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931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5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是由组分a、组分b与组分c组成的,其中组分a为至少一种甲叉型膦羧酸,其通式为:RCH(COOH)N(CH2PO3H2)2,式中RCH(COOH)N来自氨基酸;组分b为至少一种含磺酸基的甲叉型膦酸,其通式为:HO3S(CH2)nN(CH2PO3H2)2,式中n=1~4;组分c为至少一种选自有机膦酸和/或有机羧酸类聚合物的物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阻垢剂用于反渗透系统水处理时,可解决反渗透膜上CaCO3、CaSO4、Ca3(PO4)2、锌盐以及金属氧化物的沉积问题,有效消除CaCO3、CaSO4、Ca3(PO4)2、锌垢和金属氧化物沉积而带来的膜污染,提高反渗透系统的工作效率,延长反渗透膜及反渗透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反渗透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垢剂及应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反渗透膜阻垢剂及其在反渗透水处理工艺过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953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Reid等最早提出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Loeb和Sourirajan研制出第一张可实用的反渗透膜。从此以后,反渗透膜的开发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膜材料从单一的醋酸纤维素非对称膜发展到采用表面聚合技术制成的交联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操作压力也扩展到高压(海水淡化)膜、中压(醋酸纤维素)膜、低压(复合)膜和超低压(复合)膜。膜组件的形式近年来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中空纤维式、卷式、管式及板框式以外,又开发出回转平膜式、浸渍平膜式等。工业水处理上应用最多的是卷式膜,它占据了绝大多数陆地水脱盐和越来越多的海水淡化市场。此外,中空纤维膜在海水淡化应用中也占有很高的份额。现在,全世界反渗透膜水处理装置的能力已达到每天千万吨以上。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反渗透膜,与国外起步时间相隔不远,但由于原材料及基础工业条件限制,发展速度较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反渗透膜的应用在我国获得了很快的发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郦和生王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