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昆达专利>正文

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8282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0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池装置,包含一壳体、一弹性组件、一金属线圈、一磁性组件、至少一储电组件及一整流稳压电路。壳体包含一第一电极端及一第二电极端,弹性组件及金属线圈均设置于壳体内,磁性组件设置于金属线圈的一容置空间中且与弹性组件的一端连接,至少一储电组件与第一电极端及第二电极端并联。当电池装置沿一方向往复移动时,弹性组件伸缩带动磁性组件沿此方向往复移动,以与金属线圈形成一相对位移,使金属线圈感应产生一电能,此电能经整流稳压电路整流稳压后储存于至少一储电组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装置
本技术关于一种可自行发电的装置。更详细而言,本技术关于一种利用一电磁感应以产生一电能的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是各式小型电子产品的主要能量来源,例如鼠标、电视遥控器及手电筒等,便采用常见的3号及4号干电池提供电力。当电池耗尽电量时,便仅能当作废电池回收;然而现今废电池回收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废电池中含有锌、锰、镍、钴、铁等金属,以及对环境危害最大的铅、汞和镉等重金属,若随意掩埋废电池,电池中的物质便将长期存在于水源与土壤中,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综上所述,若能发展出可永续发电且可重复使用的电池装置,就能避免后续对环境及人体的损害。因此提供一种对环境较无危害且可发电而重复使用的电池装置,便为此业界亟需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前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其可永续发电且亦可重复使用,进而避免废电池对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利用电磁感应便可使电池装置自行发电,藉以提供电力至负载端使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便提供一种电池装置。电池装置包含一壳体、一第一弹性组件、一第一金属线圈、一第一磁性组件、至少一储电组件及一整流稳压电路,其中壳体具有一第一电极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昆达
申请(专利权)人:李昆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