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插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0475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多个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包括有彼此可组配的主体和后盖,该主体上设有容置空间和多个端子槽;该多个导电端子由后往前组装于绝缘本体上,每一导电端子包括耦接部和焊接部,该耦接部通过端子槽伸入容置空间中,且每一导电端子上设置有限位台阶面;该后盖组装于主体上,后盖抵住各导电端子的限位台阶面;藉此,利用该多个导电端子由后往前组装于绝缘本体上,并配合利用后盖抵住各导电端子的限位台阶面以阻止导电端子后移,使得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紧密结合,避免导电端子脱落,产品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实现产品的快速稳固组装,有利于提升产能,符合大规模生产的基本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能够实现快速稳固组装的电池插头连接器
技术介绍
已知电池连接器的设置,可供电器设备的蓄电池端子插入连接,以作为电器设备的电源供应使用,如笔记本电脑或手机中所设置的电池连接器,即可作为蓄电池的电源插接连结,请配合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之电池插头连接器的具体结构,其包括有绝缘本体10'和多个导电端子20',该多个导电端子20'设置于绝缘本体10'上。在现有技术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通常采用插装的方式或镶嵌成型(inter molding)方式设置于绝缘本体10'上,如图1和图2所示,当导电端子20'的数量较多时,各导电端子20'之间的 PIN距过小,就需要采用镶嵌成型(inter molding)方式,以此增加导电端子20‘与绝缘本体10'之间的结合力量,否则容易造成掉PIN。上述现有的电池插头连接器结构,虽可提供给使用者将导电端子牢固地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造成现有的电池插头连接器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上述采用镶嵌成型(inter molding)将导电端子20‘固定于绝缘本体10'的方式,产品组装不方便,生产效率不高,导致产能低,不符合大规模生产的基本要求,人们急需寻求一种能够实现快速牢固组装的电池插头连接器,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插头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电池插头连接器不能够实现快速牢固组装而导致产品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插头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和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 该绝缘本体包括有彼此可组配的主体和后盖,该主体上设置有容置空间和多个端子槽;该多个导电端子由后往前组装于绝缘本体上,每一导电端子包括有耦接部和焊接部,该耦接部通过前述对应的端子槽伸入容置空间中,该焊接部伸出绝缘本体外,且每一导电端子上设置有限位台阶面;该后盖组装于主体上,后盖抵住各导电端子的限位台阶面以阻止导电端子后移。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和后盖之间通过扣部和扣孔配合扣装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扣部设置于后盖上,对应的该扣孔设置于主体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的后端表面上凹设有一凹腔和两固定槽,该两固定槽位于凹腔的两端,且该两固定槽均连通该凹腔;该后盖包括有基部和于该基部两端向外凸伸出的耳部,该后盖由上往下组装于主体上,该基部嵌于该凹腔中,该耳部嵌于对应的固定槽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部上设置有扣部,对应的该固定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扣孔,该扣部与扣孔配合扣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底面上对应前述每一端子槽的前端均设置有限位凸块,每一导电端子之耦接部的前端抵于对应的限位凸块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本体之主体的前端两侧缘均设置有接地脚,该接地脚的尾端向下伸出主体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一、该绝缘本体通过由主体和后盖组配形成,利用该多个导电端子由后往前组装于绝缘本体上,并配合利用后盖抵住各导电端子的限位台阶面以阻止导电端子后移,使得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紧密结合,避免导电端子脱落,产品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实现了产品的快速稳固组装,有利于提升产能,符合大规模生产的基本要求。二、通过利用后盖的基部嵌于凹腔中,利用后盖的耳部嵌于对应的固定槽中,并配合利用该扣部与扣孔配合扣装,使得后盖牢固地固定安装于主体上形成绝缘本体,结构简单紧凑,组装方便。三、通过于容置空间的内底面上对应前述每一端子槽的前端均设置有限位凸块, 利用每一导电端子之耦接部的前端抵于对应的限位凸块上,以防止导电端子前移,进一步提升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稳固度。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之电池插头连接器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传统之电池插头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是图4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局部组装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绝缘本体20'、导电端子10、绝缘本体11、主体12、后盖121、基部122、耳部1 、扣部101、容置空间102、端子槽103、凹腔104、固定槽105、扣孔106、限位凸块420、导电端子21、耦接部22、焊接部23、限位台阶面30、接地脚。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3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10和多个导电端子20。其中,该绝缘本体10包括有彼此可组配的主体11和后盖12 ;该主体11上设置有容置空间101和多个端子槽102,该多个端子槽102均连通该容置空间101 ;该主体11的后端表面上凹设有一凹腔103和两固定槽104,该两固定槽104位于凹腔103的两端,且该两固定槽104均连通该凹腔103 ;以及,该固定槽104的内侧壁上内外贯穿设置有扣孔105 ’另外,该容置空间101的内底面上对应前述每一端子槽102的前端均设置有限位凸块106 ;该后盖12包括有基部121和于该基部121两端向外凸伸出的耳部122,该后盖12由上往下组装于主体11的后端上,基部121嵌于前述凹腔103中,该耳部122嵌于前述对应的固定槽 104中,以及,该耳部122上设置有扣部123,该扣部123与前述对应的扣孔105配合扣装, 使得后盖12与主体11连接固定。该多个导电端子20均设置于绝缘本体10上,每一导电端子20包括有耦接部21 和焊接部22,该耦接部21呈片状体,该多个导电端子20的耦接部21通过前述对应的端子槽102伸入前述容置空间101中,每一耦接部21的前端抵于前述对应的限位凸块106上, 以防止导电端子20前移;该焊接部22向后伸出绝缘本体10外,该焊接部22与外部电路板焊接电连接;以及,每一导电端子20上设置有限位台阶面23,该限位台阶面23抵于前述后盖12上,以此利用该后盖12抵住导电端子20,防止导电端子20后移。以及,进一步包括有接地脚30,该两接地脚30分别设置于前述主体11的前端两侧缘,且该两接地脚30的尾端均向下伸出主体11外与电路板固定并电连接。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很简单,首先,如图4和图5,将各导电端子20由后往前组装于绝缘本体10的主体11上,使每一导电端子20的耦接部21通过对应的端子槽102伸入容置空间101中,直至耦接部21的前端抵于限位凸块106上,此时该焊接部22位于绝缘本体10之主体11的外;然后,将两接地脚20组装于主体11的前端两侧缘(如图6所示);接着,将后盖12组装于主体11的后端,使得后盖12的基部121嵌于凹腔103中,该耳部122 嵌于对应的固定槽104中,并使得该扣部123与扣孔105配合扣装,以使得后盖12固定于主体11上,此时该后盖12抵住导电端子20的限位台阶面23,有效阻止了导电端子20后移,组装完毕(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佳谚孔国齐
申请(专利权)人: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