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降解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及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733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难降解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及其设备,属于环境保护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难降解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强化氧化对难降解工业污水进行预处理:将难降解工业污水调至酸性条件下引入微电解反应器中,对微电解反应器的多孔板的下方进行曝气;微电解反应器的出水进入混凝及固液分离器中,在搅拌条件下调pH值至碱性,并加入高分子助凝剂PAM生成絮体经斜板管沉降分离,出水从混凝及固液分离器的上部排出;2)、混凝及固液分离器的出水引入水解反应器,水解反应器的出水进入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的出水进入好氧反应器中;3)、好氧反应器的出水引入过滤器中,进一步降低BOD5和SS,出水排放。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该设备结构简单、易于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难降解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及其设备,属于环境保护类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难降解工业污水主要指印染(含染料)污水、制药污水、焦化污水、电镀污水及其他化学工业污水,其特点是CODcr、色度、盐分都很高,并含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可生化性差。若采用生化或其他单项技术处理此类污水,不但经济上花费大,同时也难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微电解法又称内电解、电还原法等,主要基于金属腐蚀电化学原理,将具有不同电极电位的金属与非金属(或金属)直接接触,通过形成原电池产生的电池效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作用机理包括氧化还原作用,絮凝沉淀作用和磁电场作用。微电解技术主要以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价格低廉的废铁屑为主要原料,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被誉为“环境友好”型节能环保技术,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相比较,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相对简单、制造费用低、使用效果较好和普适性强的优点。微电解工艺于20世纪70年代应用到污水处理中,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用于电镀,印染,医药以及其他化学工业污水的处理。目前,强化微电解反应器的处理效果,与其他工艺组合处理难降解工业污水已有较多研究文章,如利用催化氧化法、光化学法、超声波法等与微电解技术耦合,但是这些研究与应用基本停留在实验等阶段,其特点是工艺较复杂、过程不易控制、并且处理费用高、 不易实现工程规模应用。因此,将微电解工艺与其他工艺进行有效组合,研制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设备,实现难降解工业污水的工程化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降解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及其设备,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该设备结构简单、易于运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难降解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强化氧化对难降解工业污水进行预处理将难降解工业污水调至酸性条件下 (采用硫酸调节)引入微电解反应器(A)中进行微电解反应,对微电解反应器的多孔板的下方进行曝气(铁碳床下部进行曝气);微电解反应器的出水进入混凝及固液分离器(B)中, 在搅拌条件下加入Ca(OH)2溶液调pH值至碱性,得到碱性溶液,碱性溶液中加入高分子助凝剂PAM(聚丙烯酰胺)生成絮体经斜板管沉降分离,沉淀物降至底部泥斗,出水(清液) 从混凝及固液分离器的上部排出;本步骤可除去部分CODcr并将芳烃等有机污染物的环打开,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2)、步骤1)混凝及固液分离器的出水引入水解反应器(C),水解反应器的底部设布水器,水解反应器的中上部设悬浮填料,控制水解反应时间(水力停留时间)为8 IOh ; 去除部分CODcr,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水解反应器的出水进入厌氧反应器(D)中, 水力停留时间为16-2池,在此去除大部CODcr后;厌氧反应器的出水进入好氧反应器(E) 中,水力停留时间为5-10h,通过好氧菌除掉剩余的CODcr和BOD5 ;3)、步骤2)好氧反应器的出水引入过滤器(F)中,进一步降低BOD5 *SS,出水排放。