 申请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天然脱乙酰甲壳素为原料的抑制黄曲霉生长的抑霉剂技术,其特征是使用一套适合的脱乙酰甲壳素的技术指标及处理方法,从而使黄曲霉菌的生长受到抑制。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黄曲霉菌抑霉剂技术,其特征是脱乙酰甲壳素的分子量为103~104,脱乙酰度为70-99%,处理剂量为100-500毫克/公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辉石志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