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莲芬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675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属银屑病的治疗药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其特殊之处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白藓皮、生地、板蓝根、丹皮、茯苓、僵蚕、紫草、金银花、荆芥、知母、茺蔚子、白术、白芍、麦冬、阿胶、沙参、防风、木瓜、威灵仙、黄芩、生首乌、甘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提供了一种能消除患者的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具有治疗费用低、患者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治疗银屑病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银屑病的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

技术介绍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主要是在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中医古称之为“白庀”,古医籍亦有称之为松皮癣。西医称为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其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男性多于女性。 银屑病容易复发,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发病的部位以头皮最常见, 其次为小腿、肘部、背部、上臂、前臂、膝盖、胸部以及腹部和臀部等。常呈对称性分布,亦可沿皮神经分布呈线状排列。患者由于搔抓,患部及其周围可伴有抓痕、出血点或血痂,其附近也可有新的扁平小丘疹出现;自觉阵发性奇痒,被衣物摩擦与汗渍时更剧,入夜尤甚,搔之不知痛楚。情绪波动时,瘙痒也随之加剧。因瘙痒可影响工作和休息,患者常伴有失眠、头昏、烦躁症状,因该病病程缓慢,常数年不愈,反复发作,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因该病顽固难治,仍被列为当今世界皮肤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是全世界皮肤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在银屑病防治上,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都有许多成药和成功的治疗方法,但有的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如西医抗癌药和激素类药物的使有,其严重的副作用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较严重的摧残,其疗效差、反复发作令患者不满意,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的痛苦,而且带来了高额的医疗费用。因此,寻求一种新的、能消除患者的疾患、具有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仍是本
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以消除患者的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具有治疗费用低、患者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其特殊之处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白藓皮5-45份、生地10-50份、板蓝根15-45 份、丹皮6-45份、茯苓5-30份、僵蚕6-45份、紫草5_45份、金银花15-50份、荆芥6_45份、 知母10-50份、茺蔚子5-45份、白术5-30份、白芍10-50份、麦冬10-50份、阿胶10-50份、 沙参10-50份、防风5-45份、木瓜5-45份、威灵仙5_45份、黄芩5_45份、生首乌15-50份、 甘草10-45份。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述药物重量份的优选方案是白藓皮15-35份、生地20-40份、板蓝根25-35份、丹皮16-35份、茯苓15-20份、僵蚕16-35份、紫草15-35份、 金银花25-40份、荆芥16-35份、知母20-40份、茺蔚子15-35份、白术15-20份、白芍20-40份、麦冬20-40份、阿胶20-40份、沙参20-40份、防风15-35份、木瓜15-35份、威灵仙15-35 份、黄芩15-35份、生首乌25-40份、甘草20-35份。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述药物重量份的最佳方案是白藓皮25份、生地 30份、板蓝根30份、丹皮25份、茯苓18份、僵蚕25份、紫草25份、金银花32份、荆芥25 份、知母30份、茺蔚子25份、白术18份、白芍30份、麦冬30份、阿胶30份、沙参30份、防风25份、木瓜25份、威灵仙25份、黄芩25份、生首乌32份、甘草观份。上述所述的中药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丸剂、丹剂、散剂、片剂、膏剂、汤剂及胶囊装粉剂的内服药剂型。上述所述的中药还含有药物赋形剂。上述所述的中药用于作为治疗银屑病疾病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的组方原则是以调节血流循环,清心火、祛风利湿、益肾解毒、 镇疼止痒、凉血化斑、增进毛细血管扩张,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具有药物配伍得当、组方合理,其所述各味药物的功效为白藓皮性寒、味苦,归脾、胃、膀胱、小肠经;功效为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临床用于湿热疮毒、遍身脓窠、黄水淋漓,以及皮肤瘙痒、疮癣疥癞、阴部肿痛等症、白藓皮为祛风、 除湿热的药品,并可渗湿热于下窍,适用于疮癣湿痒等症,常配合苦参、地肤子等药同用,既可内服,亦可煎汤外洗。生地生地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功能主治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干舌绛;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养阴生津功效。还可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板蓝根性寒、味苦,无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 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丹皮味苦,性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僵蚕味辛、咸,性平,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热咳,痰喘,吐血,崩,带,跌打损伤,风湿痛,疮毒等,近年来其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紫草性寒、味苦,甘、平,归入心、肝经。功效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主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等症。金银花别名忍冬花、鹭鸶花、银花、金银花、二花、金藤花、双苞花、金花、二宝花;性寒、味甘;归经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等疾病。知母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去毛屑。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 其功效为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 肠燥便秘。茺蔚子味辛、微苦,性微寒;归心胞、肝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疏风清热;治妇女月经不调,崩中带下,产后瘀血作痛;肝热头痛,目赤肿痛,或生翳膜。白术别名於术、山蓟、山芥、山连;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白芍性微寒、味甘苦,功能调肝痺、和营血,主治血虚腹痛、协痛、痢疾、月经不调、 崩漏等症。麦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阿胶味甘,性平,具有补血,止血,滋肺安胎之功效,主治血虚之萎黄、眩晕、心悸; 肺痨咯血、吐血、鼻衄、尿血、便血、崩漏、胎漏。沙参性甘、味凉,具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的功效,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防风味辛、甘、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莲芬董娜渠淑敏吴国敏
申请(专利权)人:王莲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