出水达到《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28-1996的一级标准。所述的难降解工业污水主要指印染(含染料)污水、制药污水、焦化污水、电镀污水或其他化工业污水。高浓度难降解工业污水是指CODcr ^ 2000mg/L、色度> 200倍、盐分^ 2%。所述的酸性条件是PH值为3 5,所述的进行曝气的气水体积比为5 1{即微电解反应是在PH值3 5条件下进行,并进行低氧曝气,气水比为5 1(体积比)};所述的调 PH值至碱性是调pH值为8. 5 9. 5,高分子助凝剂PAM的加入量为碱性溶液质量的0. 1 1% {即混凝用碱(如石灰水)调PH值为8.5 9.5后,加少量高分子助凝剂PAM(聚丙烯酰胺),形成较完全沉淀}。水解反应器上升流速为0. 8 1. 2m/H,厌氧反应器上升流速为0. 5m/H以下。实现上述工艺的难降解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微电解反应器、混凝及固液分离器、水解反应器、厌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过滤器;第一水管8的输出端与微电解反应器内的第一布水器3相连通{难降解工业污水经调至酸性(pH值为3 5)后由第一水管8输入微电解反应器内},微电解反应器的第一溢流堰(即出水)7由第二水管41 与混凝及固液分离器的混凝反应区11相连通,混凝及固液分离器的第二溢流堰14由第三水管42与水解反应器相连通,水解反应器的第三溢流堰20由第四水管43与厌氧反应器相连通,厌氧反应器的第四溢流堰(即出水)26由第五水管44与好氧反应器相连通,好氧反应器的第五溢流堰33由第六水管45与过滤器的输入端相连通,过滤器上的出水管接头34 接第七水管(出水管)46。所述的好氧反应器上的第二出水及回流管接头27由回流管47与第四水管43相连通。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包括第一壳体1、铁碳填料2、第一布水器3、第一曝气管5、第一多孔板6、第一溢流堰7,第一壳体1的上端部外侧面壁上设有第一溢流堰7,第一壳体1 的底端设有第一排泥管4,第一壳体1内设有铁碳填料2、第一多孔板6、第一布水器3、第一曝气管5,第一多孔板6位于第一布水器3的上方,第一布水器3位于第一曝气管5的上方, 第一多孔板6的上面装有铁碳填料2 (铁碳填料2位于第一壳体1内)。所述的混凝及固液分离器包括第二壳体、第一搅拌器9、斜板管10,第二壳体内的中上部设有混凝反应区11 (由环形板隔成),混凝反应区11内设有第一搅拌器9,混凝反应区11与第二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斜板管10(沉淀区),第一壳体1的上端部外侧面壁上设有第二溢流堰14,第二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二排泥管13,第二壳体的下部为泥斗12。所述的水解反应器包括第三壳体、第二搅拌器15、第一悬浮填料16、第二多孔板 17、第二布水器18,第三壳体的上端部外侧面壁上设有第三溢流堰20,第三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三排泥管19,第三壳体内设有第一悬浮填料16、第二多孔板17、第二布水器18,第二多孔板17位于第二布水器18的上方,第二多孔板17的上面装有第一悬浮填料16 (第一悬浮5填料16位于第二壳体内),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搅拌器15,第二搅拌器15位于第二多孔板 17的上方。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包括第四壳体、第一出水及回流管接头21、第二悬浮填料22、 第三多孔板23、第三布水器对,第四壳体的上端部外侧面壁上设有第四溢流堰沈,第四壳体的底端设有第四排泥管25,第四壳体内设有第二悬浮填料22、第三多孔板23、第三布水器对,第二悬浮填料22位于第三多孔板23的上面,第三多孔板23位于第三布水器M的上方,第四溢流堰26上设有第一出水及回流管接头21,第一出水及回流管接头21上设有控制阀。所述的好氧反应器包括第五壳体、第二出水及回流管接头27、第三悬浮填料28、 第四多孔板四、第四布水器30、第二曝气管31,第五壳体的上端部外侧面壁上设有第五溢流堰33,第五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五排泥管32,第五壳体内设有第三悬浮填料观、第四多孔板四、第四布水器30、第二曝气管31,第三悬浮填料观位于第四多孔板四的上面,第四多孔板四位于第四布水器30的上方,第四布水器30位于第二曝气管31的上方,第五溢流堰 33上设有第二出水及回流管接头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芳史铁京陈志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凯瑞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